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姐还是小学鸡(252)

“菜头爷爷说你是心虚,所以不敢去江口的。他说你把步行街都弄上电视台了,大大地出风头,连城里人都被引到步行街来了,怎么没想想江口啊?江口才是你的娘家。”

王佳佳说到“娘家”两个字,笑得完全直不起腰。

江海潮无辜极了:“那我有什么办法?电视台的事本来就是瞎猫逮到死耗子。”

她估摸着他们县实在没啥可以拿出手的东西,步行街算一张名片。好不容易得了个消息,人家刚好闲着没事,就这么过来拍了一回。

说不定连县电视台自己都没想到它家还有这样的影响力。

否则为什么以前在它家做gg的全是猪饲料?

现在县电视台就是想帮忙,那也得给人家递上能宣传的点啊。

江口的场对乡下人来说热闹,可放在城里又算得了什么呢。

场上卖的东西琳琅满目?嗐,县城的小商品市场品种都比它丰富。

王佳佳手一摊,摇摇头:“那就是你想的事情啦,你自己跟菜头爷爷说吧。他对你充满希望呢。”

哎呀,大人们啊,真是的。这要给她多大的压力呀。

卢艳艳帮忙出主意:“要不让李磊哥哥他们去江口吆喝两声?”

她话没说完,自己先笑得前仰后合。

李磊还没用眼刀刮她呢,店门口又亮出了长-枪短炮。

妈呀,县电视台有必要这么拼吗?再这样采访下去,江海潮感觉自己真说不清楚了,她对天发誓,她真没给节目组塞钱。

然而这回是她戏太多,因为来的根本不是县电视台的人,而是本市日报的记者。

他们奔着勤工俭学的大学生来的,要做专题采访。

小学生们赶紧给大学生挪窝,生怕碍了正经事。这次他们没像前天一样挤眉弄眼做鬼脸,反而蹲在旁边默不作声地扒饭。

原来大学生这么厉害呀,这么被人看重。

江海潮在报纸上发了一回文章,就已经轰动了整个湖港镇中心小学。

他们上了一回电视,便感觉自己撞大运,此生再没有更辉煌的时刻。连所谓的采访,主持人原先选定的目标也不是她江海潮。

结果现在,不仅仅是县电视台,市里的报纸也追着要采访李磊他们,就因为他们是大学生。

明明买鞋送衣服的生意是他们这帮小学生搞起来的呀。

大学生好厉害哦,厉害的小学生都有点不自在了。

卢艳艳伸手戳江海潮:“哎,既然记者追着他们采访,要不喊他们去江口赶场,到时候说不定记者也追过去呢。”

店主看了半天采访,一直没机会插上话,索性过来想夸奖一句江海潮。

还是这个妹头厉害。他就说当初她为什么想高中毕业生过来帮忙呢,原来是一套接一套,老早打好埋伏了,就等着现在呢。

前天是县电视台,今天是市里的报纸,再过两天会不会省里都来人?

哎呀呀,可惜省里太远了。就算知道了他家鞋店的大名,也不好千里迢迢跑过来买东西。

可即便如此,店主听到他们要把他的吉祥物弄到江口石去招揽人气,也忍不住吹胡子瞪眼睛:“想都别想,瞎搞什么?”

卢艳艳还想不服气地撸袖子呢,江海潮先拉住她,敷衍店主:“开玩笑呢,谁让他们去了?让他们去干嘛?舞龙还是舞狮子?”

店主这才放下心来:“就是,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不能瞎比划。”

说着,他又颠颠儿地凑上去,好见缝插针地对着记者说几句话。

杨桃朝他的背影做鬼脸,扭过头又担忧:“大姐,不找李磊哥哥他们的话,要怎么帮江口上新闻啊?”

菜头爷爷对他们一直很好,从去年他们在江口卖卤虾,就是菜头爷爷在帮他们。后来卖衣服,也一样。他把他们当成自家小孩呢。

江海潮挠挠头,江口会场已经够热闹了,可菜头爷爷非要往上发展,吸引城里人。

乡下的会场,有什么值得城里人驻足的呢?这个答案,大概只有城里人才知道吧。

隔了两天到周末,周雪莹来店里帮忙时,趁着吃饭的时间,江海潮便将问题砸向她。什么理由会让你愿意跑去乡下?

周雪莹眼睛亮晶晶,什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类的,充分体现了一个城里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强大的诗词素养。

但这不是江海潮想要的,她想说的是会场。

周雪莹眨巴了半天眼睛,有点不好意思地表示,其实她小时候回老家玩,听她妈说她最爱干的事情就是蹲在鸡笼前看鸡,一看能看半天。

现在想想毛茸茸的小鸡小鸭,她依然心神摇曳。多可爱呀。可惜他们小区不让养鸡鸭。

店里的农村娃儿们个个神情微妙。呵呵,小鸡小鸭好可爱哦,等它们拉粑粑的时候,你就不觉得可爱了,臭死啦!

江海潮挠头,会场上是有小鸡小鸭,但那是春天的事。八月天谁捞小鸡小鸭养啊,人怕热,鸡鸭只会更怕热,一身大毛衫呢。

周雪莹实在想不出来了,她对农村生活的认识委实有限。她只好让江海潮说说会场上都有啥。

当听到有耍把戏的耍蛇的玩猴儿的,她瞬间眼睛发亮:“真的真的,还有这个啊?”

说实在的,什么小吃之类的她兴趣一般。市里本来就有美食一条街啊,可市里没地方耍蛇!

江海潮大喜过望,立刻决意修书一封给菜头爷爷。

周雪莹在旁边激动死了:“唱不唱戏啊,我记得我小时候我奶奶带我回老家有唱戏的,咚咚咚的,可热闹了。”

江海潮二话不说,把唱戏也加了进去。她记得会场上有的。不过听戏和看耍蛇要额外买门票,五毛钱一张,够买雪糕了,好贵。倒是玩把戏的和耍猴的只要赏钱,不躲着演。

大家伙儿来了精神,你一言我一语地出主意。唱戏好啊,虽然他们听不懂到底唱了什么,但是很好玩啊。

杨桃还记得小时候村里办白事有人请唱戏,那大花脸蹲在地上扫灰,还拿手沾了尝,笑死人了。

一片欢声笑语中,海音突然间冒出句:“可是他们晚上怎么回去呢?”

“啊?”

“没车的。”海音认真强调,“晚上没车回县里。”

县城和乡镇之间当然有公交车,但这车是上午从各个乡镇开到县城,下午再陆续返回,一天单向也就三四趟吧。反过来,没了。

不是公交车偷懒啊,是大家出行需要决定了发车方向。早上进城办事,下午天黑前回去,没毛病,很方便。

反过来没必要啊,城里人一年到头难得下回乡。

江海潮卡壳了,瞅着海音认真的小脸,半晌才冒出句:“那个,他们自己开车。”

“对对对。”其他人像好容易挽回面子似的,赶紧附和。

城里车多啊,街上全是车呢。

周雪莹也无法反驳,她家没车,但她爸真要回老家办事,会借单位的车。

只海音又有问题:“那车停在哪里呢?场上没地方停啊。”

上一篇:大将军的小神医 下一篇:魔头拯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