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将军的小神医(235)

俩人混进人潮里,此时此刻,玉兔东升,华灯初上,看起来一切是那么的美好……然后靳锋就遇到了一伙人。

看着迎面走来的一伙人,靳锋的脸色啊,精彩纷呈。

古羽却很高兴的迎了过去:“莫问先生,是你们啊!”

“是古羽和靳不二啊。”莫问先生看了他们俩,笑容非常的耐人寻味:“一起来看灯的?”

“是啊,那天走得急,后来你们先来了,也不知道去哪儿找你们。”古羽笑着道:“你们住在哪个客栈啊?”

“我们住在新开的一个西风客栈。”莫问先生道:“客栈老板跟我们认识,都是西北老乡,来这边开了个客栈,还有一个货栈,跑南北货生意。”

“那挺好的呀!”古羽根本没有怀疑。

倒是靳锋皱了皱眉头,谁来了?怎么在这里开了客栈和货栈?这是要长久在这里落脚吗?

莫问先生又让了一下,指着身边的人给古羽介绍:“这是范青,范文清先生,同样是个秀才。”

靳锋眼神犀利如刀。

范青十三岁就是秀才了,现在充什么秀才?

堂堂钦差大臣,如今假装成秀才,跟他们玩街头偶遇?

“文清先生。”古羽见了一礼。

“嗯,你就是古羽,古一凡?”范文清对他还挺好奇,这次是正面见到人,而且是近距离见到,他觉得这个小神医,看着年纪这么小,医术却那么高,而且他查过了,当时的流民太多了,且太混乱,他们的追查,东西太少,古羽的户籍背景,参考的东西并不全面。

再说了,如果他的医术如此高明,那么在原籍怎么默默无闻呢?

他对此十分在意,这次见到了真人,更是要试一试,这人是个什么货色。

“是。”古羽察觉到了他的打量和试探。

“听闻你才思敏捷,医术高超。”范文清一拍巴掌:“相请不如偶遇,不如去望江楼上一起赏灯,喝茶,顺便看明月高挂,河水悠悠。”

不等古羽开口,莫问先生已经点头同意了:“那正好,我也走累了,去歇歇脚。”

靳锋眉毛都要立起来了,这是要干什么?

古羽一笑:“也好啊!”

靳锋拉了他一下:“你不想去就不用去。”

他说的斩钉截铁,甚至还隐含怒气。

“没事儿,这个时候,还能在望江楼那里有地方喝茶,吃点心,对方就算不是什么有钱人,也肯定有势力。”古羽小声的道:“不去不合适,而且莫问先生在,没事儿的,这个文清先生来历不明,去看看他是个什么意思。”

这莫名其妙的对他就有了打量和试探,什么意思啊?

他又不是什么大人物,弄什么给他用上这样的手段?

“不用顾忌。”靳锋怒气不减:“敢有不妥,直接收拾。”

“你可别这么说,打打杀杀的不行啊!”古羽拉着他跟着莫问先生他们往望江楼那里走,同时小声的安抚他:“杀人是犯法的啊!”

这么一路安抚,到了望江楼。

望江楼在这几天都是最忙的时候,里面的客人都满满当当。

古羽猜得不错,对方在望江楼的三楼,观景最好的一个雅间那里,提前预定了,且预定了整个正月。

那可是一笔不菲的银子啊。

他们来了就上了楼,入了雅间,不一会儿就有香茗点心送了上来。

“尝一尝,这是迎春茶,点心倒是本地的,不过这茶是我来江南这里才找到的好茶。”范文清这个人,哪怕是说着这样看似炫耀的话,也带着一丝风雅之气。

是个比莫问先生还要文化的文化人。

“好。”古羽低头喝了一口,这是他来这边,第一次喝到真正的好茶。

这茶是花茶,里面不仅有茶叶,还有迎春花的花香,风雅之中带着春的气息。

靳锋就痛快多了,他直接一口气喝干了那茶碗里的茶,然后挑衅的看着范青!

作者闲话:江湖有话要说:马上就要结束十二月了啊!2023年就要过去了。

第172章 侃大山嘛

其他跟来的人也都傻眼了。

盛安他们心说以前将军还能装个样子,现在仗着自己身份没有被拆穿,还是靳不二,就开始放飞自我了,这架势,跟喝酒似的,怎么看,怎么不像是在喝茶。

“靳不二是吧?果然豪爽!”范青心里吐槽的不得了,可表面上还是端得住。

古羽目瞪口呆!

这是什么人呐?

靳锋眉眼一沉,什么玩意儿?

“呵呵……靳不二壮士是个武人,不太习惯这些,没关系,没关系。”莫问先生打了圆场:“古羽啊,不要看范青年纪比我小,可他学问比我高啊。”

古羽看了看靳不二,来了一句:“没看出来。”

“我们初次见面,还不相互了解。”范青刷的打开手里的折扇:“时间长了,就会知道彼此都是什么脾气了。”

靳锋看了他好几眼。

要了解,也是跟自己了解,跟你了解个毛线啊?

“呵呵……。”古羽见招拆招,这个人看样子,像是奔着他来的啊?

“《百家姓》这本书,小时候都读过背过的,但有个问题一直没弄明白,为什么说”张王李赵”遍地的刘呢?”这个叫范文清的人,虽然是个读书人,但更像是个杠精。

说话办事总透露着那么一股子,抬杠的意思呢?

是挑毛拣刺习惯了,还是针对他,鸡蛋里头挑骨头?

不管是什么不知名的原因,古羽都不怕,也接着就是。

古羽温和一笑,淡然的调侃道:“张,为什么呢?因为神话传说之中,玉皇大帝,就姓张啊!张姓不排第一,谁敢排第一?大家都问贵姓?回答的都是免贵姓什么什么,可唯有姓张的不能说免贵,因为玉皇大帝姓张,无法免贵!王为什么排第二呢?因为古老相传,在秦始皇称帝之前,都是称王的,所以王姓多是古老的王族后裔,排第二没什么问题吧?李是因为盛世皇朝乃是大唐,皇室姓李,外族都承认的天可汗,故而排第三;遍地的刘姓很简单,因为汉高祖刘邦就姓刘啊!连我们自称都是”汉”族,凭什么不遍地都是刘?再说了,后来有了《百家姓》这本书,据说编纂的作者就姓赵,给自己排在前头,没什么问题吧?《百家姓》一开始的姓氏,就是赵钱孙李。”

“那钱和孙怎么说?”这就是要刨根问底的架势啊!

“钱,是姓氏,也是现实,有钱走遍天下,无钱寸步难行!”古羽才不怕跟他侃,侃大山嘛,谁不会啊:“没有子孙后代如何传承?不论是家业还是学问皆是如此,这个子孙后代,不单单是指亲生的,包括收养的,甚至是徒子徒孙,都算子孙。”

“这个说法,倒是新奇!”古羽的回答,更多得是调侃,但是这种调侃却需要熟知诸子百家,更要联系到上古神话传说,甚至是历朝历代的皇帝姓甚名谁等等,涉猎太广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