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将军的小神医(194)

而古羽呢,在家就捣鼓他的那点胶:“我的阿胶啊,纯的驴皮阿胶,希望是上等货色,不然真的是枉费我亲自动手,累了一身的臭汗。”

胶已经冷透了,古羽拿着一把轻巧的木槌,轻轻地一敲,就有一片阿胶松动,他拿来对着窗户外的阳光看,阳光的自然光线下,那片阿胶,呈现半透明状的墨青色,中间是黑色不透明,但是边缘地带是墨青色。

“好阿胶,上等!”古羽大喜!

他知道,这墨青色是因为用的大青驴的驴皮熬制,如果是黑驴皮的话,就是乌黑色。

但两样最好的驴皮,熬出来的都应该是最好的驴皮阿胶。

他麻利的将这些阿胶都一片一片的收拾了起来,但这到底是手工收取,有很多都碎了,且碎成了渣儿,古羽只好将成片的好的,用糯米纸包裹后,又用非常奢侈的丝巾挨个裹好,放到了事先准备好的白瓷坛子里,那里的底部放了生石灰,上面放了竹篾编织成的篦帘隔开生石灰跟阿胶,但又不会返潮。

等到将这些阿胶收好了,古羽看着其他碎裂的渣渣想了想,也不能浪费啊!

就把这些东西又打扫了一下,足足有一大海碗那么多,更舍不得随便用了。

又把这些倒入了他们家不常用的小锅里,跑去药房翻了半天:“终于找到了!”

自言自语了一下:“幸好我有这个好习惯!”

原来他拿出来的是蛤粉,所谓的蛤粉,就是青蛤和文蛤的贝壳研磨成的粉,这是他去买珍珠母的时候,顺手买来备用的,这是海边的东西,江南没有,也就药铺会用。

而且这东西也不是古羽要买的,是他们进珍珠母的时候,不知道哪儿夹带进来的,虽然只有一点点儿,可古羽没有丢弃,而是留着单独磨成粉,收了起来。

这不,现在就用上了。

加上一些面粉,甚至还用了不少的蒲黄。

古羽将这些东西按照比例兑好,然后开始制作他想要的复方阿胶珠。

这东西他打算送给姚生,他父亲应该用得上。

阿胶珠是一味制剂,且因为制作过了,它降低了阿胶之中的滋腻之性,便于粉碎,也可入汤剂煎煮。

同时降低了碍胃的副作用,增强养阴润肺作用,矫正了其不良气味。

加入蒲黄炒的作用基本同蛤粉炒,但偏于止血安络的作用,更适合姚生的父亲使用。

而他加入面粉来炒制阿胶,这样加工成的阿胶珠,甚至可以直接服用,香酥可口。

阿胶珠炒至呈深黄棕色或灰棕色,拌炒到古羽听见了枯酥的碰撞声,停炒时能听到细小清晰的裂炸声,就知道可以出锅啦。

他将炒好的阿胶珠出锅后,立即筛去辅料,薄摊于竹篾编成的笸箩里,待完全凉后再收起来。

然后趁机把厨房给收拾了一番,这一顿折腾,厨房可够狼狈的了。

等他收拾好了,想了想,还是弄点吃得好,靳不二回来就有热乎饭吃了。

可是大冷天的吃什么啊?

他看了看剩下的面,他不会做面条,但是会揪面片儿,干脆做个热汤面片儿好了,还有一些酱驴肉,切了吃吧!

更有一些干菜,也可以放在汤里。

于是等靳锋扛着一头肥硕的大野猪回来的时候,就看到了家里的窗户上有灯光映出,烟囱还有袅袅青烟飘散。

古羽看到他回来大喜:“你……回来啦?”

随后看到他扛着的大野猪:“怎么又去打了野猪?”

“嗯。”靳锋想了个理由:“这野猪八成是饿了,我下山的时候遇到的,看它走的路应该也是下山,就顺手打了,它如果下了山,祸害的就是桃花坞。”

“哦?是吗?那敢情好,受伤了没?”古羽关心的是靳不二有没有事情。

“我没事。”靳锋将野猪往专门处理猎物的地方送:“一会儿就回来。”

“忙不过来叫张大哥他们搭把手!”古羽在他背后喊了一嗓子。

这么大的野猪,要靳不二一个人收拾,得收拾到什么时候去啊?

“知道了。”靳锋也是这么想的,他只要野猪肚,还要一些肉,其他的可以分一些出去,这头野猪足够大,足够肥,家里的猪油还有那么多呢,不用熬油了,不如让张家去做,他记得,小神医爱吃猪油渣来着?

用那个炒菜,或者直接拌米饭,就咸菜小神医都能吃一大碗饭,应该是真的爱吃。

只可惜,他才发现,而且猪油渣这个东西,说实话,真的很少啊!

毕竟一大锅的猪肉熬油,最后也只会剩下那么半盆,就是不知道,小神医这种口味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呢?

他想着也到了地方,叫上张氏兄弟来帮忙,并且请张家熬猪油,他只要猪油渣。

“这不合适吧?”张氏兄弟有些为难,谁不要猪油,要猪油渣儿啊?哪怕是野猪肉熬得油,那也是香的啊。

“合适,我家有足够的猪油可以吃,猪油渣就没了。”提起此事,靳锋还有些郁闷呢,这小神医人古怪,吃的东西也古怪。

“大哥,听靳不二的,他要猪油渣,可能是小神医爱吃吧?”张虎猜测:“这东西少。”

“那行,给你!”张龙觉得是这么回事儿,就答应了。

等到古羽摆好了碗筷等人回来的时候,靳不二已经带了野猪肚回来了,除了两扇野猪排骨外,就拎了两个猪前肘子。

其他的东西,他都交给张氏兄弟去处理了。

作者闲话:平安夜,在家好好守着哦,啃个苹果吧,江湖也求个苹果。

第149章 新来的“村民”?

“回来啦?”古羽看到他拿了这么点东西:“这次怎么这么大方?”

给了两个张家那么多?

“明天去桃溪镇,给姚伟大叔家的两个猪前肘子。”靳锋将东西放到了外面:“野猪肚给你,排骨我做成腊排骨以后慢慢吃。”

“嗯,明天去。”古羽道:“正好,我也有东西要给姚生。”

“什么东西?”姚生那小子,怎么这么让小神医惦记啊?就因为小神医救过他的命?

起死回生,还不够姚生那小子吹的啊?

“哦,我做的阿胶珠。”古羽一边给他盛饭,一边跟他说了自己的阿胶珠的事情。

他说的无所谓,可靳锋却听得上了心:“阿胶……不是要用牛皮熬制的吗?”

“是,原来是用的牛皮,还得是上好的耕牛牛皮,但是哪儿有那么多牛皮啊?”古羽摇了摇头:“我跟我师父就用各种皮子做实验,最后觉得驴皮不错,就用了驴皮。”

他是看过历史的,也知道阿胶的来历。

阿胶最早的确是用的牛皮,但是古代农耕社会,大牲口比人都金贵,而制作阿胶要求可严格了,起码提供牛皮的牛,必须要是壮年的牛才行。

可不管是什么牛,主要是耕牛,在衙门就有登记,有备案的,如果损失了,要罚钱的!

人死了衙门未必会追究死因,民不举官不究,有些大户人家的奴仆死了,只要去衙门说一声,拉出去烧了埋了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