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将军的小神医(587)

靳锋看了好几眼,这原本白色的珍珠,如今染上了淡淡的粉色,像是被稀释了的血水的颜色,粉中带着一丝丝的血色。

“等养上三年五载,红了就好,染上了血色之后,慢慢会加深颜色,如果是真正的血珍珠,血红色的那种,那才是极品。”古羽摸着这些血珍珠:“有生之年,也不知道我还能不能养出来那样的血珍珠。”

普通的血珍珠,跟极品的血珍珠,到底是不同的。

“会的。”靳锋支持他:“我们有一辈子的时间,可以慢慢的养,你养不出来,让你的徒弟们养,我看小童就不错。”

“小童的确是很有天赋。”提起自己的得意门生,古羽就开心极了,他把血珍珠收起来:“小童也十岁了,该给他起个大名了,叫什么好呢?”

“童生?”结果靳锋这个起名废,就给起了这个名字:“跟姚生一听就是一个师父。”

“你可拉倒吧!”古羽顿时就反对了:“我还想让小童跟我一样,考个秀才功名呢,怎么能一直诅咒他当个童生?不行,绝对不行。”

“那叫什么?”靳锋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古羽。

古羽想了好几天啊,脑壳儿都想破了,才叫来了小童。

如今的小童,穿着整整齐齐的干净衣服,小脸蛋上的婴儿肥还在,但已经是一个很漂亮干净的小少年了。

“师父。”他是古羽收入门墙的第三个徒弟。

第一个是姚生,第二个是小林子公公,第三个就是小童。

其他的都算是学徒,但是并不能叫古羽师父,只能喊他先生。

算是记名弟子吧?等以后有出色的古羽才会继续收徒弟。

“小童啊,你也这么大了,我看也不能老是小童小童的叫你,不如起个大名吧?你觉得呢?”古羽乐呵呵的问他。

“好。”小童点头,他越来越沉稳了。

“你看看,这些是师父给你起的名字,你觉得哪个好?”古羽掏出来一大张宣纸,上头密密麻麻的写了很多名字,是姓名以及字。

名字名字,有名还得有字才行。

“师父觉得哪个好,就用哪个吧!”小童很是尊师重道呢。

“那不行,这是你的名字,你决定。”古羽道:“姓氏无法决定,但是名字可以,我写了这么多,寓意都不错的,而且要是我能选好,我早就选了……。”

他也有选择困难症的好么。

小童抿嘴一乐:“那就这个好了。”

童熙,童晨光。

他正好是早上出生的,阳光正好。

“好,那就叫这个名字。”古羽立刻拍板决定。

随后过了腊八,小童就有了大名,童熙,童晨光。

竹林医院的首席学徒,古羽这位神医的第三个徒弟。

随后便是过年,这次过年,倒也热闹,大将军府在除夕之夜放的烟花映红了半边天,火树银花下,是人们幸福的笑脸。

依旧是篝火年夜饭,古羽看着盛出锅子来的饺子直嗷嗷:“都说了,你们好好包饺子,非得煮成面片儿。”

靳锋倒是激灵,他没把自己的饺子下锅,他把水煮饺子改成了蒸饺。

倒是保持了饺子的完整,拿了一碗给古羽吃:“将就一下吧,他们这辈子啊,估计是没办法煮好饺子了。”

把古羽气的都无语了。

这个欢乐的除夕过后,走礼的时候,靳锋就悠闲多了,跟古羽两个悠哉悠哉的拜年,还挨家蹭饭。

比起京中高门大户的那些讲究,他们这里更多的是人情味儿。

姚大婶一如既往的给他们俩带了几坛子的小菜,还有她蒸的杂粮大馒头。

姚琦给他们俩拿了自家晒干的笋干回去;张家妯娌俩,果然给俩人做了野味,尤其是那一道红烧竹鼠,古羽吃的满嘴流油,喜欢得不得了。

整个正月都热闹得不得了,元宵节的时候,去县城里看灯,长河县的灯会,办的都比以往大气和热闹。

一大群人住在了县城里的大将军府别院,每天晚上出门去看灯,吃好吃的,玩好玩的,古羽还去猜了灯谜,拿了人家好看的花灯,那被光顾的摊位,老板高兴地合不拢嘴,这可是神医!

一直热闹过二月二,吃过了猪头肉,老沙头的婚期将近,大家都在忙着给他搬家,他的新房已经装修好了,就差举行婚礼了。

古羽正在家琢磨送新娘子什么东西?

“不是送了新郎官东西了吗?”靳锋记得古羽有给所有人准备贺礼,肯定不会少了沙朗那一份。

“新娘子也是认识的,两边都要准备才好。”古羽拿了一个非常大气的金项圈:“你觉得这个怎么样?富贵又实用,价值不菲。”

“我怕把新娘子脖子给压的直不起来。”这么大个金项圈,啧啧啧。

俩人正在唧唧歪歪,小童就进来了:“师父,有病人来了。”

“谁呀?”他这竹林医院刚开业的时候,来看热闹的人多,病人一个都没有,大概是因为他这里规格太高了,没人敢来看病。

以至于竹林医院只接治了几个自己人,其他的地方都没怎么用。

“是姚伟大叔,带着几个生病的孩子。”平安跟了进来:“快去看看吧!”

古羽收拾了一下就走了,靳锋紧随其后。

姚伟大叔抱着的是他家的俩孙子,全家都来了,看着孩子难受的样子,自己也心疼得很。

古羽看到孩子就见不到大人了,把孩子的小手捏了捏,孩子难受啊,哭闹不休,家里大人怎么哄都不行。

古羽又去看了看其他的几个患儿,都是来自桃溪镇,还有俩是张氏兄弟家新出生刚过了周岁的娃儿。

一个个的症状都一样。

高热,畏寒,咽痛,吞咽时加剧。

伴头痛,呕吐,厌食,烦躁不安。

古羽看着这样的症状眼熟啊,一把拉开一个孩子的小衣服,发现这孩子起了红色的皮疹,皮疹从耳后、颈部、胸背迅速蔓延四肢。

“孩子病了几日?”他有了不好的预感。

“昨天后半夜就哭闹了起来,一大早我就带他们来了你这里。”姚伟大叔道:“古羽,你看出来什么了?”

作者闲话:江湖有话要说:新文《穿越之长生公子》参赛了,求个收藏,求个枝枝!

第370章 丹痧,猩红热

“这是丹痧之症。”古羽皱眉道:“除了这几个孩子,还有谁得了这个病?”

丹痧这种冬春季节容易爆发的疾病,也称烂喉痧、烂喉丹痧、疫疹、疫痧,是因感受痧毒之邪引起的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急性时行疫病。

临床以发热、咽喉肿痛或伴腐烂,全身布有弥漫性猩红色皮疹,疹后脱屑脱皮为特征。

常见于低于十岁之下的孩子,少见成年人。

本病若早期诊断,治疗及时,一般预后良好,但也有少数病例在病程中或病后并发心悸、水肿、痹证等疾病。

临床表现却很灵敏,潜伏期一到十二天不等,但总会在半个月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