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一把刀(301)+番外

“是谁?”放下茶杯,随便把腿上的水抹了抹,顾不得是不是凉,杨县令只关心案子。

“一个姓周的人。我们进去周先生宅子那边,遇到了他和齐先生,他身上有药味,很浓厚。我们故意打听了一下,他还撒谎药味是给母亲熬药沾上的。但我肯定,那药是他自己身上的。而且,他还去跟周先生的邻居打听周先生一家的事情。”张司九将事情的始末解释了一遍。

杨县令越听,脸上的神色就越是凝重。

到了最后,他霍然起身,顾不得身上还有水渍,急匆匆就往外走:“你们做得对,这个人很有问题。我让人去查一查。而且幸好你们没贸然跟过去,不然,万一真是凶手,搞不好你们两个还会有危险。”

杨县令越走越快,最后直接两人小跑着都追不上。

杨元鼎和张司九对视一眼,停了下来:算了,追不上。

不过,看这个反应,两人也很高兴就是了。

尤其是杨元鼎,高兴得跟什么似的,连连对张司九说道:“太好了,真的太好了。如果真的抓住凶手,司九,那我们就算是给周先生报了仇了!”

他害死了周先生,也亲手抓住了杀死周先生的凶手,这样一来,也算是稍微有点弥补。

张司九也衷心希望快点抓到凶手,于是点点头:“是啊,抓到凶手,你就可以安心些了。”

不然这样下去,这个事情也要成为一个心结的。

张司九拍了拍杨元鼎的后背:“你很棒,所以不要过分自责了。周先生肯定也不想你自责。”

杨元鼎忽然用袖子盖住了脸,肩膀耸动了几下,也不知道是哭了,还是在笑:“我怎么不自责呢。如果不是我,周先生现在,还和一家人坐在一起呢。”

那不仅仅是周先生一个人的命,而是一家四口人!四口人!

他说完这句话之后,就蹲到了地上,把头埋在膝盖上,不肯起来了。

张司九也不劝他,只是默默地看着,陪着。等感觉他平复一点了,这才提议:“咱们去前头看看,说不定一会儿他们就要去找那个小周先生,咱们跟杨县令求求情,也跟着去看看。”

只有让杨元鼎切身实际的参与到这件事情里头去,才能让他的愧疚心理减少。

张司九虽然不是心理医生,但好歹也懂一点。

人,在面对心有遗憾的事情时候,如果能稍微弥补一些,那种愧疚感就会相应的降低。

愧疚感降低到了一定程度后,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时间治愈。

张司九希望,小太阳永远都是那个热力十足的小太阳。而不要背负着这么沉重的东西,失去了热情和光芒。

杨元鼎抹了一把脸,倒是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仔仔细细的把眼睛擦了一下:“走吧。”

他是一点也没有拿张司九当外人——反正大家一起来的,老底子都知道,而且也没少看他狼狈的样子,还有啥好尴尬的?

张司九也没觉得有啥:“走吧。”

两人一路到了前头,杨县令他们都已经把事情说明白了,任务都分配好了,然后正准备出发。

看见杨元鼎,杨县令就按住了太阳穴,一脸严肃的拒绝了:“你想都不要想跟着一起去!”

正准备张口的杨元鼎:……

最后,他死皮赖脸的上去,抱着杨县令胳膊摇:“爹,我的好爹爹,你就让我去吧——”

张司九感觉自己胳膊上的鸡皮疙瘩密密麻麻的出来工作了,甚至整个人都忍不住哆嗦了一下:这画面太美,我竟然不敢多看。

事实上,杨元鼎的鸡皮疙瘩也没少。

杨县令也受不了。

他一把抽出胳膊,冷哼一声:“别说叫爹没用,就是叫爷爷也没用!”

这话说得——显然杨县令是被冲昏了头脑了。

大家想笑也不敢笑,硬生生憋得有点难受。

杨元鼎也急了,登着杨县令:“反正你不让我去,我就跟祖父写信告状!就说你让我管你叫爷爷!”

杨县令的胡子真的被气得在空中飘起来了。

张司九默默地给杨元鼎点了个赞:这个釜底抽薪很厉害,但是估计就算成了事儿,一顿板子也是跑不掉的。三郎你可真勇敢。

第337章 真相

最后,杨元鼎还是得逞了。

不过,杨县令那脸色,几乎是和锅底灰有得一拼。

张司九悄悄跟杨元鼎提醒:“我掐指一算,不出三日,你恐怕要有点皮肉之灾。”

杨元鼎同样压低声音,透出一股得意来:“且还顾不上我呢。再说,他打我,我就装病,我看他下得去手下不去手!”

张司九:……有恃无恐大概就是这样来的吧。

那个小周先生住在哪里,他们暂时不知道,不过,找齐先生问,肯定错不了。

一群人浩浩荡荡去了学堂,请了齐先生出来,还给齐先生惊了一下。

不过,看到都是衙门的人,齐先生却下意识地想到了周先生的案子,脸上多了一丝丝的喜气:“是不是老师的案子,有了眉目了?”

杨县令上前一步,打消了齐先生这个期盼:“是有些眉目了,但是需要齐先生配合一二。”

这话说得吓人,齐先生整个儿都愣了一下。

他愣愣的看着杨县令,重复了一遍:“我配合?我……怎么配合?”

齐先生也不傻,大概也明白这话的意思,顿时有些紧张,还有点儿不知所措——“我什么也不知道,杨县令不是怀疑我……”

“听说,你有个师弟,也姓周?”杨县令也不吓唬齐先生,直接问到了正题上,还特地盯着齐先生的眼睛,神色肃穆的叮嘱了一句:“齐先生,我也听说了你的为人,心中一直敬重。还希望这个时候,齐先生有什么,就说什么。”

齐先生回头看了一眼学堂,想了想:“不如去茶铺里说话?这样在这里,怕是容易让人误会。万一孩子们看到,也会害怕。”

这些衙役都看着就有点儿凶神恶煞的,的确是吓哭小孩子的能手。

不得不说,齐先生的确是个好先生,这个时候想的还是学堂里的孩子。

杨县令自然也同意。

于是一群人就去了隔壁的茶铺里。杨县令还自掏腰包,要了两大壶的热姜茶。

这么冷的天,一碗热姜茶正好暖身子。

姜茶其实就是姜片红糖水,并不十分浓,淡淡的姜味,红糖也给得不多,有点甜味,但不至于太甜。一口气喝上一大壶,也不怕喝不下去。

张司九喝了两口,不得不再一次感叹:大宋时期的饮茶文化,真的是发展得好。虽然真正的茶叶还是很贵,喝起来很费事,但这种奶茶形式的各种饮品,实在是层出不穷。就算现代奶茶店来了,那名目上,也是绝对不输什么的!

客套两句之后,杨县令直奔主题:“今日和齐先生一起去的小周先生,和周先生是什么关系?”

“啊?”齐先生本来还在忐忑不安,结果一听这话,顿时松了一口气。就是松了一口气之后又有点罪恶感:君子怎么能这样!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