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姐还是小学鸡(527)

可是人家这个地热是在每株西瓜下埋两根地热线,通过电来加热。那工程可大了,家公爷爷也怕哪儿漏电,到时候把人电出个好歹来。

所以最终他们采取的还是烧稻子壳烟熏加热模式,二月中旬刚过完年种上西瓜后持续烧稻子壳保证棚温度,促进西瓜生长,这才在今天长出了头茬上市的瓜。

量少,真少,三亩多年总共也就挑出了一板车西瓜。等大规模上市,还得起码半个月。

如此稀少的瓜,价格自然不便宜,不论斤卖,论碗卖。

就是那种小巧的塑料碗,一块钱一碗,不还价。

大家比较了下,感觉比远道而来的热带水果菠萝还贵。人家一瓣菠萝一块钱,切切碎了估计比这碗里的西瓜都要多。

可即便如此,所谓物以稀为贵,仍然少不了人掏出一块钱尝尝今年的第一口瓜。

于是眼下西瓜供不应求。

江海潮当然得以身作则,不能随便吃瓜啦。

嘿嘿,要吃也晚上回家偷偷吃,绝不当众拆镇政府倡议的台。

再说酸梅汤很好喝啊,喝了特别解渴解暑。

她又一口气喝了半杯,半点不怕尿急没地方上厕所。

笑死,就她这东奔西跑汗透衣衫的,出汗还来不及呢。

可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不可少的就是劳其筋骨。江海潮气都没喘匀呢,负责看摊的小伙伴便飞奔过来找她:“不行啊,人太多太挤了,我们的摊位上连生意都不好做。”

没错,今天他们也在花市上摆摊子了,专门批发各种干花工艺品。什么干花贺卡、干花背篓还有他们最近才倒腾出来的水中花,好趁机扩大销售市场。

之前大家还担心鲜花市场人气不足,销售会开拓不力,没想到现在问题变成了人太多,反而交易不畅通了。

“没事!”江海潮二话不说,招呼高强,“快!去你家搬桌子去,我们就在门口找块地方摆摊子。”

可等到摊子摆好之后,过来询问的人却没大家想的多。美术班的同学们都慌了,难道他们的干花工艺品其实根本不受欢迎?之前全是蹭的江海潮本人的名气才嗖嗖往外出货的?

江海潮本人却自认为没这么大的脸,干花肯定有自己的市场。

她眼睛珠子一转,瞧着被太阳折射出五彩斑斓色泽的水中花,瞬间有了主意:“哎,你们谁家里有那种透明的玻璃酒坛子?”

陶静立刻举手:“我家有,我爸刚喝完酒,我妈洗了准备腌菜用的。”

“走,拿过来,咱们搞笔大的。”

所谓大的,那就是在大玻璃坛子里摆上各种干花做好造型,然后往里面倒入矿油再封口。

这么大一坛子的花,自诩大力士的高强捧过来时都气喘吁吁,失策了,他一个练田径的又不是搞举重的,他上车子推有什么好丢脸的呢。

江海潮却连安慰都顾不上安慰他,直接在桌子上又架了板凳,然后才让特大号水中花在大家头顶的高度亮相。

妈呀,这容易变大,颜值也跟着翻倍吗?大号的水中花真好看啊。

周围响起一阵欢呼,好些人往这边挤,好看清楚些阳光下炫目多彩的水中花。

吓得小学生和初中生们赶紧手牵手做人墙,一个劲儿喊:“别挤别挤,在外面看。”

结果凑过来的人更多了。

江海潮感觉今天的展销彻底完蛋了,再这么挤下去,所有的水中花都会碎一地,而干花贺卡也会被踩得一塌糊涂。

太失策了,实在是她太草率,根本没考虑好方方面面就赶鸭子上架。

所以要怎么办?

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啊。

江海潮喊了一声高强,倒霉的体校生又沦为苦力,被迫抱起坛子拔腿就跑。

围观的游客不明所以,下意识地跟在后面追。

江海潮趁机大喊:“去学校,去湖港镇中心小学,想看多少看多少。”

就是嘛,美术班的班长狼狈不堪地抱怨:“我们应该一早在学校展销的。”

江海潮白了他一眼,说的好像你在学校,游客会自动过去看热闹一样。谁知道水中花是个什么玩意儿。况且有鲜花在,还有多少人会对干花感兴趣呢,听的都没意思。

她最大的错误是应该早点做个水中花的gg模型,就摆在鲜花市场的入口处当装饰,这样大家看到了感兴趣了,她正好安排人在边上把人引去学校看更多的样品。

哎哎哎,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

错了就错了呗,她才不会自责个没完没了呢,赶紧去学校布置新的展销点才是真的。

他们咚咚咚跑到学校,又搬课桌布置样品。跟在他们后面来的人一个个跑的气喘吁吁,忍不住骂:“跑什么跑啊?”

周警官也跟过来了,气都喘不上来,拍着大腿酝酿了好几秒钟才问出口:“扒手呢?扒手跑哪儿了?”

原来他们跑的没头没脑,街上好多人都传是在追扒手。周警官一听这哪行,直接放奔子追,跑的比联防队的人还快。

结果到最后才晓得是这帮小兔崽子作妖,真是恨他们爹妈打的不够!

江海潮赶紧识相地示意大家可以到旁边卤菜店门口接免费的酸梅汤喝,正好喘口气。

好在水中花的颜值的确高,一个个样品摆出来之后,迅速吸引了游客们的注意力。大家啧啧赞叹,都好奇这水里的花到底能放几天不烂。

“放心大胆地摆,别说几天了,几个月甚至几年都不会烂的。这里面泡的是专门的油,可以防腐保鲜的。”

江海潮说的一点也不心虚,这个问题她还专门请教了一中的高中化学老师呢,人家很肯定理论角度上讲,水中花放个两三年都不成问题。

有人抓着水中花看个没完没了,也有人对干花贺卡和小熊干花背篓产生了兴趣。

其中一位挂着相机,江海潮也搞不清楚到底是哪个单位的记者叔叔还好奇:“咦,你们这里也生产干花了?”

说着他还拿起相机对着桌子上的样品咔嚓嚓拍起照片来。

江海潮笑容满面:“对啊,这都是省林业大学和农业大学教授指导我们生产的。”

湖港镇的小伙伴早已习惯她的满嘴跑火车以及扯虎皮做大旗的做派,美术生们还是对她认识不足,个个都得捂住嘴巴才能不当场戳穿。

什么教授啊,从头到尾都是他们自己瞎折腾出来的,连教授的边他们都没摸着。

体校生们则不明觉厉,深切地认识到了为啥高强每趟回家都痛并快乐着。毕竟在文化气息如此浓郁的湖港,差生的文具再多,也是很有生存压力的。

那位记者叔叔看了一圈学生们的干花文创产品,最后才遗憾地问:“怎么没有插花啊?”

啊?插啥花?

大家面面相觑,那插花不都是鲜切花嚒。

倒是周雪莹真见多识广,反应过来是自己曾经在上海看到过的拿干花当鲜花做的插花摆件。

上一篇:大将军的小神医 下一篇:魔头拯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