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姐还是小学鸡(291)

再低人家是真不肯了。按照服装店老板的原话,她单是店里的水晶吊灯就花了整整8000块。那些灯本地根本没有,她还是找人专门从外地运过来的。

其他的诸如空调之类的,同样不是小数目。

这些东西不管怎么装修,根本没必要拆掉,还能接着用。

说到后来,店老板都要哭了。她年初才开的店,大半年时间下来,一分钱没挣不说,还把之前几年做生意攒的钱全倒贴进去了。

8万块是最低价,再低真的不行了,她连欠人家的债都要还不起。

江海潮在心里估摸了一下,感觉还行,便点头:“那就8万块吧。”

哇塞!小伙伴们个个眼睛亮晶晶,兴奋得不行。

真的要在步行街盘店了,那实在太好了。

冯妈妈可不敢由着小孩闹腾,赶紧提醒她:“你得找你家公爷爷过来说,签合同也得找大人。”

江海潮的急性子发作了,生怕夜长梦多:“阿姨,你签不就行了吗?”

冯妈妈哭笑不得:“我是店长又不是老板,店长怎么能替老板签字呢?”

冯雪倒是想起来了,立刻拍江海潮:“哎哎哎,你给我妈开多少工资?”

江海潮一愣:“阿……阿姨,你不想当老板啊?”

她本来想的是跟冯妈妈合作,一边占一半本金。她负责出谋划策,冯妈妈负责执行,这样大家利润也好对半开。

可冯妈妈却笑着摇头:“我当什么老板?我从来没做过生意呢。”

小伙伴们偷偷互相使眼色,心中各有思量。冯雪她家肯定不差钱,只是做生意就得承担风险。虽然现在大家说的热火朝天,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但到底能做成什么样,真的很难讲。

万一跟伊人坊的老板一样,一把头亏掉了几年的积蓄,那真是只能抱着大树哭了。

江海潮从善如流:“那行,阿姨,我就请你当店长。工资嘛,那一个月肯定起码1000块。奖金提成另外算。”

冯雪可关心了:“到底怎么算啊?”

“等我回家看书。”江海潮无奈,“李磊哥哥寄给我的书,我还没来得及看呢。”

什么书,当然是关于如何做生意的书,叫商业运作。

冯雪点点头,一本正经道:“那你看完了,可得赶紧给我妈定下来。”

冯妈妈听的只想扶额。这帮小孩根本什么都稀里糊涂的,竟然也要掏8万块盘点正经做生意了。

不过细想想,他们以前也什么都不懂啊,不也跌跌撞撞走到了今天吗。

冯妈妈笑着点头,还开了句玩笑:“那好啊,江老板,我就等着你给我开工资啊。”

江海潮笑哈哈:“阿姨,到时候你的奖金提成肯定要比工资高。”

她站起身往外走,招呼小伙伴们:“你们现在拿男装去江口,争取多卖点儿。女装留下,放在店里一起卖。”

卢艳艳惊讶:“那你呢?你不跟我们一块去吗?”

江海潮摇头:“不,我打电话喊我家公爷爷赶紧过来,今天就把合同给签了。”

众人目瞪口呆,这么急呀,难道不等明天吗?

当然不能等,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明天她还有一大堆事要做呢。

店要重新布置,又要想办法广而告之,还得计划下一步画册究竟要怎么做?

要考虑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她当真一分钟都不敢再耽误。

第113章

116,000块

冯妈妈看着江海潮去打电话时开始后悔。她觉得自己被小孩子们带偏,头脑一时发热,真掺和进这件事了。

叫人家大人听了怎么想?估计要骂她白长一把年纪,跟着小孩瞎折腾。

算了算了,要是江海潮家的大人不同意,了不起她来接手这家店。

别说,小妹头的想法说不定真能成。女人对美的追求,只有女人自己知道。

括号,这个女人的范畴可以包含下到7岁,上到70岁。不过如果细划分的话,还得是结婚前的女人。

女人一旦有了家庭,除非男人特别能挣钱而且是真打心眼里疼老婆,否则女人都不敢在自己身上花钱。

哪怕这钱是她自己挣的。

嗯,公主日记。这名字不错。没结婚之前的姑娘,可不就是公主吗。

自己手上的钱不够也没关系,让冯雪她爸爸再交一回私房钱。

哼,男人常年出门在外,体面是要给他体面,钱却不能多给。否则鬼知道钱花在谁身上了。

冯妈妈在胡思乱想时,江海潮也心里打鼓呢。

她不是怕家公爷爷不许她在县城开店。从家公爷爷询问她要不要家里盖大棚起,她就知道家公爷爷不会拦着她挣钱。

但她害怕家里没这么多钱啊。

对,从春天开始,她一直卖衣服挣钱,夏天挣的尤其多。

今年单卖衣服这一项,刨除所有的开支,挣到手的钱肯定超过了8万。

但问题在于,他们也花钱了呀。家里的房子装修,买洗衣机这些家用电器,加在一起也有小两万呢。

另外家公爷爷盖大棚,请人种草莓西红柿,开销的都是钱。而这个收益起码要等到过了元旦节。

如果现在要一把头掏出8万块,是不是太为难大人了?

她忐忑不安地等着,家公爷爷却只说了一句:“好,那你跟冯雪她妈妈等着,别到处跑,我过来找你们吧。”

电话挂断了,冯妈妈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小妹头家的大人未免也太放手了,竟然真让她支配这么一大笔钱。

哪怕这钱是她挣的啊。

江海潮挂了电话,也没乖乖站在原地等家公爷爷过来,而是张罗着找人订做招牌。

冯妈妈都吓了一跳:“合同还没签呢,你现在急什么?”

江海潮却认真道:“现在不定下来的话,要耽误好多时间。我们总不能白给伊人坊打gg吧?”

冯妈妈笑了:“你这也太快了吧,你都想好打gg了,你要怎么打?”

江海潮一本正经道:“当然是找县电视台了。我上次听主持人说他们上镜穿的衣服都是自己买的,台里每月固定会给一笔置装费。我们把这个钱帮他们省下来,赞助主持人的衣服。她天天穿我们的衣服上电视,就是在给我们打gg了。”

冯妈妈听了特别惊奇:“你怎么想到这个的?”

她本来以为所谓的打gg是花钱请电视台过来拍他们的店,就像之前鞋店通过《与您相约》扬名一样。

江海潮笑眯眯:“是主持人姐姐告诉我的呀。之前她不想再做鞋店的节目,又怕我们难过,就说买了衣服穿着上节目。既然这样效果好,那就天天请她穿我们的衣服。嗯,一个礼拜她可以在店里选两套喜欢的衣服。”

不能一天一套新,换的太频繁了,观众看了反而记不住。短时间内来来回回穿个两三趟,可能效果会更好。

当然,还有个原因,天天送她也吃不消啊。

再说,即便每天都有新款式,也不是所有的衣服都适合同一个人。

上一篇:大将军的小神医 下一篇:魔头拯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