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姐还是小学鸡(383)

哎,小伙伴们反应过来了。

没错啊,衣服又不是多稀罕的东西,哪里没有衣服卖呢。

广播听众听的gg即便心动,也不会大老远倒腾几趟车特地跑过来买件衣服。

最多再来几个直接汇款,让他们把衣服寄过去的顾客。

但这种情况也不会太多,估计最好的情况也不过是比在县电台的时候多那么十几二十个。

毕竟大家都清楚,衣服起码要看在眼里,顾客才更可能心动。

伯格老师叫噎住了,一时找不到话来反驳。

可他也不能潇洒地摆摆手,直接表态那算了吧,以后有机会再合作。

实际上现在整个广播的形势都不太好。他一个县城的DJ能被新成立的文艺台选中,带着节目过去,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保证自带赞助,有现成的gg可以继续投他。

这对广播台的节目来讲,是多么重大利好的消息呀。

要知道,现在连省台的王牌主播为了拉赞助,都得出去陪人喝酒,喝到胃溃疡不稀奇,连因为经常吐,把嗓子都毁掉的也大有人在。

伯格老师只能放低姿态:“平台大了,影响大了,吸引的听众更多了,招来的顾客只会越来越多。”

他灵机一动,“你看现在都冬天了,转眼就放寒假。到时候学生放假没事做,到处跑来跑去。他们对公主日记有了印象,过来买衣服的可能性是不是就大大提高了?”

江海潮在心里呵呵,对着伯格老师却笑得满是天真的好奇:“我们县有什么好看好玩的?人家还跑这么远?”

伯格老师又卡壳了。

但凡他们县有什么大名鼎鼎的名胜古迹,能往旅游城市方向靠的话,他的话还能成立。

可他们县真的是平平无奇,属于哪哪都拿不出手的中不溜秋。

谁闲的没事做,大冬天的跑他们县来玩呀。

好好的寒假,去哪儿不成呢?

他唯有硬着头皮为自己的节目贴金:“有钱有闲的人太多了,愿意拿双休日到周边城市逛逛的人也多。到时候吸引来的客人还是会多的。”

江海潮笑了笑,在心里吐槽,她信他个鬼!有钱有钱的人干嘛不去大城市比如说北京上海玩啊,想不开才跑到他们这个旮旯角落里。

她问了另一个问题:“那县广播台的卡拉OK比赛怎么办?”

“我两边兼顾着。”伯格老师开始画大饼,“等后面我慢慢在省台上正轨,我计划是把比赛引到省台去,这样可以扩大影响力。”

因为档案上多了一页纸,他在县台根本没出头的机会,去省文艺台也解决不了编制问题。但他相信平台决定成就,哪怕他在省台干一辈子的临时工,只要他的节目影响力大,他走出去的身份地位就大不相同,将来的成绩也肯定不一样。

江海潮开始摸鼻子,在心里算起账:“这事儿不能我一个人决定,我得跟家里大人商量下。”

伯格老师一颗心简直悬到嗓子眼,赶紧强调:“那你今天就跟大人说吧。下个礼拜文艺台要开播了,必须得早点定下来。”

这回他能去省台,也是捡漏。

原本那个时间段的节目是省台的DJ,是档聊天节目。

但那主持人意外怀孕了,因为高龄孕妇,而且胎相一直不稳,不得不早早请假保胎。而她的节目个人风格又特别强烈,实在不好找其他人顶替。于是只能暂时停播,空出档来。

说到底,伯格老师就是过去补漏的。

他一点都不敢疏忽。

江海潮不晓得大人们的门门道道,她也没想找家公爷爷和婆奶奶问意见,他们不懂这些。

甚至连冯妈妈,估计她也只会点头说好。因为她根本不听广播呀。

每晚放《星夜私房歌》,正是步行街人潮汹涌,店里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谁有空听广播呀。

她需要找一个经常听广播而且有可能会购买“公主日记”的衣服的人,问问看情况,才晓得这赞助值不值得贴出去。

第143章

开个试衣间

第二堂数学课,江海潮上的特别煎熬。

她甚至生出一种大逆不道的想法,她为什么还要在课堂上坐着呢?明明是在浪费时间啊。这些内容她五年级时就掌握了,她也被保送了,不用担心小升初。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就成了野火,烧的她屁股长钉子,脚上长牙齿,总之,绝对坐不住了。

所以下课铃声一响,她便堂而皇之地借口要去帮忙安排来参加卡拉OK比赛和篝火晚会的客人,趁机溜出学校,跑去冯雪家打电话了。

大家伙立刻跟上,搞得江海潮急死了:“你们跑过来干嘛?高强,你赶紧回去上课!”

高强不以为意:“这不还没上课吗?动作快点来得及。唉,你打给谁呀?海音吗?”

江海潮矢口否认:“打给她有什么用?一中的高中生已经有到我们店里买衣服的了,那本来就是我们的地盘。”

哎哟,好大的口气哦。你这是要开疆拓土,收复燕云十八州吗?

江海潮要打电话的对象是邹澜姐姐。自从暑假结束之后,她们的联系很少。

原本还熊心勃勃想批衣服去省城卖的邹澜姐姐,后来压根不提这茬了,显然发现了做生意不像她想的那么简单。

江海潮也不指望她能开拓新战场,她只想问问在省城上大学的邹澜姐姐有没有听说过省文艺广播台,他们学校又有多少人会听这个台的节目?

她运气不错。

礼拜六上午,原本是邹澜姐姐去给学生上家教的时间,不过学生今天要出去参加比赛,所以家长调整的时间,把家教挪到了下午。

电话打过去的时候,她才刚从床上爬起来呢,接电话也打着呵欠。

当听到小妹妹的问题时,她挺惊讶的:“多了个文艺台啊,那不错。什么节目?放歌的,嗐,那没问题,听的人肯定不少。”

大学生听广播也没小学生想象的那么高大上,不会天天盯着国家大事讨论个没完没了。

事实上,大家对这些没什么兴趣。毕竟现在上大学给自己掏腰包交学费不说,也不包分配工作了,大家更关心自己的个人前途。

听听音乐,听听轻松的话题,广播的意义除了学英语之外,更多的是消磨时光。

邹澜姐姐竟然还是《星夜私房歌》的忠实听众。上高中时没少听。

到了省城以后,因为频率覆盖的问题,她才没能继续听下去。

现在《星夜私房歌》竟然搬到省台来了,邹澜姐姐可高兴了:“听,肯定听,我会喊我认识的人跟着一块听。到时候我们打电话过去点歌。”

不过她高兴归高兴,还是相当实诚地说了自己的意见。

她认为即便省城的大学生通过《星夜私房歌》知道了“公主日记”服装店,但特地跑到他们店买衣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太远了呀。

放寒假,大家都忙着赶紧回家呢,谁没事在外面瞎跑?

上一篇:大将军的小神医 下一篇:魔头拯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