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一把刀(65)+番外

徐氏没犹豫:“行,等秋收之后咱们试试!”

而张司九则是这么打算的:“趁着天还热,我想进城里去卖饮子。不过,也不一定能成,我得先找个地方摆摊。”

徐氏一愣,下意识的反对:“不行,这个事情绝对不行!你在村头卖就算了,好歹都是熟人,出点啥事儿喊一声,人都来了。可城里不一样。”

张司九再怎么能干聪明,也才不到九岁!

不过,对于徐氏的反对,张司九当然是早就料到了。因此立刻掏出缓兵之计:“也不一定行,再说了,我肯定一个人干不了,到时候二婶肯定要接送我,我就负责看摊。而且,杨元鼎也会帮忙的。他是杨县令的儿子,在县城谁敢动他?”

虽然这个有利用身份的嫌疑。但这本身也是资源的一种。

合理且高效利用身边资源,这是张医生觉得应该做的事情。

张司九面对徐氏的迟疑,再抛出一句:“我先去找地方,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找到了,二婶觉得行,咱们再来弄!”

她就差举起手来说自己是乖孩子,保证听话了。

徐氏这才答应了。

张司九已经盘算好了,明天上午去一趟县城,正好卖点木耳。

是的,张司九让张小山帮忙拖回来的那一段朽掉的桑木,在小松和小柏每天“洒水”的殷勤照料下,每天都能长出好多黑色的小耳朵。

张司九每天摘上一点,每天摘上一点,这么半个月以来,晒干了后的木耳,也积攒了好几两。

拿去卖,张司九估计这又是一百来个钱的进账。

现在的张司九,很热衷于赚钱。

不过第二天,张司九没去成。

因为招银没出来找她一起割猪草。

本来张司九觉得招银应该是有事儿耽误了,可直到她割了草回来,招银也没出现过。

这不合理。

从招银拿到了第一个铜钱开始,每天招银都会精神抖擞的兴匆匆跑来找她,等着听今天干什么。

可招银不仅没来,而且是整个人都没了消息。

张司九只犹豫了一秒钟,放下背篓后,就直接去了招银家门口。

但她没进去,只敲了敲门。

招银她娘忌讳张家这个事情,所以张司九笃定招银娘肯定不会待见自己。贸然进去,恐怕最后这个不痛快要落在招银的身上。

招银的妹妹很快探出头来,才六岁,脑袋大,四肢细,面黄肌瘦,细脚伶仃的样子,总让人忍不住想起外星人。

说实话,这个就是典型的营养不良,加上确实体质不够强造成的。

招银和这个小女孩,根本都不像是两姐妹。

招银妹妹也认识张司九,看见张司九,脸色一变,随后心虚的往后看一眼,才敢悄悄跟张司九说了一句话:“你别来了。大姐都快被打死了。”

她的声音听起来格外惶恐,说完之后就赶紧进去了。还把门关上。

那架势,倒像是张司九是个什么要命的病毒,沾上就得死,不死也要掉层皮。

张司九却没工夫去想这个。

她只听见了那句:招银要被打死了。

但对方是小孩子,张司九不敢确定这个话是不是带了夸张。

她想了想,离开了大门口,而是围着招银家慢慢转圈,仔细听里头的动静。

诚然,这个年头的房子,隔音效果并不好。

张司九很快就听到了里头的动静。

那是叫骂声,还有小声的哭声。

张司九几乎立刻就听出来:那是招银的声音!

第71章 没有道理

张司九听到招银那委屈的哭声,就知道招银肯定是挨打了。

而且肯定被打很惨。

怎么说呢,认识这么久,张司九都没听过招银这样哭。

招银骨子里,还是个韧性很强的人。而且还大大咧咧,伤心了,也不见得会哭。很快就能把自己哄好。

张司九听了大概有两分钟,大概听到了几个词,但更多都是骂得很难听的话。

招银什么话也没有,只剩下哭。

张司九不敢再耽误,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救招银!

可是怎么救,找谁救,她脑子里反而一时之间没有办法。

最终,张司九直接去找了徐氏。

徐氏正在田埂上除草,看见张司九跑得一脑门子汗,还有点儿惊诧:印象里,好像上一次跑成这样的张司九,已经过去很遥远了。相反最近张司九都是稳稳当当的,办事情有条有理,从来不见慌乱。

这一眼,让徐氏也忍不住的多想了,她忍不住想到是不是家里出事了。

当时徐氏心里也咯噔一声,不由自主有点慌,连忙问张司九:“怎么了?”

张司九一路跑过来,感觉肺都要炸了,这会反而说不出来话,狠狠地喘息几口气后,她才能出声:“二婶,招银被打了,应该是因为钱的事情。我怕她娘打死她。咱们找人去看看吧!”

徐氏一听不是自己家的里头的事情,先是松了一口气,紧接着就又皱起眉头:“招银那钱不是帮你干活挣的吗?怎么还挨打了?”

自家孩子凭着本事挣钱了,不管多与少,这都是该表扬的事情啊!

徐氏一点也想不通。

这个问题,张司九也没想通,但是她根据那几个词判断,肯定是因为钱的问题。

她摇摇头:“不知道为什么,反正招银挨打了。二婶,招银哭得好惨。”

徐氏是个看似泼辣,但心肠柔软善良的人,这一点,张司九太明白了。所以,她才这样说一句。

果然,下一刻徐氏就邹起了眉头来:“我可没见过招银哭。上次割草手上那么大个口子,她都没哭。”

张司九眼巴巴看着徐氏:“所以咱们帮帮招银吧。”

徐氏受不了张司九这个眼神。

她犹豫一下,最终还是收起了割草刀,跟着张司九走了:“走吧,咱们先去看看。不过,招银她娘肯定不会让我们进去。咱们还得着别人。”

这才是最难的地方。

毕竟,人家当娘的打孩子,说到哪里去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谁都不想多管闲事。

徐氏要是去找人,人家未必会答应。

张司九也知道这一点。

如果不是招银哭成那样,她可能都还会不好意思张这个口。

可现在,招银在挨打。

甚至不知道已经被打了多久了。

张司九想起了自己曾经接诊过的小病人——父母打孩子,也有真打出了事的。

她怕招银会出事。

毕竟,招银从来都是不被疼爱那一个。

想到这个可能,张司九甚至忍不住紧紧地攥住了拳。

徐氏和张司九走得飞快。

最后,她去找了向婆。

向婆是村里有名的和善老人。最关键的是,她丈夫是读过书的人,年轻时候去外头闯过,带回来一笔钱,修了个青砖的大宅院,很让人羡慕。

而两夫妻脾气都挺好,也乐意帮人忙,所以口碑很不错。

徐氏找上向婆,也是觉得向婆大概是最可能帮得上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