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将军的小神医(30)

暖屋热灶,就是那次去帮忙搬家兼吃饭的时候。

“我看张家兄弟俩挺好的。”古羽对张家兄弟还是挺亲近的,起码猎户么,有胆量一些。

“两个张家是不错,那金家和李家,你自己当心点。”姚伟大叔叮嘱他:“尤其是他们两家要换亲了,你可当心,上次我听说,老李家想把三姑娘说给你。”

“不可能!”古羽第一时间就反对了:“她那么小。”

李家三女儿,好像还没十五岁吧?

就算是及笄了,古语也不能要啊!

在他心里,小于二十五岁的女孩子,都是妹妹好么。

“不小了,过了十五岁就能许配人家了,有的十四岁就订了亲。”姚伟大叔道:“你可当心一些,李家一看就人多势众,不好惹,不然咋能落在桃花坞呢。”

古羽半天没说话,还是姚大婶喊他们吃饭了,这才跟姚伟大叔一起去了堂屋。

吃饭的时候,说的都是庄稼和农事,古羽不懂这些,但是也认真听了一点儿。

吃过了饭,古羽就赶着小驴车回了桃花坞。

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先去了两个张家,感谢两位张家嫂子对他那小屋子的照顾,送了两人两包彩色的丝线,以及两包桂花糖,这是因为家里都有小孩儿。

一家留了三根麻花,一只烧鸡,算是谢礼了。

古羽这么热情又有礼貌,两个张家嫂子很开心,尤其是张虎嫂子,她跟古羽告状了,说了金家和李家五个小姑娘的异常举动:“也不知道她们要做什么,你多留心点儿。”

“我知道,一群小姑娘,能有什么坏心思?何况我这也要早出晚归了。”古羽心里有了盘算,留下了东西又道谢,这才赶着小驴车回到了家里。

家里被照顾得很好,窗明几净的,看来两位嫂子还给他收拾了一下卫生。

他的那些礼物没白送,太值得感谢了。

这次带回来的东西也挺多,首先就是好几个小笼子,里头就是他这次带回来的家禽。

他这里倒是有圈养家禽的地方,也不太大,但是古羽喜欢啊,他开心的把鸡雏们都放进了竹篱笆围起来的鸡圈里。

小鸭仔儿和小鹅子放到了一起。

又急急忙忙的弄了一些水喂给它们,切了一点野菜,还给拌了一些米糠,这些它们都能吃了。

这里以前没有养殖过家禽,故而一些昆虫特别多,什么蚂蚱蟋蟀螳螂的都有,这么一会儿的功夫,这群小家禽,就吃到了不少。

古羽一看更乐了:“看来以后不怕没吃的了。”

但是又一想,得给它们做个训练,于是他填水或者加食儿的时候,会喊两嗓子:“吃饭了,吃饭了!”

他记得去农家乐玩的时候,那里的大娘是敲打一个破盆子,哐哐响的,然后他们家养的家禽就飞一般的回来了。

据说就是小时候开始,一旦填水或者加食儿,就敲破盆子,习惯成自然,就不用怕它们不会来啦,更不用漫山遍野的找自家的鸡鸭鹅。

看了半晌,发现它们没有不适应,古羽这才又折返回去,小驴车上,还有东西呢。

第44章 书单和有狗啦

最贵最主要的是书籍,在安顿好了那群活物之后,他就把书本都放到了药房外面的诊房书架上,书架虽然小,但总算是摆上了书籍,古羽放上去之后,掐腰看了半天,自我评价:“看起来还不错!总算不是空的了。”

是的,这个书架原来是空的,现在可是有书了。

摸了摸脑袋,自言自语了一下:“就是少了点儿。”

只有一部手抄的《史记》,一套《大晋律》,他可以自己写三百千各一本,但其他的呢?

一想到书铺的书籍都贵的要死,古羽就有点头大,没什么用的东西,可是他要想考个功名,做个护身符,就得读那些。

读古文他没问题,考试也没问题,谁还不是一路考过来的?他并不怕考试。

就是这些书都得买着抄,然后还没什么用,但必须要学啊!

头疼。

在安放好了书籍之后,他又去将小驴车卸了下来,小驴子送去了驴圈,草料黑豆的都给吃上,再倒了水。

收拾了一顿,他也累得一身汗。

赶紧去洗漱一下,夕阳就来了。

于是去热了一下麻花,然后打了个蛋汤,吃点咸菜就算是吃了一顿饭了。

带回来的盐巴,他打算过两天就重新炼制,又忙了一些琐碎的事情,才去休息。

第二天一大早起来,他先喂了自家的鸡鸭鹅,又去喂了小驴子,最后洗漱了下,热了点昨天剩的麻花,凉拌的野菜,就着麻花吃了。

一顿早饭过后,他就收拾了一下,洗了洗手就去了诊室,这里暂时也能叫小书房。

古羽打开抄写的邸报,这是一份如何报童生,如何考秀才的介绍。

上头罗列的书籍其实并不多,最主要的是,这个要求写一首诗上去,一般的考官,都是以诗词歌赋,来评判一个人的才华如何。

还有的学子,会投卷给官员,写的一手好诗词,是有才华的人,就会被举荐入朝,连考试都省下了。

他诗词歌赋,其实一个都不行,但是他可以抄嘛。

小时候他除了背诵《四百味》啊《濒湖脉诀》之类的,就是看唐诗宋词和元曲,后来还看了点儿明清出彩的诗词。

这个倒是好办,考个秀才而已,应该不难。

古羽开始写书单,这些他都要抄写的,买的话,太贵了。

他的钱也不多,还要留着一些应急,何况这些书籍,他抄一遍,等于是背诵了十遍,可以当作学习了。

写完再看,好多呀!

不过如果有了功名在身,就有了一道护身符。

谁想对他怎么样,也得考虑一下。

反正他不去欺负人,别人也别想欺负自己。

这么一想还挺有奔头的嘛!

他刚写完,门外就有人喊他了:“古羽!古羽!”

“来了!”古羽从窗户看出去,是张虎,立刻就站起来走了出去:“张二哥,你怎么来了?”

“给你送狗来了。”张虎手里拎着个柳条篮子。

篮子上头盖了个破布,里头有点哼哼唧唧的动静。

“狗狗?”古羽顿时大喜,他小时候就喜欢这些,无奈的是,城市里养狗说法太多,他又没时间照顾,只好云养,除了猫猫狗狗,他还云养过熊猫、雪豹等等毛绒绒。

“特意找了两户人家要来的,一公一母,你从小就养着,将来跟你亲。”张虎将柳条篮子递给古羽:“下头铺着的是生它们的母狗垫着的布,上头的也是,这样它们就不陌生了,你的狗窝呢?”

“在那里!”古羽早就搭建好了狗窝。

是竹子搭建的,里头甚至也是竹板铺设,上头放了一个很大的垫子,是用竹子编织的,还有一件破烂的衣服,是姚伟大叔家不要的,古羽就拿来垫了狗窝。

实在是他没有不要的破衣服,又不能为了狗狗买个新的垫子,那在这里的人们看来,纯粹是败家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