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姐还是小学鸡(456)

嘿嘿。

现在大学在他们眼里也没那么神秘高贵了。

最起码的,他们知道研究生姐姐卖花给他们也是能拿提成的。

既然都是生意人,那就从生意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呗。

研究生姐姐直接回复她呵呵,还是立刻去找传真机了。

文章发过来,小学生们迫不及待地围着看。

乖乖,鲜切花市场发展好快啊。

按照那位博士哥哥调查的数据,1992年的时候,省城鲜切花市场年销量才100万,但是到了1995年,已经迅速飙到了1,300万支。

今年的话,哦不,应该是去年了,1996年2月到5月份,已经卖了600万支。

Oh my god,这个市场好惊人啊。

江海潮迫不及待往下翻,她想知道鲜切花的市场到底集中在哪儿。

出乎他们的预料,除了花店和流动花摊以外,饭店竟然也是鲜切花消费的大头。省城星级饭店多嘛,平均每家日用量达到200支,一年下来竟然要消耗200万支鲜花。

乖乖,这个市场真的好大哦。

而且卖花好挣钱的,一个5~10平方米大小的店面,夫妻两个人经营,一年利润就有3~5万。

大家又接着往下看,发现运费对于鲜切花的价格来讲果然是大头。甚至外地进口花的运费就达到了本地出产花的卖价。

江海潮一拍桌子,信心十足:“这个生意能做。”

“大姐,我们要怎么做呀?”

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也个个都盯着她。虽然寒假他们要补课,没办法在盆花销售事业上发光发热,但他们的心从来没脱离过销售团队。

现在问题在于,不管是花店还是流动花摊,亦或者饭店,他们都没有任何人脉可用。

江海潮盯着文章看了半天,上下划了两道线:“咱们两条腿走路,一个零售,一个批发。”

批发就是把花盆卖去省城,找研究生姐姐搭桥。林业大学也有鲜切花生产基地,正是他们要找的批发市场啊。

倒霉的研究生姐姐回到床上还没有重新捂暖和脚,又被电话call回头。

听小妹妹要求她帮忙卖盆花,她差点没气晕过去,毫不犹豫地拒绝:“你做梦!”

“10块钱,姐姐你卖一盆花能赚10块钱。这种捧花的批发价是25块,花盆10块钱批发给你,一捧花里种两种花。刨掉成本,姐姐你能挣10块。”

研究生姐姐瞬间心动了。

何止10块呀,他们的生产基地批发卖给人家是10块钱一盆花,但她自己拿的话,其实只要一块钱。

如此算下来捧花盆栽的成本只有12块,卖25的花,她能净赚13块呢。

但姐姐都保送研究生了,能是没脑子的人吗?

她瞬间就抓住了关键:“人家进的就是鲜切花,哪怕是做成花束的样子,盆花也卖不掉呀。”

江海潮胸有成竹:“那就人无我有啊。我看文章里写了,春节、国庆、五一还有带八的婚庆吉日都是用花高峰。鲜切花要长得高,他们大棚的花不够用的话,你就直接用我们的捧花盆栽顶上啊。再怎么说,从基地进货肯定要比飞机空运过来省事方便还便宜。况且我们的花开的时间长,要比一般的鲜切花活的久多了。他们自己会算账,看是不是买我们的盆栽更划算。”

研究生姐姐被她说的眼前天花乱坠,不过那坠落的不是花,而是钞票。但她还是心存疑虑:“这样行吗?会不会人家根本没兴趣?”

哎呀,真是的,是不是年纪越大念书越多,越是瞻前顾后,前怕狼后怕虎啊。

成不成,试一试不就知道了吗?

还没做呢,就想着不行。

江海潮使出了杀手锏:“姐姐,你别担心。如果捧花盆栽卖不掉的话,花盆我们原价回收,绝对不会让你亏一分钱。”

研究生姐姐二话不说:“成交,先给我拿100个花盆。”

果然是痛快人。

电话挂断,大家都目瞪口呆,这么快就解决了?要是卖不掉的话,他们不是白折腾了吗?

哪怕是原价回收,来回运费也要掏钱的呀。

江海潮却信心十足:“春节花卖得俏的很。卖花的都晓得本地花要比进口花便宜,除非没货,否则他们也不愿意从外地进货。”

卢艳艳仔细想了一圈,发现了另外一个问题:“照这样的话,我们还是卖花盆呀。她那边的批发价跟我们这边都一样,我们没有价格优势的。”

“没事。”江海潮不假思索,“我们的优势是可以送货上门。只要打个电话过来,我们就能直接把捧花送过去,运费由我们来承担,货到付款。”

这么说的话,好像也行。

高强甚至有点遗憾了:“那捧花就这么卖了?”

未免也太简单了吧。

“干嘛?”

大家都警觉起来。

你是生怕花卖得太好,你没机会出去浪了吗?

高强拼命地强调:“我这是在关心销售,万一不行的话,咱们不是白白错过了春节销售旺季吗?”

呵呵。

如果不是你眼睛珠子乱转,我们说不定还真信了你的鬼话!

江海潮没跟着小伙伴们一块儿埋汰他,反而拍了拍他的肩膀:“没错,所以我们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除了批发之外,他们还要零售啊。

文中关于当时鲜切花市场的情况,主要参考资料是1997年04期《中国园林》上的一篇文章《南京鲜切花市场营销分析》,作者为芦建国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园林教研组、王彭伟 南京农业大学。

不过文中的省城并不是南京,而是一个虚构的城市。

第168章

做饭店的生意

大家都好奇死了:“你卖给谁呀?难道一家一家的跑花店?”

天啦,那要跑到猴年马月呀。

省城有300家花店,他们市起码也有上百家吧。

江海潮立刻教育自己的小伙伴:“这么快就打退堂鼓了?就算跑100家又怎么样了?人家一年利润3~5万块,哪怕我们只賺他们的1/10,100家下来是多少钱?”

妈呀,那可是三五十万。

大家伙都吓傻了,这么多钱啊。

照这样发展下去,难道将来卖花比卖衣服还挣钱?

江海潮眨巴眨巴眼睛,感觉好像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连省城都有80%以上的鲜切花要从外地调呢,本市只会更多吧。

况且天底下也没规矩不许他们做省城的生意呀。

省城才不过100多亩地用来种植鲜切花,明显满足不了需求。

他们湖港镇完全可以调整种植方向,来填补这个市场空缺啊。

哪怕不盖大棚,直接露天种植,那一年里也有大半年的时间,田里能够长出鲜切花。

比方说月季,多活泼的花呀,他们学校的花圃里一年四季起码有三季都能看到,一点儿也不稀奇。

但在鲜切花市场上,它就是一种极为受欢迎的花。

江海潮越想心头越火热。

她甚至想到了如果他们湖港镇真的变成了鲜花小镇,那他们为什么不能建立自己的花市呢?

上一篇:大将军的小神医 下一篇:魔头拯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