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一把刀(800)+番外

杨元鼎看了一眼官家,又看了一眼陈深严。

最后,他慢慢悠悠道:“护士学校啊,我记得太后娘娘——啊,算了,太后就算了,官家和陈太医署令是知道这个事情的?赵闻卿……”

赵家人都入学了,你要说什么?

喷赵家人?

王侍郎拐了个弯:“护士学校也就罢了,好歹都是女子,可医院呢!男女混杂——若出了什么事,你担待得起吗?!”

杨元鼎忍不住乐了:“出什么事?他们上班忙成那样,你觉得他们还有时间搞那些?要我说,你们这群糟老头子,成天盯着这些事儿,明显就是太闲了。”

真正忙得起飞的人,根本没时间去关心这些。

不管是有钱的,还是有权的。

官家若有所思,目光从群臣脸上滑过,最后摩挲了一下自己的下巴。

群臣:……我有一股不好的预感。

王侍郎怒骂:“我们这是为了江山社稷!”

“哦,那女人难产死完了,江山社稷就好了?”杨元鼎鄙视他:“产妇存活数量提上去了,人口多了,地多了,税收上来了,它不好吗?女人能承担一些社会上的职责,而不是成天在后院里争斗,大家都轻松点,不好吗?”

“你就是想满足自己的私欲,就不要提出那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了。太虚伪。”

杨元鼎这幅毫不留情的架势,直接就让许多原本还想开口的人偃旗息鼓了。

最后,王侍郎喷无可喷:“官家,杨三这是对您不敬啊!在您面前,如此言行无状——”

官家摆摆手:“吵架哪有斯文的。诸位爱卿平日为了政务吵起架来,也是如此。”

一句话就把王侍郎的话给堵死了。

王侍郎心如死灰。

无法言说。

这个时候,一直没开口的汪家人,再度开口,而且一边磕头一边哀求:“官家,求您给我妹子做主。就让他们和离吧。今日休夫,实属无奈之举啊!”

王侍郎瞬间忘了杨元鼎:“休想!孩子是我王家的血脉,而且她如此,只能我休了她!绝无和离的可能!”

官家沉吟不语。

杨元鼎小小声道:“父之精,母之血,方才能养育出一个孩子。可父亲就播了个种,母亲却要十月怀胎,拿命相搏——而且,有道是宁死做官的爹,莫死要饭的娘。王侍郎这么热爱前程,想必不会在后宅多分精力。”

“可怜小小的奶娃儿,没了亲娘照顾,将来还有后娘——若是男娃还罢了,好歹将来还有一份祖产,女娃呢?若是嫁妆少了,去了夫家都抬不起头啊……”

他这个感叹声,不算大,但这么安静的时候,这么大的声音,大家也听得一清二楚。

虽然在座的都是男子,其实并不能体谅女子的辛苦,但他们也都认准了一个道理:若是个儿子,王侍郎争一争,也无妨。可现在这不是女儿么!

而且,官家还不知是个什么态度……

所以,没人声援王侍郎。

倒是汪家人字字泣血:“我那妹子,从小破了油皮都要哭一场。现在肚子上巴掌长的刀口!流了不知多少血!这孩子,就是她的命啊!若是这个时候抢走了孩子,叫她如何能活?!”

“难道是她不想夫妻和睦?难道是她想孩子没了爹爹?可她若不去医院,命都要没了!王侍郎看不起女子,难道将来又会对女儿多好?我们实在是不敢给啊!”

“官家,您就看在我妹子这一条命的份上,允了他们和离吧!”

“若是王侍郎不肯,我们嫁妆都可不要,尽数送他拿去做聘礼,聘娶新妇!我们只要我家妹子和小奶娃!小奶娃离不了娘啊!”

汪家人长叩不起。

汪家大舅子更是磕得额头通红一片。

杨元鼎眼眶都红了,帮着求:“官家,呜呜呜,他们真的对妹妹好好啊——”

官家也颇为动容。

陈深严这个时候,说了一番话:“官家,剖腹产的妇人,日后生产都加倍凶险,甚至张娘子都不建议她们再怀孕。只怕这汪氏,以后再嫁也不容易,更别说再有自己的骨肉。”

“可要让他们夫妻二人和好,恐怕也没可能。反倒是更生怨怼,彻底成了怨偶。”

“倒不如各自丢开手,寻了新生活罢。”

众人还真不知有这个事情。

一时之间都有点惊讶。

官家也问:“怎么会如此?”

陈深严笑了笑:“人人都说,第一医院为了钱,劝人开刀做手术。可殊不知,张娘子从来都是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动刀子。尤其是肚子里的,要知人体精妙,一旦破坏,哪能恢复如初?只不过,和这些相比,还是性命重要罢了。”

“这一点,我之所以知道,也是看顾青舟的笔记,听了张娘子授课才知。妇女孕育胎儿在子宫,可子宫外有腹膜,皮肉,切开再缝合,这些切口,很可能会有粘连——如果再怀孕,子宫被撑开,切口处可能会破裂,造成大出血。那可真是神仙难救了。”

陈深严看大家不懂,也自觉住了口:“我说得多了,总之就是凶险,不到万不得已,轻易不敢动刀。”

第897章 煽风点火

陈深严这话听进去的人到底有多少不知道,但是官家肯定是听进去了。

再看了看不住磕头的汪家人,官家是深深的动容。

最终,官家还是说道:“女子怀孕的确是殊为不易。事已至此,王侍郎就不要再纠结了。”

“和离了吧。”

官家一说这话,这件事情便算是盖棺定论。

王侍郎傻了眼:怎么会如此?!

眼看着事情没有朝自己想要的方向发展,王侍郎连忙开了口:“官家,这件事情——”

官家深深的看了一眼王侍郎,本来不愿多说,但看了一眼旁边虎视眈眈的杨元鼎,还是冷声说了一句:“有些时候,有些事儿,还是应该宽容些。就当是给自己积德了。”

说完这话之后,官家就让众人散了。

不仅如此,在散了之前,官家还说了句:“至于张娘子以后还行不行医,你们不妨去问问你们家中的女眷。”

这话一出,其他人脸色多多少少都有变化,个个忍不住揣摩官家的心思。

不过,官家只留下了杨元鼎,至于其他人——都被请出去了。

之所以要留下杨元鼎,完全也是为王侍郎考虑。

官家实在不想接下来一段时间都看见王侍郎鼻青脸肿。

到底是有碍瞻观。

杨元鼎也明白官家的心思,笑了两声之后,就跟着走了。

至于汪家人,立刻就拉着王侍郎去写和离书。

生怕王侍郎再反悔。

至于嫁妆——笑话,怎么可能真的留给王侍郎呢?

王侍郎要真敢拿这个说事儿,以后他在官场也就别混了——但凡要点脸的人,都不敢和他多说一句话!不然别人要是误会他们也贪图妻子的嫁妆怎么办?

妻子的陪嫁,那是妻子的!将来留给自家儿子、女儿是另说,但自己如果花用了,那不就成了吃软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