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将军的小神医(141)

“唐大爷,小生又来了。”他一见面,就热情的跟唐大爷打招呼。

“是你啊!”唐大礼这位看门的大爷,还记得古羽:“许久不见,怎么来了书院?”

“来看看先生和您。”古羽拿出来两个纸包,塞给了唐大爷:“知道您老不爱那些俗物,这是我家自己做的风干兔肉,给您下酒的时候吃。”

一包是风干兔肉,一包其实就是油炸花生米。

这个时候最合适送给唐大爷了,既不贵重又显得亲切。

“好,好,老头子收下了,你们把小驴车赶进来,放好了就去看罗先生吧,今天他那里没客人。”唐大爷果然十分开心。

古羽点头,带着靳不二就赶车进来了,停靠在旁边的院子里,俩人拎着几个竹筒和纸包,就进了长河书院。

他们来过一次,还记得道路,所以一路畅通无阻的就到了罗平的桃李园。

彼时正是桃子成熟的日子,这桃树上的花儿朵儿都落了,结出来不少的桃子,正是可以吃的时候。

李子还差了点儿火候,要到秋天红了才能吃,这会儿只有指甲盖大小。

而此时的罗平也的确是在屋里,正在写字,听童子说,古羽古一凡来了,还有靳不二。

他就放下了手里的笔,去了客厅见他们:“怎么跑来了?不在家闷着了?”

“梅雨季节不怎么想出门,就一直在家。”古羽奉上自己带来的东西:“在青竹山上挖了一些麻笋,自家做的五香笋干,佐茶不错,您尝一尝,手艺如何?”

“你做的?”罗平皱了皱眉头。

“我。”靳不二突然发声,揽下了这个工作。

“嗯。”罗平满意了。

童子接了东西,下去给他们泡茶,端来了点心的时候,果然还有一碟,是他们带来的五香笋干。

比起他们自己买来的,古羽送来的更好一些,根根分明,且颜色差不多,味道还浓郁的恨。

寒暄过后,古羽就说了自己的来意,主要是看书,学习,为明年参加考试做准备。

“这个不难。”罗平摸着胡须道:“只是你可得争气,不要总是弄那些药材,也要勤看看书,对了,你的字不错,记得多加练习。”

“学生明白。”古羽知道卷面分很重要,如果一个人的试卷,一团乱麻,就算是写的再如何花团锦簇,也不会被先生们认同。

但是如果一个人的卷面十分整洁,那么即便他回答的平平无奇,那也会让阅卷之人,觉得此生端方。

而不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不好印象。

这一点他很注意,而且他多年用软毛笔开药方,字体当然不错了。

但还需要练习,不能骄傲自满。

在罗平这里聊了一会儿,拿了一张书单走,罗平让童子送他们出了桃李园的门,俩人走在长河书院的林荫大道上,还真有点感慨。

“你喜欢这里?”靳不二看古羽左看看,右瞅瞅,好像看不够似的。

“不喜欢。”古羽摇了摇头:“我更喜欢药房。”

这里是书院啊,试问一个应试教育下,流水线上出来的人,怎么会喜欢?

他还读的中医专业,西医三五年,连研究生都毕业了,中医起步就八年!

在大学里没待够啊?他可真心喜欢不起来这里,一点都没有学术氛围,全都是文科生。

靳不二看了他好几眼,看来是真的不喜欢这里。

俩人出了书院,跟唐大礼这个大爷告别,就去了市集,吃了点东西,又在下午的时候,跑去了书铺,邹掌柜的看到古羽,就差热泪盈眶了:“真的没有独家的孤本吗?”

“没有。”古羽没好气的道:“我卡你这里生意挺好的呀?抄书的,写诗的都不少,这位柳青,柳公子,不是什么诗词大家吗?”

他还是知道的,看到很多次了。

“那又不是孤本。”邹掌柜的嘟嘟囔囔,很是盼望古羽再来个孤本给他。

可惜,古羽是真的没有。

他买了一些书本,这次是掏银子买,邹掌柜的给算了个便宜价,古羽就带着两本书和靳不二走人了,上了小驴车,古羽才夸张地顺了顺胸口:“邹掌柜的太可怕了,咋就盯上我了呢?”

靳不二不吭声。

“对了,回家之后,再去弄点蜈蚣呗?”古羽还惦记钓蜈蚣的事儿呢。

“好。”

“夏天了呀!”古羽看着远方,他们这会是下午,快要黄昏了,暑气逐渐消散:“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好应景,太应景了!

作者闲话:月中啦!求一下推荐票哦!

第119章 林麝,当门子

靳不二看了好几眼古羽,再看了好几眼前头拉车的小驴子:“这是驴子不是马。”

“意境,意境懂吗?”古羽摇头晃脑:“太合适了,太应景了,我喜欢。”

这个景色不配合这首词,真的是浪费了啊!

可是,靳不二在听他说“我喜欢”三个字的时候,一下子握紧了手里的鞭子。

“谁是断肠人?”这个词儿,他不喜欢。

“哦,一种感慨而已。”古羽吸了吸鼻子:“今天晚上回去吃什么?”

话题跳跃太大,靳不二又不好纠缠他不擅长的诗词歌赋,就没再继续。

日子其实就是这么平静的划过,古羽又弄了不少的大蜈蚣,他也不卖,而是自己留下使用,蜈蚣膏在百草堂卖得不错,尤其是夏日这会儿,他又制作了一批,送去了百草堂,徐老板给他结算了一下,竟然有五两银子那么多。

足够古羽再有动力去钓蜈蚣啦!

夏天太热了,但是山里倒是清凉得很。

甚至古羽还在他们钓蜈蚣的水潭边上,发现了一些草药,也被他给采集了下来。

回头又丰富了他的药架子。

眼看着,就要七月半了,靳不二特意跑了一趟县城,买了一些纸扎祭品,回来放好,打算那一天烧纸祭祀一番。

古羽则是将师父跟师姑的灵位擦了擦,如今他们是他的“父母”灵位。

“七月半的时候,不如去长河边上放一放河灯?”靳不二提议:“听说很多人都会去的。”

“算了吧,去放河灯都是晚上的时候,咱们就不去长河了,就在小溪边放两盏吧。”古羽不想折腾,去长河放的话,晚上肯定赶不回来。

还不如老实的在家好了。

外面那么热,山脚下起码凉快一些。

加上外面蚊虫太多了,他每天都擦一些防蚊虫的蜈蚣膏,就这,还被咬了好几口,他就想在蚊帐里睡个安稳觉啊。

“那就在小溪边放河灯,也一样。”靳不二只是想放一放河灯。

“你那么喜欢放河灯啊?”古羽觉得靳不二好像对河灯很执着的样子。

“没,就是没放过,新鲜。”靳不二摇了摇头,他以前只听说过,七月半的时候,会放河灯,说江南的水道上飘满了河灯,天上星河,地上灯河什么的,觉得古羽应该喜欢这种调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