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姐还是小学鸡(410)

第152章

省里的记者来了

今天天不错。

虽然也有人说冬至是鬼节,而且这是一年当中夜最长白昼最短的时间,但大中午的太阳还是明晃晃。

尽管骑车的时候风吹的人脸疼,但只要一停下车,所有人都感觉自己热血沸腾。

高强拿出老大的架势,直接代替小弟们问话:“班长,你说怎么办吧?我们绝对不当缩头乌龟。”

就是!

偷东西偷到他们的地盘,真当他们是死人吗?

江海潮发话:“一切行动听指挥。先把自行车锁好,集中都放杨家圩小学。别回头车也被人骑走了。”

大家深以为然。

连花都偷的人,看到车能不心动吗?

邹澜姐姐可说了,上大学以后最烦的就是被偷车。

一群小学生浩浩荡荡冲去了花棚,倒是让过来赏花的游客吃了一惊,搞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二舅舅都吓了一跳,拼命朝他们使眼色。

要命了,他是喊人过来帮忙,不是叫这群小家伙来跟人打架的呀。

关键是,现在还有摄像机对着他们拍呢。

刚从省里下来的记者,还是县里干部陪着的,最多两分钟前刚进花棚,二舅舅连人都走不开,更别说出去跟这群小家伙通风报信。

看着黑黢黢的镜头和人家记者举在手上的话筒,江海潮也懵啊。

不过她脑袋瓜子转得快,立刻清清嗓子,扬高声音,煞有介事:“各位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好,我们是湖港镇中心小学的少先队员。这里是我们的勤工俭学基地,今天由我们为大家服务。”

说着她还喊,“123,鞠躬,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摄影记者扛着相机的手都抖了一下。我的妈呀,这些小孩的嗓子可真够亮的。

高强他们也抖了一下。他们什么时候过来服务了?他们明明是过来抓偷花贼的。

还勤工俭学基地呢,外面都没挂这个牌子。

但是班长眼睛一横,比东方不败还吓人,打死她都不敢多嘴。

江海潮已经跟个没事人一样,镇定自若地开始分配任务:“123报数。”

等点清人头之后,她直接吩咐,“你们几个负责管理这边,你们这边。”

乌泱泱的好几十号人,就让她像撒网一样的全撒出去了。

记者看这群小孩特别好玩。

他本来因为林业大学的教授今天不在,看大棚的农民对着他说话都颠三倒四的,感觉这里没啥内容可采访。

现在这群小学生来了,画面一下子生动了,他立刻就找到了采访点。

那领头的小学生个子可真高,都快赶上他了,天然一张上镜脸,说话清爽又干脆。

记者立刻挑中她作为采访对象。

江海潮就巴拉巴拉一通输出,把大棚鲜花夸得天花乱坠。

她对着这些花也是如数家珍,什么仙鹤来什么蝴蝶兰,养护重点是什么,她滔滔不绝。

记者叔叔听着都来了兴趣:“这些你是怎么知道的?上课时老师跟你们讲的吗?”

江海潮虽然个子高,但她脸上还有婴儿肥,所以眨着大眼睛说话的时候,看着特别天真稚气:“不是啊,是教授爷爷教我们的呀。这里是省林业大学的指导基地,也是我们镇小学的勤工俭学基地。我们每次过来的时候,教授爷爷都会给我们讲授知识的。”

高强离她不远,而且一直竖着耳朵听话呢,这会儿差点没摔在花盆上。

天啦!朗朗乾坤,苍天在上。她可真够能睁眼说瞎话的。

别说指导小学生了,他敢发誓,在场的人除了江海潮以外,就没一个小学生见过教授本人。

江海潮才不管呢,她趁着记者采访到花棚来游玩的客人的空档,直接拉住虞凯,小小声叮嘱他:“赶紧的,去大队部打电话给唐教授。就说省里的记者来采访了,还有县领导作陪,他要是想来的话,我们会尽量把人多留几个小时。”

说着她把一张纸塞过去,“别丢了啊。”

她可不是海音,没有过目不忘的能力。丢了人家的电话号码,以后想找唐教授可难了。

唉,她现在特别想念海音。

别看她对着记者叔叔侃侃而谈,其实她心里虚的要死。

她说的这些话全是两个礼拜前在省城的林业大学温室大棚里听舍友姐姐和唐教授说的,当时他俩的主要目的就是想让她多进点花。

隔了这么长时间,她还能记住多少呢?只能含含混混敷衍过去了。

要是海音在的话,她肯定能够把所有内容都重复一遍。

高强读不懂她的遗憾,只小步幅地溜过来,压低声音问:“你干嘛还非得把唐教授叫过来?人家肯来吗?”

江海潮也小小声:“为什么不肯,多被采访一回,他能提高知名度,都卖出去好多花的。”

高强真要疯了:“买他花的人多了我们怎么办?这时候你学什么雷锋啊?”

江海潮却认真道:“我们得让他知道,经常在我们这边呆着,就能多被采访,就能更出名,这样他才能对我们更上心。”

高强的脑袋都成浆糊了。她要唐教授对他们上什么心啊?他们还在上小学呢,距离大学很遥远的。

江海潮恨铁不成钢:“你动动脑子好好想想,一亩田种花木能挣两万块呢。”

她这个当老大的可不是只管自己死活,不过小伙伴们的未来。

她当初跟学习小组的组员们说过,让他们放心大胆地考县中,哪怕自费5000,她也想办法让大家挣到。

只是学习和挣钱真的难以兼顾,她只能另辟蹊径啦!

现在小伙伴的妈妈们都已经投入到服装事业中,开始认真地挣加工费。

那爸爸们也不能闲着呀,田里种庄稼是种不出黄金来的,必须得赶紧改成更挣钱的呀。

现在有个林业大学的教授就摆在眼前,不好好用他,等着明年辛辛苦苦种一年,只剩个口粮吗?

高强惊呆了,他完全没想到班长的野心竟然这么大。

他张张嘴巴,左看右看,十分讲义气的警告她:“你别傻呀,到时候大家都种花了,你家上哪儿卖花去?哪有那么多人过来买花?”

天呐,雷锋附体也要管自己死活呀。

真是的,愁死个人了。

江海潮却摆摆手,胸有成竹:“没事儿,山不过来我过去。”

真正下乡搞农家乐的城里人还是少数中的少数。光指望他们带花走,那销路永远畅通不了。

她的想法是把花送到城里去。

高强听的直犯嘀咕:“你是打算去花鸟市场租个摊位,还是直接批发给周叔叔的那个朋友啊。”

其实也不是不能当二道贩子批发哦。人家的杜鹃花进价不是8块钱来着吗?他们便宜点,3块钱批发进来,6块钱批出去,赚个三块钱的差价,挺好的。

江海潮摇头,她从来没想过去花鸟市场。

她不能老麻烦人家。人情欠多了,以后他们要怎么还?这又不是抬抬手就能办成的事儿。

上一篇:大将军的小神医 下一篇:魔头拯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