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将军的小神医(270)

“好咧!”伙计一溜烟儿的就跑了,都没要洗衣服的钱。

古羽也没注意到,靳锋是根本没想起来给伙计洗衣服的钱。

拿了新的户籍在手,古羽晃了晃手里的东西:“从今天开始我也不算市民了,是士这一级别的啦!”

士比民高一等,他也算是人上人了,虽然只是最低的高一等,但也不算草民范围之内了。

“嗯,恭喜。”靳锋看他得意洋洋的样子,也跟着高兴:“沈家不用担心了。”

“嗯!”古羽大力点头:“还有讨人厌的李家和金家。”

“是啊。”那两家也得不了好。

“只是三家人倒霉,却是李大花用命换来的,她……她虽然也很可恶,但罪不至死。”古羽情绪又有些低落:“何况,她还那么年轻,未来的路还很长,哪怕被沈大财主家赶回来,那也可以再嫁个人,好好过日子。”

现在却死了,虽然不是因为他而死,但到底是出了人命,一尸两命啊。

甚至是沈大少爷在去找他的时候,人就已经死了,沈河只是想将他引入瓮中好顶罪。

沈河的心思,竟然如此歹毒!

罗平先生幸好没有举荐他做童生。

“她也是自己找死。”有些事情,靳锋不想让小神医知道,免得污染了他的耳朵:“对了,明天送给先生的东西,八个熊掌,够不够啊?”

“够了,书院里一共就六个先生一个山长,七个人送八个熊掌,给罗平先生一对儿,其他的一人一个,足够了。”古羽被转移了注意力:“其他的也不用什么,我也没什么积蓄,送了大礼他们也不会收。而且我也有自己的风骨,不能太没有志气。”

一个读书人的风骨何其重要啊?

“哦。”靳锋对这方面不是很了解,能不让小神医为难就行了。

俩人吃过了晚饭,将礼物收拾了一番,第二天一大早起来,古羽就换上了他的那一身青衿。

青衿的款式简洁大方,即青色交领的长衫,搭配广袖,腰间束带,因为古羽还没有到二十岁,不到及冠之龄,故而只能束发,梳成马尾的样式,搭配一个与腰带同样颜色的发带。

“这个颜色一般般啊!”靳锋看着小神医如此神采奕奕,不由得酸溜溜。

“这叫青衿,颜色选择青色,是因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古羽整理了一下自己这一身古代学士服:“就是这玉佩,我记得没有啊?”

“我看街上有人在卖,不少读书人都戴,就给你也买了一个。”靳锋赶紧道:“是个癞蛤蟆掰树枝的样子,挺好玩的。”

“这叫蟾宫折桂,什么癞蛤蟆掰树枝啊?”古羽都无语了好么。

“走了走了,再不走来不及了。”靳锋拉着他往外跑:“我今天也特意换了新衣服,陪你一起去,对了,还赶小驴车吗?我看别人都是乘坐的牛车啊,马车之类的,要不咱们也雇佣一辆马车吧。”

“不,就要小驴车,自家有车凭什么要打肿脸充胖子啊?”古羽才不介意什么车子:“反正我来来回回的去了多少遍,也都是坐着小驴车,没道理考上了秀才,就让咱家小驴车下岗吧?”

“行吧!”他不介意,那靳锋就赶着小驴车送他去。

幸好昨天让人把小驴车收拾了一番,起码看着干净整洁,并不脏。

俩人驾车到了书院,看门的唐大礼,唐大爷笑的几乎是合不拢嘴:“哎呀呀,案首来啦!案首来啦?”

“您老可别记这么叫我,让人听见多不好,太显摆了。”古羽拎着个小酒坛子下了小驴车,把小酒坛子和两包东西塞给唐大爷:“给您老带来的虎骨酒,还有一只烧鸡两挂肉肠,您老啊,一块做好了的熊肉,您老啊,慢慢吃。”

“知道了知道了,快点进去吧。”唐大爷抱着东西笑眯眯:“车子放这儿,我给你安排好,对了,今儿还有另外十一个人也来了,你们是一榜。”

这一榜一共就十二个人。

“行,那我们进去了。”古羽跟他摆摆手,带着靳不二就往里头走。

清风吹过,广袖飘摇。

唐大爷看的摇了摇头:“真是个好孩子。”

好孩子的古羽带着靳不二进了书院,就在庭院那里看到了站着相互说话的十一个人。

靳锋自动站在门口那里不下台阶了,他手里拎着不少的东西,算是谢师礼吧?

而古羽还没等下台阶呢,其他十一个人已经齐齐走到了他面前,跟他见礼了:“见过案首。”

这一科的案首,他们只知道是个少年郎,没想到这么年轻。

最主要的是,他的文章写得大气磅礴,做的回文诗更是惊才绝艳。

古羽也赶紧跟他们见礼,并且自报家门,其他人也纷纷报了姓名和字。

然后就开始寒暄,其实说的都是客气话,因为这会儿,大家跟古羽都不熟。

“先生他们说,一会儿就到,咱们先相互认识一下,等一会儿要给先生们行礼。”作为这十二个人里年纪最大的董建,董慕华,他起到了带头大哥的作用,因为古羽这个案首不跟他争这个带头大哥的关系,加上古羽真的太小了,都还没及冠呢,所以大家看他更像是看自家弟弟。

“那就麻烦慕华兄,给统筹一番。”大家都服气他,董建就指挥大家伙儿做了个预先排演,起码动作整齐划一,各个都穿着青衿,还挺好看。

为首的就是古羽,他是案首嘛。

左右个头都比他高,但是站在了他身后一步之遥的地方。

再往后就好办了,都是三三成列,正好十二个人。

刚排练好,彼此好歹熟悉了一些,又说了明日的谢师宴,就在望江楼举办,由大家每人出二十两银子,请山长与先生们去赴宴。

这个组织人就是董建,古羽老实的同意了。

因为他发现,董建这个人不仅年纪大,统筹能力也很强,非常适合做公关人才。

约定好了时间,就有小童跑来告诉他们,先生们来了。

整个书院六个先生,一个山长,都是饱读诗书之人,他们站在一起,于台阶上,笑着看十二个新晋秀才。

“学生古羽,古一凡。”

“学生董建,董慕华。”

“学生……。”

十二个人报了自己的名字,然后齐齐行了一礼:“见过山长,见过先生们,多谢书院栽培。”

“好,好,都起来,都起来吧!”山长和先生们都乐呵呵的,很开心,气氛非常融洽。

随后古羽送上了他的谢师礼,嗯,一人一只熊掌,罗平先生作为推荐人,得了一对儿。

然后是按照规矩,送上的束脩,虽然他没有在书院上过一天学,但是束脩必须要有。

其他人的谢师礼,古羽就只知道全套的束脩,其他的是什么,他就真的不知道了。

等到这个仪式结束了,各自找各自的先生叙叙旧,说说话,聆听先生的教诲。

而古羽,自然是拉着靳不二,跟着罗平先生去了桃李园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