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一把刀(531)+番外

牙商赔笑:“问了问,他们都不愿意来。”

张司九点点头,也不嫌弃少,仔细看了看那男子。

怎么说呢,不像护士,有点像健身队队长……

虽然天冷了,但他穿得单薄,那是标准的肩宽腰窄腿还长。

目测至少一米七五。

虽然没有杨元鼎高,但是一看就知道比他长得壮。

听云莫名有些羡慕,忍不住多看了两眼后,才问:“他怎么会被卖掉?是自愿还是——”

别是被迫的吧。

到时候万一心怀怨恨,邦邦给他们几拳,谁受得了?

牙商赔笑道:“是自愿的。他是奴籍,官奴,以前是一个廷尉家的家丁,再往前,也是家里犯了事,才被没入奴籍的。他还上过战场呢。说实话,买回去看家护院,真的很不错。”

“也是巧,今天刚送来。问了一圈,偏偏也只有他说想来,还有经验。”

张司九好奇了:“还有经验?”

那男子张口回答:“以前在战场上,我跟在军医身边,帮忙抬人,照顾那些救回来的人。”

张司九一听就两眼放光了:这就是熟练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啊!

听云也是连连点头:“九娘,把他带回家!”

最后,一共六个人,女子是五两半银一个,那男子贵一些,十两,一共去了三十七两半。

那牙商做主,抹了零头,给了三十七两。

折成金子一算,付过款,张司九和牙商一起带着人去办手续。

办过手续拿到了卖身契,张司九和听云就带着人先回自己家。

当然,也没忘记带上兔子。

雇的牛车都坐不下,最后听云和邓文两人一起跟着走回去的。

邓文就是买来的那个男人。

今年刚二十三,姓邓名文,据说家里希望他能够学文走科举路子,所以特地起了这么一个名字。

结果没想到……

邓文还认识点字,虽然不多,但日常写个信是能看懂的。

这就很让人惊喜。

而且,和他猛男形象不太符合的是,其实邓文是个温柔细心的汉子,说话也斯文。

而另外五个,年纪最小那个叫李娇,其他四个都是卖出来的丫鬟,从小就被卖掉的,并没有正经的姓,只有名。按照规矩,张司九是可以重新取名的。

但张司九对这个事情,多少有点抵触——都是大人了,忽然给人换名字,都不说适应问题,这种感觉,就跟给宠物起名一样。

所以,张司九打算让她们自己选个名字。

结果听完了她们自己想的,张司九觉得还不如自己帮忙想了——这也太普通了,什么秋草,什么红莲的……

最后,这个重任还是落到了张司九身上。

张司九想了想,最后就从药里选了几个适合做名字的:

个儿高脑袋大还长得白的,叫白芝。

个子矮一点,脸最圆的,叫白果。

脸上有雀斑,长脸这个,叫白苓。

最后那个年纪最大,看起来也最沉稳,长得也最好看的,叫白槿。

张司九叮嘱她们:“从明天开始,除了李娇,其他人都跟着听云学。他让你们干什么就干什么。”

李娇有些紧张:“那我呢?”

张司九捏了捏她的脸,笑了:“你跟着我,用心学。最好把我这一身本事都学去。”

李娇一愣:“小娘子买我们来,不让我们干活?”

怎么变成学东西了?

其他人也都疑惑的看向张司九。

张司九笑着解释一句:“我们虽然买了你们,也的确是为了让你们干活,但放心,以后每个月你们也有钱拿。这是工钱。你们将来如果要成婚生子,我也不会干涉。但有一点,干活不可马虎应付,因为这是人命关天的事情。你们不用伺候我们,你们可以想成是去店里干活。而且学到了本事,干得好,工钱也会涨。等你们到了五十岁,我就把卖身契还给你们,帮你们除了奴籍。”

第596章 能活到吗

张司九这一番话,简直惊呆了众人。

其中邓文最先反应过来:“小娘子说的这个,如果雇人,岂不是更合适?”

张司九思考片刻,才道:“因为我不喜欢被人挖墙脚吧。”

自由,有的时候代表的也是可以随意离开。

只有这样长远的约束,才能让她放心大胆的按照计划一步步来,而不必担心因为人为的东西耽误进度。

众人被这个理由都惊呆了:所以小娘子这是被人挖过很多次墙角吗?

在跟铁匠打铁的杨元鼎瞬间打了一个喷嚏。

其中一个铁匠问他:“三郎,在铁炉旁边还冻着了啊?”

面对调侃,杨元鼎却很美滋滋:“肯定是司九想我了!”

这些铁匠一部分是杨元鼎自己培养的,一部分是工部那边专门拨给他一起搞研发的。

都是跟了杨元鼎好几年的人了。因此很熟,听见杨元鼎这么说,众人顿时肉麻,更有人笑着调侃:“天天听你说司九司九,我们都好奇了,这司九,到底长得什么样儿?”

杨元鼎嘚瑟:“等我成亲时候你们就知道了。我家司九长得可好看了!”

众人更好奇了:这得什么样的美貌,才能让长得这么好看的三郎都如此夸赞?!

反正,这头杨元鼎继续吹,那头张司九已经快要到家了。

听云忍耐了半天,最终还是忍不住的开了口,问了一句:“九娘,你说五十岁放他们走,这都五十岁了,还能干得动活吗?别一抬病人,自己先闪了腰——”

张司九张了张口,发现自己竟然有点哑口无言。

听云还压低声音问了句:“而且,万一活不到五十岁咋办?”

张司九更哑口无言了。

她忽然想到一个事情:现代人平均寿命长,基本不生什么治不好的病,或是发生什么意外,活到五十岁那是很轻松的事情。可是这是大宋……古人平均寿命多少来着?

张司九犹豫片刻,想了想改了时间:“还是四十岁吧。四十岁退休放还。这样多少也能回去享受一下生活——”

这话一出,大家更震惊了:小娘子好大方!

一路到了张家。

徐氏不在家。只有杨氏和雇佣来做饭洗衣的卢嫂子在家带小南瓜。

卢大娘就住不远处,前两年嫁了女儿后,丈夫没了,儿子才十六,也在念书。

为了供养儿子,卢大娘就到处接点浆洗的活儿。

徐氏听了张司九说打算买个丫鬟后,就主动提了卢大娘,说是两全其美:卢大娘能挣钱,而且他们家也能有人干活。最关键的是,平日还有人能照顾杨氏点。

卢大娘儿子是要考科举的,徐氏也笃定卢大娘不敢做偷鸡摸狗的事情坏了儿子的前程。

一开门,卢大娘看见这么多人,顿时愣了一下:“九娘,这是——”

穿成这样,也不像客人啊。

张司九笑着让卢大娘烧点热水给他们洗澡洗头,再蒸几个馍馍弄点咸菜,给他们一人来几口垫垫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