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姐还是小学鸡(379)

江海潮得到了小伙伴们的集体拥护,心里舒坦多了。

一下午的时间,除了上语文课和数学课之外,连数学随堂测验和作文课,她都匆匆写完,埋头画搭配衣服的帽子。

中途陶老师下来看过一回,忍无可忍,敲敲她的桌子,示意她上讲台维持纪律去,自己倒掉头走了。

冯雪目送班主任离开的背影,在心中叹气,老师还是太善良了,以为江海潮会像教育台里的专家嘴上说的差生一样,只要老师给她充足的信任,那她就会表现的比谁都好?

唉,想的太美啦。

事实的真相就是江海潮趴到讲台上画的更欢快了。讲台比课桌大呀,画画当然舒坦。

等到下午放学铃声打响,她已经画了10张纸的图,总共20款帽子,配了三十几款造型。

她都顾不上去给家公爷爷帮忙卖卤菜,而是直接奔到冯雪家,发传真给冯妈妈,我让小伟哥哥趁着天亮赶紧去小商品市场买帽子。

冯妈妈看着传过去的帽子图,后知后觉地感慨:“我们早该上帽子了。”

之前因为店里的卖点之一就是做发型,他们给客人送过丝巾围巾发夹发箍,甚至连包和小白鞋以及公主袜都送过,但从来没打过帽子的主意。

现在想想可真亏呀。

论起做造型,帽子可是重要工具。

台湾还有个歌星号称帽子歌后呢。

江海潮急吼吼的:“阿姨你赶紧让小伟哥哥去看看,市场上都能买到哪些帽子?买不到的,把图传回来,我这边赶紧安排人自己做。”

为了搭配服饰,冯妈妈跑过不少趟小商品市场,不说对里面的配饰了如指掌,那也心里有数。

她只一打眼看过去,便挑出好几款帽子肯定是市场里没得卖的。又看了几款,基础款可能凑合,但上面的配饰得自己加。

两人商量好之后,江海潮几个小时的功夫都舍不得浪费,立刻开始布置。

贝雷帽市场上不少,但他们想要的糖果色得自己做,用羊毛呢。

还有渔夫帽,大冬天的,料子不能再用布了,得用兔毛面料。

他们上次做的衣服用过这些料子,布料应该不成问题。

还有毛线帽,那得找人来织。

江海潮抬脚就去想找高强的大妈。

上次让人家过来,是因为她生病了,身上的确没力气。现在她好好的,一个小辈让大人跑来跑去,那可太不像话了,她没那么大的脸。

结果又是高强拦住了她:“别别别,不用问,做衣服我妈赶不上我大妈,要说打毛线,我妈在镇上绝对能排前三。”

一向对他疙疙瘩瘩,不太爱搭理他的陶静也点头赞同:“没错,我妈还跟他妈学过打新花样呢。”

直接在毛衣上打出了一朵花。

江海潮分配任务:“高强,那毛线帽子就你妈负责吧,随便怎么拉队伍。需要什么毛线,让你妈下单子,定下来今天就买,明天早上让修庆哥哥给带过来。唉呀,算了,我过去找你妈和大妈吧。你不用跟着了,都老老实实好好学习。”

周伟在后面喊:“我妈也会打毛线的。”

上次做衣服,他妈实在不擅长,后来只揽了做袜子的活。

现在打毛线帽子,他妈应该没问题。

江海潮相当好讲话:“那喊你妈一块呗。那个,打一顶帽子5块钱。”

不是她小气哦。帽子是送出去的,预算不能超过20块,不然他们的利润受到的影响很大。

结果她把报价告诉高强妈妈时,高妈妈哭笑不得:“你个妹头真没数,你这样要被人坑死掉。”

假如不是江海潮一直盯着她家高强学习,连拖带拽,死活不让高强放弃,她这个当妈的实在不忍心占小妹头的便宜,她能活活笑死。

打一顶帽子就5块钱?哎哟哟,傻妹头,不晓得毛线不同打帽子的速度差别很大吗。

像这种粗毛线织出来的,不用一个小时她就能一边看着电视一边轻轻松松地完工。一天挣个50块,绝对小意思。

而这种细线针织的帽子,花样又复杂,即便是她这种熟手,也要费上一天功夫才能织好。

江海潮惊讶地瞪大眼睛:“这么麻烦啊。”

高妈妈点头:“那当然了,像这种细线就适合机器打,那样速度才快。”

江海潮当机立断:“阿姨,那你们就打这几款,剩下的我去市里看看。”

既然都说是机器做出来的,那估计批出来卖的可能性更大,只是县城没有而已。

她掉头和高强大妈说了羊毛呢和兔毛帽子的事儿。

这个做起来的确不难,一块钱一顶也划算。

毛线帽子好歹是一针针打出来,再简单也比不上现成的布料。定下了两块钱一顶,高妈妈完全没意见。

妯娌俩当着小孩的面掰手指头估算,报了所要原料的数。

高大妈要的布料不多,因为羊毛呢和兔毛面料都是之前做衣服用的,还剩了不少布头。这些布头做衣服嫌小,拿来拼帽子做小装饰倒是合适。

至于针织帽的毛线,高妈妈知道镇上有三种卖,剩下的三种,江海潮得赶紧回去通知冯妈妈,在县城找找看。

如果县城也没有的话,那只好去市区了。

她不敢耽误时间,留下图纸,又想起来周伟的话:“打毛线的话,周伟说他妈也会打,带她一起。”

高妈妈点头:“应该的。”

老实讲,她连卢艳艳她妈都想一并叫着,能自己能搞定的,尽量不找外人。

这样大家知根知底,又有共同的利益牵着,不容易出事。

省得从外面找了搅风搅雨的,好好挣钱的营生都叫白糟蹋了,那哭都没地方哭去。

江海潮自觉跑这一趟的任务已经完成,又风风火火往冯雪家去。

她还得赶紧打电话呢。

看的高强他妈和大妈在后面一个劲地喊:“妹头别跑,别跑,慢慢走。”

夭寿哦,小妹头不懂事,身上来了还这么跑,到时候还是自己难受。

算了算了,正好晚上炖酸菜鸭子,给他们端过去,让妹头多吃点补补吧。

江海潮倒没觉得跑回去有多难受,只是稍微汹涌一点而已,毕竟已经是第3天了,比不得前面量多。

她先打电话给冯妈妈,说了毛线的事儿。离步行街不远,就有小店专门卖毛线。待会儿等小伟哥哥从小商品市场回来了,就让他买毛线,明早让修庆哥哥帮忙带一下。

然后她又拨了周雪莹家的电话号码,问人打听市里到底哪儿有这些东西卖。等到周末,她准备自己跑一趟,好好淘淘货。

结果周雪莹一听就来劲了:“哎呀,你跑什么呀?你想要什么直接说,我给你跑腿好了。放心,我只收个跑腿费。”

她现在对挣钱可感兴趣了,特别遗憾来实小参加卡拉OK大赛的都住在本市,不需要住宿。否则他们也能依葫芦画瓢,再挣个8块钱的食宿费。

光靠义卖真的不行。哪有那么多东西能拿出来卖呀?

上一篇:大将军的小神医 下一篇:魔头拯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