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一把刀(56)+番外

而且,她每天还要忙着赚钱呢!

张医生情不自禁感叹:时间不够用啊不够用!

程万里木木然点头,一点其他意见都没有。

最后,甚至走的时候,程万里都没缓过神来。

而张司九则是一脸莫名:感觉他好像不是特别高兴的样子啊?难道是我哪里做得不够好?

张医生陷入了反思当中。

傍晚回家,张司九按照惯例拉着招银数钱。

这一天,统共卖了一百五十六个钱,抛出去成本,一共也就赚了一百零点。

分给招银后,张司九就只剩下了八十几个钱。

生意是比昨天差了许多。

不过也在意料之中。

但这样下去,显然不是办法。

渡口一修完,人就没这么多了。就算每天有人渡河,也不会太多人。

而且天一冷下来,饮子也就不好卖了。

张司九想,干脆换成卖茶叶蛋——当然,真正的茶叶是买不起的,但是可以换成用香料做卤蛋。

卤蛋那一锅料,可以一直用,越用味道越香。

而且卤蛋比起其他东西,耐存放一点。

热着吃,冷着吃,都是好吃的。

但这样一来,成本太高了,而且如果人流量不够大,也不赚钱,除非换地方。

张司九寻摸着,或许可以去县城里卖,每逢集市,可以端上一锅去卖。生意应该还是能过得去。

但问题来了:卤蛋的配方,她是没有的。

张司九叹了一口气:赚钱太难了。赚钱的路子也太难找了。

不过,不管如何艰难,日子还是要过下去的。

张司九连着摆摊八日,这日,渡口就竣工了。

河两岸各有一处长棚,一处登船的地方,看上去,明显比以前正规和繁荣了。

竣工这日,不少人都特地赶过来围观。

而艄公也是撑着船过来了。

一共两条船。都是平时专门搭载人的船。

这种船,和渔船造型都不同。

杨县令再度带着全家老小过来,进行第一次登船过河体验。

艄公等他们一家上了船,稳稳当当的一撑竹竿,就将船撑出了渡口,直接滑入河面。

不得不说,整个过程很丝滑。

看上去有极强的舒适感。

杨县令立在船头,双手背负在背后,风吹起了他的宽袍大袖,一时之间,让张司九情不自禁的想起了以前语文课本上的插图——原来古人真的喜欢这样坐船啊!

不过,这样立在船头,乘风破浪的样子,的确是感觉很有意境就是。

张司九决定忽略这么大风,杨县令眼睛是睁开还是闭上这个问题。

破坏了杨县令那种“我欲乘风”意境的,是杨元鼎这个熊孩子。

他从对面过来,走到了一半儿,就看到了大柳树。

甚至还用他那没有丝毫近视的眼睛,清晰地捕捉到了张司九。

然后,他就开始大力挥舞手臂,亢奋地和张司九打招呼。

那副样子,让人很难忽略他。

甚至会情不自禁把目光从杨县令身上转移到了杨元鼎身上。

张司九默默地捂住眼不看:他这样,难道真的不会挨打吗?真的……不会吗?杨县令的涵养那么好的吗?

不过,不管杨县令涵养到底好不好,反正没有当着两岸群众的面,来一场爱的教育。

反倒是船刚停稳,杨元鼎就跟泥鳅一样,“呲溜”蹦了下去,然后直奔大柳树。

第61章 培养天才

张司九再怎么捂眼睛,也阻拦不住杨元鼎一路冲过来。

那架势,让张司九情不自禁想起了二姨家养的哈士奇。

那条哈士奇每次看见她,总是吐着舌头一脸亢奋的飞奔过来,尾巴简直变成螺旋桨,然后重重的扑到她身上,让她不得不扎个马步迎接,否则就会和大地亲密接触。

这也就算了。

主要是它还会用口水给你洗脸。

以至于二姨每次强调去她那儿别化妆,怕把狗给毒到了……

张司九此时此刻,看着杨元鼎,由衷的怀疑是不是穿越过来的,其实是那条哈士奇。

好在杨元鼎及时刹住车,也没伸出舌头来。

他只是兴冲冲的跟张司九说起一件事:“我这几天去磨坊和油坊看了一下,我想重新设计榨油机。现在的榨油办法,太土了。而且,我已经找到了思路了!很快,最多明年,咱们就能有新鲜的油吃了!炒菜也不再是难事!”

杨元鼎甚至开始掰着手指头算:“炸鸡排,炸猪排,炸鸡腿,炸鸡翅,炸土豆——”

“没有土豆。”张司九无情的打断了他:“现在没有土豆,没有番茄,没有红薯。”

所以死心吧。

杨元鼎呆了一瞬,然后很快振作:“那就吃麻辣味的!撒孜然也行啊!”

张司九再度无情:“也没有辣椒。你现在吃的是茱萸。”

杨元鼎哑火了。

最后他气得一跺脚:“我回头去船厂看看!”

张司九:……???一口土豆子,推动整个航海业?老乡你这个思路很实际啊!

不过,想到土豆烧排骨,她也默默地咽了一口唾沫:“也不是不行。”

杨元鼎用力点头:“我也觉得行!”

杨元峰和杨元璋也终于跟了过来。

没办法,他们要维持住杨家的形象,根本不敢像杨元鼎这样。他们得有气度,有风骨,不疾不徐……

兄弟三人排成一排喝饮子。

杨元鼎提出一个意见:“要不一会儿我们等九娘卖完了饮子,咱们就去看看我那只小猪吧?”

张司九:……杨县令知道真的不会气吗?

但是不管杨县令气不气,反正杨家三兄弟都表示很向往。

于是,为了早点看见那只胖墩——嗯,猪的名字,杨元鼎取的,兄弟三人又一次帮着张司九吆喝开了。

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声音,还是熟悉的合作方式。

张司九再一次的当上了收银小妹儿。

不得不说,这个感觉,有点上头。

显然杨元璋和杨元峰现在一点思想负担也没有,两人都很好的放飞了自我。

张司九敏锐的发现,兄弟两人真的是变了不少——以前那种端着的老年老成少了很多,倒是少年人那种活力四射多了不少。

这显然是杨元鼎的功劳。

张司九不得不佩服杨元鼎。

杨县令寻了个空子,过来喝了一碗水,周氏看着三个儿子,已经习惯了。甚至还调笑道:“今日可算是又得了他们的好处了。”

张司九:大可不必如此适应力强。

杨元璋和杨元峰两人一人给双亲一碗饮子,还贴心的擦了擦用来坐的板凳。

杨元鼎喜气洋洋的问杨县令:“爹,要不要一会儿跟我们去看胖墩?”

提起胖墩,杨县令好悬一口饮子差点没喷出来。

张司九本着助人为乐的心态,还是说了句:“的确长大了不少。和普通小猪比,是强一些。”

这个小小的变化,还不是张司九发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