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姐还是小学鸡(371)

她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也能吃完饭坦然地钻进被窝开始呼呼大睡。

昨晚发烧太难受,她没睡好;上午叫被骗钱的事儿给气的,她脑壳疼。现在可算能一觉睡到天黑了。

江海潮睁开眼时,窗外已经黑乎乎一片。

外面传来小伙伴们热热闹闹的说话声:“哎,可以了可以了,就现在吃正好。”

“光吃鸡汤面啊,要不要拌个木耳?”

“鸡汤里不放了木耳了嚒?”

“那不一样。”

“再拌个大白菜吧。”

“汤里放了大白菜!还有煎鸡蛋、香菇跟金针菜,还有咸肉,够多了,够吃了。”

于是最后端到房里的除了鸡汤面之外,还有一盘皮蛋拌豆腐。因为除了冯雪外,大家一致认定面条里放再多菜也没用,吃面一定要配菜,不然可太惨了。

他们回来后没跟家里大人说江海潮生病的事儿,不代表他们照顾不好人。

冯雪十分憋屈地把面条碗和皮蛋拌豆腐往床头柜上一撂:“吃吧吃吧,赶紧吃。”

海军冲到前面,满脸期待地看着她:“大姐吃吧,吃完鸡汤面就好了。”

他记忆里从没有过大姐生病的场景,好像大姐从来就没生过病。

三姐身体不好,倒是生过病。生病的时候,妈妈会买一包方便面,叫鸡汁面,煮给三姐吃。

真的好香啊。

每回三姐都会趁着爸爸妈妈不在时,分给他和大姐吃。

不过他现在觉得方便面肯定没他们煮的面好吃。这可是正宗的鸡汤面,不像方便面,明明gg里面能够看到鸡,但泡出来的方便面根本没有鸡的影子。

海军还学着大人说话:“大姐,你赶紧吃吧,吃了就好了。病怕三碗饭。”

事实上,江海潮这会儿就觉得自己已经吸饱了精气神,不然她也不会感觉肚子饿,也闻不到浓郁的鸡汤香。

她一口汤下肚,哎哟,真香。

难怪电视上放大人忽悠小孩都是:“给你杀鸡吃。”

陶静端着碗吸溜面条,闻声十分怀疑:“难道不是因为家里养的鸡最多吗?”

总不能跟曾子他老婆一样,开口就是“杀猪给你吃”吧,哪家不是最多只养一头猪?

呃,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

“是哦。”被纠错的班长极为自然地转移了话题:“高强,设计稿给你大妈了吗?她们什么时候能动起来,大雪之前衣服起码要上一半的款。”

大雪完了就是冬至,然后很快腊月就来了。而过年前向来是衣服的销售旺季,哪怕一年到头都舍不得买新衣服的人只要不是被逼的实在没办法,也会想方设法买件新衣服穿。

高强咽下嘴里的鸡肉,赶紧回答:“给了给了,我大妈已经喊人打板了。不过,那个,我大妈讲,其他的衣服好说,呢子大衣也没问题,但羽绒服不行,他们做不了羽绒服。”

江海潮奇怪:“为啥啊?要是麻烦的话,羽绒服一件加五块钱的加工费也行啊。”

高强下意识地想挠头,他还真没仔细问,难道真是钱的事儿?

江海潮三下五除二干掉了一碗鸡汤面,皮蛋拌豆腐倒是没怎么吃。她现在就觉得热乎乎的东西下肚子舒服,舒服的她直接下床干活了。

杨桃和卢艳艳赶紧伸手摁住她:“干啥,大晚上的你还出去吹风啊?”

要不是清楚她不是这种人,他们简直怀疑她是故意生病好再请病假不上学了。

“找高强他大妈啊。”江海潮给自己裹围巾,虽然十一月天裹围巾有点夸张,但她这不是刚病好嚒,还是要讲究点的。

高强赶紧喊停:“得了,你找我大妈干啥啊,我跑趟腿得了。”

为了防止旁人过度关注下圩庄祠堂里的服装加工点,她们都白天干活,晚上绝对不加班加点的。这会儿人在家。

“说羽绒服啊。”江海潮还是要自己过去,“你说不清楚,一来一回地跑个没完白折腾了。你把我书包里那套卷子先做一下,只出了半份就先写着吧。”

高强满脸受不了,龇牙咧嘴地把她推回房里:“你歇着吧你,我喊我大妈过来好了。”

哎,是不是有点不像话啊。都是小孩跑去找大人的,没反过来让大人跑着找小孩的道理。

不过她昨晚还发着烧呢,情有可原。

高强难得留了个心眼,特地跟大妈解释了回江海潮不是拿乔装腔作势,而是生病才好没力气。

结果毫不意外,他被他大妈连着他妈一块儿骂了。

小家伙一点数没有,都发烧了,哪能不跟大人讲。

高大妈过来的时候,还特地带上了罐头,两瓶,一瓶是她从自家柜子翻出来的黄桃罐头,一瓶是高强他妈上回人家送她的荔枝罐头。

江海潮一点也没跟人客气,开了罐头一边吃一边问高大妈:“那个,要是麻烦,羽绒服提加工费也行。五块钱怎么样?一件加工费25块。”

高大妈一听就知道小妹头误会了。

二十块钱一件冬装的加工费不少了,尤其她们这个自己凑出来的服装加工小组,全是干活的人,分钱的也是干活的,而且只管生产不问销售,也不用给人家回扣,没有招待费,没有乱七八糟的行政开支,大家分到手的钱是以前服装厂生意最好的时候的好些倍。干满一个月能有上千块呢。

这放在县城哪怕是市里甚至省城都是吓死人的高工资了。人家干部都拿不到这么多钱。

她们要是再不知足,那可真是坏良心咯。

高大妈赶紧摆手:“不是钱的事儿,是做不了。妹头,羽绒服不是一般的衣服,我们做不了,没的这个手艺。你想想看,做羽绒服是不是要把羽绒填塞进去啊。你说这要怎么塞,塞了毛能老老实实待在上面不掉下来?多走几道线的话,毛顺着针孔都钻出来了要怎么办?这个真不是一般的做衣服,我们实在做不来。”

小学生们傻眼,大人说的是掏心窝子的话,不忽悠他们才照实讲的。看来羽绒服是真做不了。

高大妈还劝她:“不做羽绒服做其他的也蛮好,冬天又不是非要穿羽绒服。好了,你吃完罐头多歇歇。你个妹头哪里是吹风受凉,我看你就是一天天忙来忙去累的。”

送走了高大妈,大家回来也觉得没羽绒服虽然可惜,但也不是不行。像呢子大衣、棉服,能做出一堆花样呢。

他们再找找,从杂志上多翻出几个漂亮款式让江海潮改改,不怕新衣服不够。

江海潮却皱着眉头,没参与进小伙伴们都挑花眼大军,而是跑去打电话。

她第一个电话打给周雪莹,问她和她妈还有她周围的同学、朋友、亲戚等等,天冷了买冬装首选是什么。

“羽绒服啊。”周雪莹不假思索,“反正我不要滑雪衫也不要棉衣,羽绒服暖和还轻巧。哎,你们有什么漂亮的羽绒服啊,我穿最小号的,我妈穿大号的,叫亲子服。”

周妈妈在旁边大笑:“我可不跟你穿一样的,我哪能穿小姑娘的衣服。”

上一篇:大将军的小神医 下一篇:魔头拯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