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将军的小神医(4)

姚伟也乐了:“她还真是稀罕你,把这套衣服给你穿,这可是我那小舅子曾经最好的一套衣服。”

第4章 长河县桃溪镇

这套衣服虽然是旧衣服,可洗的干净,姚伟出去干活了,古羽自己换上的,幸好这套衣服并不复杂,他好歹是穿上了,加上一双布鞋,收拾妥当之后,还有一个小帽子,他头发没有长起来,只好戴上了帽子,这里没有镜子,他也看不到自己什么样儿,幸好里头穿的衣服是他自己的睡衣,如今只能当里衣来穿了。

走出去的时候,还有些忐忑,希望不是穿错了。

可姚伟跟他媳妇儿,看到古羽走出来的时候,就有点愣住了。

这套衣服说实话,并不出彩。

可架不住古羽本人的气质好啊!

两个普通的夫妻,说不出来这种好,就是觉得这古羽真的应该不普通。

“姚大叔,姚大婶。”古羽羞涩的笑了笑:“我穿好了。”

“好,好!”夫妻俩有点恍然,最后还是姚伟喊了一嗓子:“那就过来坐着,你婶子去做饭了。”

“哦哦,谢谢婶子。”古羽道谢。

姚大婶摆了摆手,就去忙活了,心里嘀嘀咕咕:这孩子长得真好看啊!

古羽跟姚伟坐在了庭院里,空气有些凉飕飕,眼前只有一壶热水几个粗瓷碗。

姚伟给他倒了一碗热水:“小羽啊,你今后有什么打算?”

古羽已经想好了应对的办法:“外头现在乱的很,我家人也都没有了,我就想找个安静的地方落脚,这里就不错,只是我什么东西都没在身上,要怎么去衙门补个户籍?”

“户籍倒是好办,你这个没啥东西了,有点难,给衙门里的书办塞点好处,他就能给你办理,可是要担保人不说,还得花银子。”姚伟看了看古羽:“你身上有吗?”

“没有。”古羽诚实的摇了摇头:“但是我可以赚。”

“看你的样子,应该是个好人家的儿郎,可你现在身无分文,要赚银子可不容易。”姚伟轻叹一口气:“你也知道外面乱的很,你要是办户籍的话,起码需要二十两银子上下打点。”

二十两,在他们看来,是个天文数字。

古羽从小就被师父收养,也没有吃过什么苦头,钱财上很是淡薄,他不爱钱,但也知道,没钱是不行的:“那您有什么活儿可以推荐一下吗?”

“现在快要开春儿了,你会做农活吗?下肥种田?”姚伟觉得吧,这个活儿,恐怕小羽做不了。

果然,古羽摇了摇头:“并不会。”

这是实话,他那个时候,农民都机械化了好么。

“下什么田啊?”这个时候,姚大婶从厨房那里,端着个大盆子出来,放到了堂屋里的饭桌上,听见了俩人的对话,就走了过来:“小羽一看就是个读书人,可以让他给人代写书信,我看白云观门口就有两个人,给人代写书信,一天也能赚几文糊口。”

在姚大婶朴素的观念里,先吃饱饭再说其他的,几文钱,也够一天的嚼头了。

“你读过书?”姚大叔的眼神顿时就变了。

带着一些敬畏和憧憬,羡慕的看着古羽。

“读过。”古羽小的时候,除了上学要学习那些课本之外,师父还教给他一些传统文化,比如说《三字经》啊,《百家姓》之类的,而且他还学过《医学三字经》,课外特长是毛笔字,而且是正儿八经的学了十几年哦。

因为是中医的关系,他开药方都是用的毛笔字,师父教他的一个小技巧,为了不让药方外流,他们师徒俩开的药方,不只是用毛笔字写的,还用的繁体。

可以说,不是个砖家叫兽的,都认不出来他们写的药方里的是什么!

这也是为什么,他的药剂师,敢跟他大小声的关系……没有那位合作了多年的药剂师,谁也抓不了那药方好么。

没人认识上头的字。

而那个药剂师,也算是他的半个师兄,是他师父的半个徒弟,没变成徒弟是因为那个师兄的父亲也是个药剂师,人家家学渊源。

他也没少从药剂师那里学到一些东西。

“原来是个读书人啊!”姚伟惊讶过后就剩下高兴了:“我们老姚家有福气了。”

古羽从他们的言谈举止里,看出来这里的人,对读书人是很尊重的,这样的话,他好歹有个立足的空间:“并没有读多少,尚未考取功名。”

“功名哪儿那么容易考取啊?”姚伟一拍大腿:“就我们镇长家的那个孩子,考了五年了,还是个童生呢。”

第5章 姚家小女儿囡囡

古羽不言语,他好歹也是学过一些古代文学的人,知道古代的科举有多难,但是考了五年还是个童生的,等于是留级了五年……这也太糟糕了点。

不过又想到他那个时代,有的记载说都七老八十了还是个童生的,那更惨好么。

“既然是读书人,去代写书信也是个办法,但……我们家没有那个,写字的东西。”姚大叔又开始犯愁了。

读书人的东西,可贵了好么。

“文房四宝。”古羽说了个词儿。

姚大叔一头雾水。

“笔墨纸砚。”好吧,古羽换了个称呼。

“对对对!”姚大叔一拍大腿:“就是那个笔墨纸砚,最便宜的也得十几两银子。”

所以说,读书人什么的,也挺费钱。

“我会想办法。”古羽心里盘算了一下,他现在身无分文,但是他有的那几棵老参,大不了卖一个给药铺。

至于那颗血珍珠?

他压根就没打算。

那是他养了好几年的宝贝儿。

大概是因为,古羽是个识文断字的读书人,这次姚伟没有任何怀疑他赚钱的能力。

不过也没敢继续这个话题,好像说赚钱的事情,对读书人来说是一种侮辱。

“吃饭了,吃饭了!”姚大婶的声音,打断了两个人的讨论。

古羽跟着姚大叔进了堂屋,看到了桌子上的饭菜:杂粮米饭,应该是粟米和一点大米与豆子在一起煮熟的干饭。

菜就更简单了,是菜地里拔出来的小白菜,放了一点蘑菇炒了一大盘子,有点水的样子。

另外一道菜就有些意思了,竟然是一盘炒蛋,不说是不是鸡蛋吧,反正这盘菜比较出彩。

还有一个蒸的南瓜,浇了一些酱油在上面,也算是一道菜了。

三道菜,一点肉不见,但是摆了四副碗筷。

“囡囡啊,过来吃饭了。”姚大婶朝屋里喊了一嗓子。

屋里就走出来一个瘦弱的小姑娘。

“爹,娘……呕!”这孩子刚说了两句话就干呕了一下。

古羽吓了一跳:“这是你家的小姑娘吧?”

“是,这孩子这几天也不知道是不是凉着了还是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不是恶心就是拉肚子。”姚大婶很心疼女儿,把孩子拉了过来,坐在了自己的身边:“还不多吃东西,眼看着瘦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