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一把刀(442)+番外

王郎君的烧一天半之后完全退下去的,连着吃了一疗程的土霉素后,伤口也出现了愈合的情况。

第三天时候,王郎君情况好了很多,张司九就让王老爷子把王郎君带回去了。

毕竟,酒楼这里还要做生意,也怪不方便的。

王老爷子偷偷个张司九塞了个大红包,还赔礼道歉,为的就是下次还能找张司九看病——在他看来,张司九真是神医啊!说药到病除,那就真能药到病除!

而且,张司九说王郎君的腿能保住,王老爷子也是相信了。天天监督自己儿子吃药,一点也不含糊。

至于王郎君掉下来的事情,酒楼也赔了一点钱,可王老爷子就也没好意思要。

毕竟王郎君这是自己喝多了爬上去掉下来,怪得了谁?

只不过,王老爷子转头就去让王郎君受了情伤的女娘家里闹了一通,把人骂得狗血淋头——

听云悄悄回来跟张司九讲:“九娘,以后你要是有了喜欢的男子,一定要睁大眼睛看清楚他的人品。你看王郎君这样的,就不合适。”

为啥不合适呢?因为王郎君根本就和那女娘没有什么!纯粹是王郎君自己一厢情愿!

那女娘早就说明了不喜欢王郎君这样的。

毕竟王郎君除了家里不错,其他优势一点没有!成日也没事情做,遇到一点事情,就只知道悲秋伤春的……

张司九听完这些,仰天长叹:“那这个女郎还真是有点冤。”

“也还好,王老爷子去骂了一顿,直接被人打出来了。”听云憋着笑:“那女娘家里迅速给女儿定了一门亲事,就是斜对门的邻居。那邻居家是做镖局生意的,家境殷实不说,家里人个个都身手了得。将来啊,绝对没人敢闹上门去。”

张司九目瞪口呆:“这么快的?”

真的合适吗?

“说起来,王郎君也算成全了一对有情人。”听云笑出声:“王老爷子骂上门去,那邻居家的儿子就挺身而出了,当着众人的面求的亲。那女娘自己答应的!当时给王老爷子气坏了——”

张司九也乐了:“那可真是成全了有情人!”

第496章 第一人

张司九要做什么,当然也不可能瞒着家里人。

对于这种大胆的行为,徐氏和张小山第一次出现了激烈的反对。

小松和小柏则是有点跃跃欲试。

毕竟都还年纪小,特别喜欢这种刺激的事情。

所以,张司九这种行为,给了他们极大的榜样力量,他们很想也搞点事情……

杨氏一眼看出两个孙子的想法,立刻一边一个,直接拧着耳朵拖走:“你们要是敢学,腿给你们打断!”

拖走了两个孙子后,杨氏还不忘记喊走小南瓜:“小南瓜,快过来,奶奶给你吃糖!”

小南瓜忧虑的看了看屋里的情况,明显出现了挣扎和犹豫。

但显然香甜的糖魅力太大,她根本抵抗不了。

然后,她“哒哒哒”跑过来,摇了摇徐氏的手,又摇了摇张司九的手,奶声奶气的劝慰:“二婶姐姐不要吵架啊——”

唯一没被拉的张小山:?为什么不劝我?

屋里就剩下了三个人。

徐氏坐在凳子上,难得对张司九虎着脸:“别的事情就算了,我都依着你。你要真想开医馆,咱们家也不是买不起一个铺子。或者你想摆摊,去跟朱疡医他们一起也行啊——太医署门口,太招摇了。”

张小山也跟着沉着脸阻拦:“是啊,这个事情,太招摇。你可知道会带来什么后果?人都得罪完了,你以后怎么办?”

“咱们初来乍到的,可不敢这样办事。”张小山忧心忡忡:“得罪了人,咱们去找关系保你都不知道去哪里找。”

“放心,我和元鼎是有准备的。”张司九耐心劝说:“二叔二婶,我心里真的有数。不会做没有把握的事情。这是最快的方法。我想试一试。”

徐氏皱着眉:“九娘,你向来是个稳重孩子。可是这个事情,你怎么这样狂起来?你去摆摊,输了你想过是什么后果吗?”

张司九当然想过:“输了,那自然是承担后果。我自己技不如人,有什么好说?”

徐氏眉头更加紧:“那你以后不行医了?”

张司九却觉得自己未必会输。

而且,这件事情一定不会发展到那一步的。

她压低声音:“元鼎已经和我商量好,事情到了一定程度之后,他就去找人说和。到时候,不管收我进太医署,还是我承认太医署的医术,都只会留下一段美谈。而我的医院,也可以借此开起来。天底下的病人是不会少的,太医署主要是给贵人们看病问诊,负责各地的医署,也不怕被我抢走了病患。”

两者之间根本不存在竞争关系。

只是一个名誉问题。

只要最后解决了这个,那么这个事情,就能画下一个完美的句号。

徐氏是知道张司九一直想进太医署学习的。但是从前,她从来没有觉得这个事情能成。

可现在……看着张司九平静的脸,徐氏忽然恍惚起来:没准,九娘真的能成为大宋第一个进太医署的女子?

张司九轻声道:“二叔二婶,这个事情还是太招摇,最近我先跟着我师父去住,就不回来了。你们平日也警惕些。一有什么觉得不对的,立刻去杨家找杨县令帮忙,或者就直接去找程琳程大人。”

她这样一说,徐氏顿时也感觉太危险了,更想拦着了。

不过,张司九却开口说了句:“二婶,我已经下定决心了。这件事情是一定要做的。与其等待时机,不如创造时机。否则,以后我年纪越来越大,想做这件事情,就更难了。我不想这一辈子留下遗憾。”

出名要趁早。

一个医院的崛起,一个制度的改革,那都是需要时间的。

想要在时代的洪流中改变一些东西,留下一些东西,光是按部就班,绝对成不了事。

而且,张司九更怕的是,事业刚起头,就没有更多地时间去发展。

这句话让徐氏和张小山都沉默了。

这么几年下来,他们夫妻都知道,张司九和普通小女娘不一样。

别的小女娘到了这个年级,多少会有些小女儿家的那些心思。

可张司九一点没有。她成日做的事情,想做的事情,都和小女儿家不一样。

最终,还是张小山下定了决心:“既然你一定要做,那就去吧。只有一点,如果情况不好,别自己扛,别瞒着我们。二叔虽然没什么本事,但带你回绵竹县,安安稳稳度过这一辈子,也是做得到的。”

徐氏张了张口,最终还是咽下了反对的话,改成:“对,大不了,咱们回去绵竹。”

“绵竹肯定是将来要回的。但绝不会是现在。二叔二婶先帮小松去学院考试,这几个学院,都是元鼎推荐筛选的,里头老师都很不错。不管哪一个留下小松,都是好事。小柏现在还小,就近找一个私塾就行。”张司九岔开了话题,把自己最不放心的事情交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