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将军的小神医(125)

“来这里坐。”徐大叔明显是常客,他带着俩人七拐八弯的就走到了一个彩棚里,这彩棚用的是竹制支架,上头用干净的稻草做的顶,用竹帘隔开了四周,还有一些花草点缀,更有一些五彩绳索,在周围绑着,看的很不错。

他们进了一个独立的小彩棚里,这里有几把椅子,一个主桌上,放着粽子和几个茶杯,一壶热茶。

还有三个人坐在那里,其中有一个人,古羽跟靳不二认识,是王春堂的王掌柜的。

看到他们进来,大家纷纷打招呼,徐老板给古羽和靳不二作介绍,这三个人,分别是王春堂的王掌柜的;桃溪镇上姚家药房的姚大夫;衙门主办的朝廷惠民堂药房的医官付元山,付大夫。

这里的人,只有付大夫是有官职的衙门人。

他也是这一县的医官,如果想要开设医舍,古羽少不得要跟这位付元山大夫打交道。

付元山是个留着山羊胡的中年男人,举手投足之间,有点文质彬彬,看着不像是个大夫,像个儒生。

而姚大夫就亲切多了:“我可是听姚伟说了好几次,古羽这孩子医术不错。”

“是,还行。”古羽呲了呲牙,没怎么谦虚。

别的他可能会谦虚,但这是在同行面前,他不能示弱啊。

于是只好底气十足了一下。

“听说了,听说了,靳不二当时来的时候,重伤垂死,是他救回来的。”徐大叔完全是给古羽抬花花轿子:“这孩子前途不可限量啊,付大夫可得给我们孩子做主。”

他是知道古羽想开个医舍,而且远在偏僻的桃花坞,跟他不起冲突,所以想着推荐一下,有了付大夫的肯定,这医舍就没问题,但是没有他点头,这医舍是开不起来的,衙门都能卡死你。

“好孩子。”付大夫看了看古羽,大概是古羽外貌是比较符合他眼缘的,就朝他笑了笑,还让他跟靳不二坐在一起:“尝一尝,这是今年百草堂做的粽子。”

古羽拿了一个扒开一吃:“大枣的粽子。”

“何解?”付大夫这就问了白玉。

靳不二也吃了个粽子,却只吃了个粽子,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大枣味甘,调和百药,益气养脾,中满休嚼。”古羽就明白了:“可对?”

“然也!”付大夫十分开心:“虽然此药常用,但能总结的这么到位,你不错!”

古羽笑了一下,有些腼腆,但是他心里同时很纳闷,难道这个时候,没有《四百味》这本药书吗?

“你可知,何为药?”付大夫又问了一个问题。

“诸药之性,各有其功,温凉寒热,补泻宜通。君臣佐使,运用于衷,相反畏恶,立见吉凶。”古羽用《四百味》的歌括辑录回答了他的问题。

“好,好,好!”付大夫大喜:“听得出来,你这孩子,有学问,怎么不考功名,而做医者呢?”

“功名要考,但济世救人,也要行。”古羽淡定的道:“不为良相,即为良医。”

付大夫眼睛都听直了!

“好,好志气!”连姚大夫跟王掌柜的都红了脸庞,激动的很。

北宋丞相范仲淹年轻时就仰慕诸葛孔明,立志“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后来这个理想成为无数有志之士的共识。

古羽用在这个异时空里,倒也相当的合适。

只是不知道,这个时代,有没有这段历史。

刚说到这里,正激动着呢,那边已经敲了鼓,鼓声一响,大家就知道,这赛龙舟要开始了。

同时,最大的彩棚里,也有了人。

徐大叔赶紧跟他们俩说:“那里坐着的就是县令大人,本县的县丞和县尉都在。”

等于是本县的铁杆三人组,都来了。

古羽跟靳不二看过去,发现县令大人是个挺年轻的男人,没留胡子;县丞跟县尉,一文一武,看着架势倒是不错。

其他人里,古羽也有认识的,姚琦带着姚楠和姚棣,坐在了一起。

徐班头带着人在周围站着,应该是在警戒。

敲了鼓,那边的龙舟就开始做准备了,县令大人站起来,敲了一下锣,随着锣声的响起,龙舟开始竞渡。

鼓声,人声,相映成趣。

就连古羽都被感染了:“加油!加油!加油!”

靳不二看了看他,又瞅了瞅同样喊“加油”的几个人,他什么都没喊,就看着了。

沉稳的一塌糊涂。

就在这个时候,岸边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作者闲话:周二了,开心一点儿。

第110章 是死是活?

“有人落水了!”一阵尖叫声传来,整个岸边都轰动了。

有人落水了可不是小事儿。

长河虽然叫“河”,但这条河的河面宽达五六米,深更是能没顶。

虽然水流不似黄河那样湍急,可也没小到哪儿去,这会儿倒是还好,可落水也不是闹着玩的,江南水乡的人,多多少少都会凫水,那边一喊有人落水了,本来开始还没人当回事儿,落水了自己游上来呗?

结果那边又有个女人哭喊:“我儿子不会水,他才六七岁!”

是个孩子!

还是个男孩子!

这下子,好多人都坐不住了。

连古羽都站起来了:“怎么回事儿?”

“有孩子落水了!”他们这里,说实话,没人会贸然下水,古羽会游泳,但这个时候的长河水里可凉的很,没有好的水性,是下不去的,下去了估计人没救上来,自己还得需要人救。

靳不二一动不动,他只管守护着古羽,旁人如何,不关他的事,何况已经有人下水了,岸边的几个自诩水性好的,已经下饺子一样的下了长河。

另外几个都是上了年纪的大夫,更不可能下水了。

但还是聚到了彩棚边上看情况:“谁家的孩子啊?怎么不看好了?”

“小男孩儿,六七岁的年纪,正是猫嫌狗不爱的时候,一个看不住就跑了,何况今日岸边人多。”王掌柜的家里正好有这么大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儿,这个年纪正式调皮捣蛋的很,管都管不住。

“希望那孩子没事儿。”付大夫也挺担心的,可惜担心也没用,他们这里的彩棚,离出事的地点远,加上这里的彩棚旁边就是一个大的彩棚,里头是他们的家眷在看热闹,也离不得人。

可不一会儿,就有人跑来找他们了,竟然是姚棣。

这小子跑得飞快,帽子都跑歪了。

“几位,快去那边,救人啊!”他一来就喊上了。

“怎么了?”古羽一看,这是有急事啊,在这个场合里都跑的这么快,一身衙役的衣服都跑的快要散了。

“陈寡妇的独子落水,姚生也下水去捞孩子,结果孩子上来了,他翻肚皮了!”姚棣急慌慌得道:“几位,快去看看吧。”

这几位都是大夫,是他们的希望。

“走走走,这就走。”几个人都是医者仁心之辈,一听说是为了救孩子而翻了肚皮,这人可一定要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