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姐还是小学鸡(51)

现在大表姐她们要去江口,他妈还把家里不晓得放了多少年的三轮车给翻出来。他妈怎么就不嫌她们好折腾啊。

二舅母没好气:“能跟你比?你考多少分,海潮她们考多少分?折腾什么了?这叫认准目标,排除千难万险,做事有韧性。所以人家成绩才好。像你呢,一天到晚干什么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点点困难跑的比哪个都快。”

虞凯惊呆了,什么叫信口雌黄颠倒黑白?根本不用翻海音老抓在手里的那本《成语字典》,看看她妈的脸就知道了。

九岁的虞凯还没啥见识,再往二十年后,他肯定要大喊一声:妈,你驰名双标!

第29章

不按剧本走(捉虫)

二舅母埋汰完儿子,给车胎打了气,又一点点地捏过后,才招呼虞凯:“把油拿来,给车轱辘上点油。”

无论虞凯如何嘀嘀咕咕,反正后天一早他们去江口赶场的事已成既定事实。

时候一到,大家不等天亮就出发。

这回海军和超超也想去,却被江海潮权衡利弊之后坚决地丢在了家。因为没人能带他们。

家公爷爷和婆奶奶虽然没有明确反对她们卖海虾挣钱,但也没表现出来多支持的意思。自家田里的水放好了,家公爷爷又去江家帮出门在外的女儿女婿灌田里的水,还要拔草。

反正没空跑到江口赶什么场。

至于虞凯,他家婆奶奶阑尾炎开刀了,二舅母带他赶过去看老人。

而骑惯了自行车的人多半反而驾驭不了三轮车,他们一行人中只有江海潮才会骑三轮车,结果导致了最多只有二舅舅一人能骑车再带个小孩。

什么?你说让海军或者超超坐三轮车?

吓!骇人哦。三轮车上还摆着煤炉呢,万一烫到人怎么办?再说了,三轮车比自行车笨重多了,江海潮不带人都骑得呼哧呼哧喘粗气,再上个人,她可骑不动了。

海军不好意思丢下弟弟,虽然失望,还是主动表态:“姐,那我在家吧。”

超超委屈得要命:“姐,卖了钱给我们带好吃的啊,我要吃冰棒。”

杨桃埋汰他:“带回来早化了。”

超超跳脚:“可以回家买,小店有的卖。”

杨桃抠字眼:“那就不是带回来的了。”

超超真要哭了:“那带小馄饨,不会化。”

杨桃白眼能翻上天:“怎么带?路上全洒光了。”

超超灵机一动:“带鸡架子,奶奶带鸡架子回来烧的。”

江海潮怕他们没完没了,赶紧应下:“行了行了,带带带。”

海军却很有经济头脑:“姐,带猪肺吧,一个鸡架子能买两个猪肺呢。”

超超朝他喊:“军军哥哥,我想吃鸡!”

可杨桃已经打破了他的幻想:“再啰嗦,什么都没得吃,就猪肺。”

海军赶紧安抚弟弟:“好吃的,猪肺汤好吃死了,可以烧一大锅,吃两顿呢!”

等姐姐卖了海虾,他们就有猪肺汤吃了。

到了江口,二舅舅熟门熟路地找了地方放下桶,招呼江海潮她们就在自己边上待着,然后开始守株待兔。

江海潮觉得这个成语用在这里好像不太合适,但二舅舅真一句吆喝都没有,往水桶后面一站,除了一边抽烟一边跟旁边卖鱼的人闲聊外,啥事也不干。

但就这样,客人还是自己找上门来问。看到王蛇,问了价钱,再讲了两句价没讲下来,也痛快掏钱买了。

他桶里的王蛇,“嗖嗖”便见底。

跟他一比,三姐妹的生意简直可以用凄惨两个字来形容。她们的确把锅子给支起来了,甚至铝锅不开盖子,都能让人闻到鲜咸带着辣的酱香。吸引来的客人也确实尝了她们做的酱烧海虾尾,甚至还有个人夸了句:“味道不错嘛。”

但是,吃过归吃过了,夸过归夸过了,按照录像带上放的正常剧情就该掏钱买海虾了啊。

可他们不按照录像带演。没人买,他们吃完就走了。面对三个姑娘卖力的推销,所有人的反应都是一致地哈哈哈。

江海潮都急了,追问刚尝过的人:“叔叔,你说好吃为什么不买啊?”

那人还是哈哈哈:“哎哟,我家今儿不差菜,用不上。”

骗鬼!前脚从她们摊子前走了,后脚立刻拐到旁边去买了条鲫鱼。

三人运气,只能憋着继续招呼下一位可能对海虾感兴趣的客人。

可直到二舅舅卖完了王蛇,来买菜的客人渐渐少了,她们还是没能卖掉哪怕是一只海虾。

江海潮想破脑袋也不明白他们为什么对海虾就这么不待见。

二舅舅又到旁边抽完一根烟,转回来看她们皱着小脸,忍不住乐呵:“哎哟,多大的事,卖不掉拿回家自个儿吃不就行了嚒。走走走,舅舅带你们吃馄饨去啊。”

仨丫头却谁都没露出个笑脸。

杨桃一眼看到有人朝她们这边瞅了两眼,赶紧招呼:“虾儿,好吃的虾儿,叔叔,你尝尝啊。”

那人走上前,拿筷子夹了只虾尾巴尝了,没评价,直接问:“多少钱一斤啊?”

“五毛。”江海潮激动的要命,积极推销,“都是新鲜的,活蹦乱跳的,你看,精神的很。”

说着,她把装海虾的桶往前送了送,结果反倒把客人吓了一跳。

等看清海虾后,他慌忙摆手:“不不不,我是说这个。”他伸手指铝锅里的酱烧虾尾,“这个虾多少钱一斤,五毛?”

杨桃没反应过来:“五毛啊,我姐说了,五毛。”

江海潮却福至心灵,也伸手指铝锅:“你想买锅里的虾儿,不想买桶里的?”

那人满脸理所当然:“肯定的啊,我买你桶里的怎么吃?”

杨桃和海音不约而同:“当然是烧着吃了。”

海音还教他:“很简单的,放酱烧。”

那人笑呵呵:“我家没酱。”

海音生怕生意黄了,着急地喊姐姐:“我们家有啊,姐,我们把酱拿来吧。”

妈妈会做酱,临走前晒了一缸好酱呢,烧什么都特别鲜。

结果那人笑得更大声了,连二舅舅都在旁边笑得喘不过气,一个劲儿指着她们:“你们……”

她们怎么了啊,她们没讲什么啊。

然后,顾客看到她们三张茫然脸,笑得简直说不出话,半晌才哎哟叫唤:“行了,给我称一斤锅里的吧。”

江海潮犯难:“你要一斤啊,你不要桶里的?”

她们总共也没烧多少,要是卖给他一斤,后面的客人想尝,要吃什么呢。

顾客看三个小妹头,耐心比平常都足许多,索性开口指点:“好了,妹头,听叔叔的,你们也别卖桶里的了,直接全烧了锅里的,还能卖出去。”

他今天本来是出来买卤肥肠的,结果晚了一步,人家卖完了,他才在场上转来转去。闻到了虾尾的酱香味时,他还以为是卤味呢。但吃吃这虾儿尾巴,好像又还行。

“听我的,错不了,把虾儿烧了吧。也别早上卖,早上吃这个的少。晚上卖,人家买回家下晚饭吃正好。”

上一篇:大将军的小神医 下一篇:魔头拯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