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姐还是小学鸡(471)

小学生们都惊讶死了,妈妈居然会开车?

舅妈哈哈笑出声:“怎么不会开,我都会开呢。”

“可是修庆哥哥送菜去了,哪儿来的车呢?”

妈妈骄傲地一挥手:“走,看看我们新买的车。”

哇!妈妈竟然买车了!

第173章

要不要留在家里发展

小学生们呼啦啦全都冲下楼,一眼便瞧见了花坛冬青树旁停着的大车。

哇!好大的车,好长啊,明明是面包车,却比街上的跑的面的大多了,简直要赶上中巴车了。

妈妈开了车门,大家迫不及待地往车上钻。

二、三、四,前后足足四排座椅,能坐十几个人呢,好宽敞的。

三个弟弟最激动,东摸摸,西看看,超超更是迫不及待地喊出声:“嬢嬢,这车要多少钱啊?”

“八万。”妈妈笑呵呵地看着这帮小家伙,“八万块提的车。”

本来他们也舍不得,但服装批发生意做大了,你没个车,处处不方便,太碍事了。于是她跟舅母各自找自家男人商量了回,最终还是咬咬牙一跺脚买了。哪怕手上的活钱基本都砸车上了,他们也认了。

事实证明,有车的确不一样。你开着车出去找人谈生意,人家就相信你的实力,愿意跟你合作,不管拿货还是发货。

超超瞬间亢奋了,眼睛亮得跟灯泡一样看江海潮:“大姐,我们钱够吗?我们也买它吧。”他伸出两条胳膊划了个大圈,“这样我们都能坐,不用找柴油车了。”

江海潮怦然心动,八万块,他们现在还真拿得出来。八万块的车,好像确实挺方便的哈,就是找人开车有点麻烦。不过不管了。

“妈,这车在哪儿买的?”

大人们都有点跟不上小孩的节奏。

冯妈妈感觉这帮小孩的口气真大啊,当着大人的面直接说要自己买车。

爸爸下意识地脱口而出:“这儿可没的,我们是在南边买的,找了人才买到的。”

龙龙惊讶地瞪大眼睛:“那车子怎么过来的?难道邮局包裹还寄车?”

天啦!修庆哥哥他们好厉害。

大人们哭笑不得:“当然是开过来的,一路开了三天三夜呢。”

小学生们的眼睛瞪得更大了,三天三夜?就这么坐车过来。

江海潮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那不累死了,三天三夜屁股都要坐烂了。”

她现在经常出门,坐车不稀奇甚至早就坐烦了,坐车超过三小时她都难受,何况是三天三夜。

“那你们不睡觉吗?坐着怎么睡,都没桌子趴。一直靠着车椅睡吗?”

好厉害哦。

小孩子们个个都露出佩服的神色,居然这样都不落枕。

远道而来的大人们已经不知道该说点啥好了,只能无奈道:“当然要睡觉的。”

妈妈拉开车椅后面的帘子,示意大家看:“这里,铺上毯子,睡的比火车上还舒服。”

其实如果不是春运火车票实在紧俏,他们实在买不到,还叫黄牛给耍了,他们也不会赶鸭子上架选择开车回家。毕竟真的好远啊。

可真上路了,爸爸妈妈还有舅舅舅母又都感觉还不赖。起码车上都是自己人,四个人轮流开车也谈不上多累。

至于吃饭问题怎么解决?简单,带上一大桶水,外加炭火锅炉子,想煮啥煮啥。这寒冬腊月的,也不怕东西馊了。

小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简直羡慕死了。

舅舅还得意洋洋:“而且开车回来,我们拖了一车的衣服,省了邮寄费。”

江海潮特别稀奇:“你们没在路上卖吗?一路卖到家车子轻了还省油。”

“说什么傻话呢。”妈妈啼笑皆非,“离南边越远越能卖出价来,再说路上没事哪个敢乱停车。”

当路匪是报纸上写的好玩的吗?有的地方一个村子都是土匪。不管是老弱病残幼还是孕妇拦车,一律别管,踩油门冲过去拉倒。

小学生们完全不晓得怕,个个都觉得好惊现好刺激,比外国电影放的都精彩。

大人们都无奈了,只能催促这帮小家伙:“收拾好了嚒,收拾好了赶紧回家吧。”

大家赶紧又跑楼上去拿他们的书包,然后咚咚咚爬上车。

等到车子开起来的时候,杨桃才想起来懊恼:“妈,嬢嬢,你们应该把衣服拖到县城来的,直接放服装店的仓库,省得还要再跑一趟。”

从南边过来的衣服肯定得先分类啊,然后才能分别拿到不同的地方去卖。

江海潮倒是无所谓:“放在湖港镇也行,正好看看哪些衣服样子好,拿去多做几件。”

为了挣钱,他们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像批发给市里的鞋店以及拿去大礼堂卖得好的衣服,他们照样会找镇上的服装厂给样品下订单,坚决不漏下一分钱。

面包车突突往湖港镇开。从县城过去有两条路,江海潮要求选择经过江口的那条,因为她有礼物要送给菜头爷爷和馄饨摊的老板跟老板娘啊。

菜头爷爷年轻时下河冻坏了腿,有老风湿。所以江海潮让杨桃从省中医院买了它家自制的膏药,独门哦,外面可没得卖。

当然,是杨婆奶拿回去的,杨桃没空出门。

因为省城试衣间的生意实在太好了,简直赶得上百货大楼的人山人海。生意最火爆的时候,他们甚至不得不请求左邻右舍开门帮忙接待试穿衣服的人。

要不怎么说爱漂亮赶时髦的小姐姐们其实才是素质最高的人呢。就这种情况下,试衣间竟然没丢一件衣服,没一个小姐姐偷偷穿新衣服不付账就跑路。

要知道,在市里的大礼堂,他们还逮到过把羊绒衫穿在里面若无其事走人的退休老干部呢。(人家说自己忘了,他们也只好当是忘了。)

嗯,总而言之一句话,试衣间的生意当真好做。

至于给馄饨摊老板娘和老板的,则是一箱子猕猴桃。

他们本地不产猕猴桃,连县城的水果店也看不到。之前老板娘提过一嘴,说猕猴吃的桃子跟猴子吃的桃有什么区别啊。

刚好弟弟妹妹们去省城了,带回来大家都尝尝鲜。

嗯,反正江海潮觉得挺好吃的,不比夏天的桃子差。

大年三十,江口镇上除了还不能给爹妈搭把手满世界疯玩掼炮的小小孩外,也就是老态龙钟的爷爷奶奶坐在家门口扯闲篇了,其他人都忙着在家烧年夜饭呢。

小学生们瞧着甚至有点不习惯。

江口多热闹啊,就没不热闹的时候。

哪怕湖港镇放在全市乃至全省现在都不是无名之辈了,但江口得到的实惠实际上并不比湖港少。

人家有会场啊,每个周末都赶场。

到湖港玩农家乐的,几乎没有不上江口赶场的。

因为这个,想要招揽住户的湖港人还特别机灵地提供了租用自行车的生意。在自家住的的客人交了押金就能骑车去江口玩,来回一趟不管多长时间都是一块钱。

江口人又特别灵光,干脆开辟了块空地专门给游客停自行车,安排了位大字不识一个的五保户奶奶看车,一次收一毛钱。

上一篇:大将军的小神医 下一篇:魔头拯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