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姐还是小学鸡(318)

侯主任张张嘴,心想你个妹头怎么成天看这种野史故事呢。可他又不能说她讲的不对,现在大家的生活条件是比以前好了,但好的有限,的确改善生活的第一步是买肉吃,第二步就是买新衣服穿,什么鞋子之类的只能往后面排。

从这个角度来说,她说的没错。

除非以后大家生活更好了,物质更丰富了,追求的东西才能更多。

虞凯叹气,老气横秋地预测未来:“那估计鞋店下一步除了打折销售,别无选择。”

“到那一步,他也差不多了。”江海潮生怕踩不死人家,“打折不能天天打,如果天天打折,买东西的绝对不会认为你是在让利销售,而是觉得你的东西最多只值打折后的价。你后面再想把价钱提回来,天方夜谭。而打折最多只能在短期内吸引一定的客人,等过了那个让人感觉占便宜的阶段,不会再有任何促销效果。后面啊,除非他想别的招,不然悬的很。”

杨桃嘿嘿笑出声:“那我们等它关门好了。”

海军他们拼命附和:“就是就是,早关门早好。”

侯主任心道也不晓得那个鞋店到底怎么得罪这帮小孩了,竟然一个个都这么心狠手辣。

外面天黑,车子开的不快。不过出了市区,路上空荡起来,倒也没耽误工夫,便一路开进了湖港镇。

侯主任还急着去江家帮海音拿衣服,小学生们便在街上就下车。他们先送龙龙回家,刚好龙龙妈妈蒸了重阳糕,给他们拿了一大块当夜宵。

大家可稀奇了,他们长这么大,头回听说有重阳糕这种东西,反正他们湖港镇没人蒸。好漂亮啊,重阳糕长的比平常红白喜事的乌龟糕好看多了,红红绿绿的,分好几层呢。

不过都已经重阳节了吗?话说重阳节是哪天来着?

海军立刻抢答:“农历九月初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写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佳节,说的就是重阳节。”

哎哟,厉害了。二年级可没学这首诗。

龙龙妈妈立刻教育自己儿子:“听到没有,多跟人学学。”

高强在边上心情特别复杂,感觉龙龙就是未来的自己,无论如何都翻不出可怕的五指山。他看着天空叹气,他11岁的人生,怎么能如此沧桑。

“走走走,快点。”江海潮催促大家,“我们拿过去喊他们一块儿吃吧,今晚直接睡在冯雪家。”

本来冯雪家没这么多床给大家睡。可冯妈妈想起来她家还有榻榻米,是小时候给冯雪满地爬时用的(八十年代日剧特红,榻榻米很时髦的),后来冯雪大了不喜欢了,又给收起来了。现在刚好能拿出来用,好大的,女孩们绝对够睡了。

至于男孩子,嗯,三个人一张床,剩下小的,不还有竹床吗?她家竹床比一般的都大,特制的,因为冯雪爸爸夏天喜欢四仰八叉地躺在竹床上睡觉。

家里也不缺被褥啊。

于是大家决定干脆留在冯雪家住了,毕竟平心而论,他们谁家条件都比不上冯雪家好,而谁又不喜欢住漂亮又舒服的房子呢。

一行人咚咚咚跑到冯雪家院子时,捧在手上的重阳糕还热乎着呢。但从屋里冲出来的人谁也没顾上重阳糕,全都围着江海潮着急:“哎,麻烦大了,电视台不同意搞卡拉OK比赛。”

原来主持人姐姐特别有事业心,昨天跟他们打了电话后,她都没等礼拜一,今天就去台里找值班的领导了,说了节目构想,结果被领导一句话打回头。

你这卡拉OK比赛,拍给谁看啊?

又不是什么明星,谁稀罕看你们唱歌啊?

别的不说,哪家单位红五月或者十月份不搞个唱歌比赛之类的,你看台下有几个观众乐意听?要么打毛线要么吹牛逼,台上唱什么台下的人都搞不清。

主持人姐姐被问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好把电话打到冯雪家,遗憾地告诉孩子们,他们的提案破产了。

冯雪还跟她强调,上海台的卡西欧大奖赛上台的都是普通人。

可主持人姐姐也告诉她,卡西欧大奖赛都停办好几年了。如果这节目一直受欢迎的话,那电视台为什么要停办呢。可见世事变迁,现在的观众早不是八十年代的那一批,不喜欢再看普通人上电视唱歌了。

冯雪重重地叹气:“反正我说服不了主持人,她也说服不了领导。这事儿,黄了。”

小学生们个个唉声叹气,真是的,明明昨天操场上很热闹的,学校周边的人端着饭碗都要过来看人唱卡拉OK呢。

可是,他们要如何让电视台领导相信这一切呢。毕竟,摸着良心说,他们也怀疑是村里能玩的太少,不管哪儿有点动静,大家都会上前看热闹。

好比办白事时,有人家大手笔请人唱戏,那咿咿呀呀的,好多人跑过去听呢,他们也会去看稀奇。可要是电视上放唱戏,不好意思,除非是《五女拜寿》这种电视片,不然他们肯定毫不犹豫地换台。

江海潮一时半会儿的,也没啥好想法,只能挠挠头,犹犹豫豫道:“那我们先办我们的卡拉OK比赛呗,反正现在也有人过来唱歌。了不起冠军接着送大米和鸡蛋呗。嗯,后面看看咱们这边还有什么特产跟着上,就当是农家乐特别项目。”

冯雪期待一晚上了,结果却落了这么个结果,顿时泄气,直接眼白向她:“我还以为你有啥能耐呢。”

没电视台帮忙宣传,卡拉OK比赛能吸引多点人啊,说不定办不了几期就得黄了。

江海潮无辜:“我又不是神仙。对了,那我得打个电话跟周雪莹说说,别到时候他们选出冠军了,还以为能上电视台比赛。”

周雪莹比冯雪更希望,还巴巴儿问江海潮:“你能想想办法吗?我特别想我们两个少先队合作,你们我们是手拉手学校,如果共同搞成功这个比赛,该多有意义啊。”

江海潮无奈:“你们到底对我有什么误解啊,我哪知道怎么办。好了好了,我一定认真想,有办法了再跟你说。”

挂了电话,她关心重点,“店里生意怎么样啊?”

真不是她冷酷无情啊,凡事都讲究亲疏有别。

卡拉OK比赛是她提议的不错,但实际能挣到的钱有限,而且这钱还属于少先队,进不了她的腰包,她最多得到的是名。偏偏她自认为已经够红了,是湖港镇的红人,压根不觉得有必要再扬什么名。

所以,卡拉OK比赛不能发扬光大,她也不会多遗憾。

“公主日记”服装店不一样,她家可实打实掏了十一二万呢,把家底子都掏空了。如果生意不好亏了本,她真是得出去抱着大树哭。

卢艳艳勉强调整心情,作为从镇政府借出卡拉OK机的人,她当然希望比赛能搞的风风火火。可世事不尽如人意,也是没办法的事。

起码,他们的卡拉OK比赛搞起来了。

她强打起精神,说了件事:“对了,店里有客人问你什么时候过去,想找你帮她画钢笔画。”

上一篇:大将军的小神医 下一篇:魔头拯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