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姐还是小学鸡(397)

冯雪第一个没扛住,迫不及待地问:“怎么样?”

“不知道啊。”江海潮钻进被窝,“也许是他们忙吧,说不定要准备考试呢。”

“这么快就考试了?”大家好奇不已,“距离期末还有一个多月呢。”

江海潮也说不清楚:“他们考试好像要考好长时间,好多门呢,叫考试月。”

众人这才放下心来,闭上眼睛睡觉了。

只剩一个江海潮睁着眼睛看天花板,默默在黑暗中祈祷:苍天在上,老天爷保佑,千万别出任何事啊。

然后她就迷迷糊糊睡着了,一大早就电话铃声给吵醒了。

邹澜姐姐的声音听着活像通宵看了一夜书,累得要命却莫名亢奋:“江海潮,快,我这边再要20件羽绒服,两款都要。”

江海潮怀疑自己没睡醒,正在做梦呢。

昨天一共60件羽绒服才送到省城去,今天又要补货了?

怎么可能!

就算在步行街的“公主日记”服装店,一个礼拜卖掉60件,都是Top3级别受欢迎的款了。

这才一天功夫都不到啊。

省广播台的宣传效果有这么好?

不可能!

今天才礼拜四呢,昨天是礼拜三。文艺台要到明天才开播。

别问为什么选个礼拜五开播节目?问就是特地请风水先生算过的,明天是黄道吉日,适合节目开播。

邹澜姐姐咯咯笑出声,活像在大马路上捡了张彩票,结果却中了五百万大奖。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她也不敢相信自己昨天的际遇啊。

说来跟做梦一样。

昨天中午她接到了60件羽绒服的货,找同学帮忙一块儿送到租房里去。

结果挂羽绒服当样品时,给她帮忙的同学却发出惊呼:“哎,这衣服是从哪儿来的?一模一样啊。”

她还没反应过来究竟是怎么回事时,同学就已经冲回自己宿舍,然后拿了本杂志过来,兴冲冲地对照着图检查羽绒服,最后笃定地给出了结论:跟日本杂志上的衣服一模一样。

江海潮听到这儿特别迷糊,他们哪儿来的日本杂志?难道他们家里也有跑远洋的亲戚,给他们从国外带回来的?

可她没时间去考虑这个问题。

因为邹澜姐姐已经迫不及待地分享接下来发生的事。

一个同学来了,接着同学的舍友也来了,再然后舍友又跑出去打公用电话,喊来了自己的朋友。

她朋友看到衣服以后,眼睛亮得比邹澜姐姐特地买来的灯泡还厉害,二话不说就去取钱买了一件羽绒服。

为什么呢?因为她之前也看过这本杂志,相当心水模特儿的这套打扮。为此,她在省城的商场和小商品市场各处淘货。

模特身上搭配的裙子和脚上穿的靴子,她都找到了大差不差的款。

但因为那件羽绒服实在太别致了,市场上连差不多风格的她都看不到,找了好久也没结果。

现在看到一模一样的衣服,她不心动才怪。

什么?你说560块钱一件的羽绒服太贵?好羽绒服有便宜的吗?小店里100块钱的那种,人家敢卖你敢穿吗?毛钻起来能把你自己变成羽绒。

这衣服又轻又柔软,根本摸不到毛梗,上手就知道是好羽绒服。

况且你得看看杂志上的原版到底多少钱。衣服旁边标注那一串日元折合成人民币的话,可是足足要2000多块。

跟杂志一比起来,560块只是那件衣服的零头而已。

从这一单开始,后面陆续登门的顾客越来越多。

邹澜姐姐连下午的一堂思修课都没能去上。

等到傍晚时分,试衣间迎来了第一波人流高峰。

她们把目前“公主日记”送过去的衣服基本都试穿了一遍,但真正卖掉的就是那两款羽绒服。

因为后面来的人发现,那件长款的羽绒服也是杂志上的原版,跟图片上模特穿的一模一样。

放眼整个省城,恐怕再也找不到比它们更像的衣服了。

江海潮心道,那当然。

这两款羽绒服她就是照着杂志画的图呀。

因为害怕修修改改容易造成钻毛,她甚至控制住了自己的手,半点都没加加减减呢。

“7件!”邹澜姐姐声音有种诡异的亢奋,“昨天半天功夫就走了7件货,这还是没几个人知道的情况。你等着,等今天消息传开了,后面来买的人会更多。”

60件羽绒服算什么呀?也不看看他们这片大学城究竟有多少大学,里面又有多少学生?

随便哪个学校哪个专业的带几件,60件衣服都不够塞牙。

昨晚有个艺术学院的学姐还特地叮嘱她,让她一定给留4件。她们寝室正在选寝室服,她相中这件长款羽绒服了。

江海潮听的嘴巴越张越大,到后面下巴简直要合不上。

还能这样?

送到省城的羽绒服能一炮打响,不是因为质量好,也不是因为“公主日记”的吸引力大,而是因为他们照抄了日本杂志上的衣服。

太不可思议了吧。

她以为起码得等到《星夜私房歌》开播,甚至等冯雪妈妈的节目上了市电视台之后,给“公主日记”打出名气,然后才能在省城打开销路。

结果现在压根都没等到他们发挥!

邹澜姐姐还在催:“快点啊,最迟明天要把衣服送过来。明天就礼拜五了,接着是周末,人只会越来越多。”

江海潮立刻兴奋地保证:“没问题!除了羽绒服以外,我们还有一款大衣是完全照着日本杂志图片做的,要的话,我给你一并送过去。”

嘿!要说照着杂志做衣服。那大学生们想要多少,他们就能做出多少。

90年代非常流行出国留学,日本当时是出国留学以及务工的重要选择对象。

这个时期,也是日系流行的发力时机。

像95年开始发行的《瑞丽》,就是典型的日本杂志中文版。^_^一代人的时尚启蒙啊。

第148章

看吧,出问题了吧。

大学生一旦醉心事业,那行动力真是杠杠的。

现在邹澜姐姐已经完全顾不上遗憾自己没本金不能批发衣服卖的事。

她沉迷于卖衣服拿佣金的美好中不可自拔。

为了彰显优势,在知晓校门口的复印店没办法把杂志上的模特图变成一张大海报之后,她也不气馁,直接找上了美术专业的同学,让人手绘了两张大海报,贴在更衣室的墙上,叫人一眼便看得清清楚楚。

这效果,当真是杠杠的。

江海潮惊讶地发现,省城大学生好像真的特别喜欢日本杂志上的衣服。

连礼拜四下午,她让修庆哥哥当柴可夫斯基帮忙送到省城的那款大衣,当天晚上就卖掉了4件。

等到了礼拜五,这三款衣服直接火爆全场。

想试穿的人太多,原本拿出来的样品根本不够用,邹澜姐姐被迫又拆了好几件的包装。

最后搞得她不停地拆包装拿样品。因为有的人试穿之后衣服都不脱,直接付账穿走了。

上一篇:大将军的小神医 下一篇:魔头拯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