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一把刀(27)+番外

“这样啊。那您回头缺人手了,请一定考虑我。”这种时候,死缠烂打没有用,反而容易惹人心烦,倒不如耐心等待,慢慢寻找机会。所以张司九很干脆的接受了现实,并且再度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后,就提起了最后一件事情:“那你们收新鲜草药吗?”

齐大夫又一次的愣住了。

杨元璋也看住张司九,不明白这个黄毛小丫头怎么这么多主意——

张司九已经将自己能搞到的草药说了一遍:“蒲公英,车前草,野菊,白头蚯蚓这些。”

齐大夫听着前面几个,还不以为意,等听到白头蚯蚓的时候,才惊觉眼前这个小女娃,还真知道不少。

他招手让张司九靠近一些,有心考校一下:“你怎么知道白头蚯蚓是药?”

张司九当然是有借口:“我以前听人说过,大夫开的药里,有白头蚯蚓干。”

齐大夫心里也是如此猜想的,当即笑笑,再问:“那你还知道哪些药?”

张司九怎么可能怵?当即将自己能想到的都说了:“何首乌,荠菜,萤火虫,蝼蛄,五味子,冬瓜皮,夏枯草,艾草,丁香,桂花,白僵蚕,山楂,酸枣,决明子……”

最后,张司九洋洋洒洒的说了差不多十分钟。

关键是表情自信,落落大方。

以至于不只是齐大夫,其他人也围过来看热闹了。

当然,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其他人就觉得这小女娃怪能说的,聪明又伶俐的样子。

而齐大夫等几个,就很惊讶了——如果这是个男娃,说不定就真见猎心喜,先留下当个学徒看看,适不适合干这一行了。

齐大夫心里惋惜的想:可惜是个女娃娃。

不过,他看一眼小松小柏,起了一点心思:或许他们家男孩可以考虑。

然而小松小柏早就懵了。

他们近乎仰望一样看着自家大姐,懵里懵懂中,只觉得自家大姐和以前有些不一样了。

可到底哪里不一样,他们又说不上来。

齐大夫摸了摸自己稀疏的胡子,笑呵呵道:“只要你认识的,是药材的,你都可以送来。”

“好。谢谢您。”张司九这回是真的高兴了——她今天最想干的事情,其实也是这个。

学艺这个事情,不着急。着急也没用。

反正只要能经常过来,偷学总是能成功的。

最关键的是,还能有收入。

想要学医,医书肯定是要买的,那些都是很贵的。

张司九表示:钱路漫漫,须得抓住每一个赚钱的机会!

最后从医馆出来时候,张司九脚步都是轻巧的,甚至还想放一首“今天是个好日子”。

不过,放是不可能放了。但她最后还是听到了。

因为杨元鼎眉飞色舞的哼唱起来了,虽然翻来覆去就那两句歌词,还荒腔走调的,但他时不时的还要手舞足蹈一下,看着就很喜庆,以至于张司九的笑就忍不住。

杨元璋看着自家弟弟,听着他那哼唱,又好笑又无奈,还有点心酸:二郎虽然读书不行,但学武那叫一个好。怎么到了三郎这里,文不成武不就的?以后可怎么办?

不过,倒是有那么几分好运气。

杨元璋虽然年纪不算大,但性格老成,又是杨县令亲自带在身边教导的,自然知道如果换个人救了自家弟弟,说不得就要狮子大开口了。

就算没有狮子大开口,那肯定也是不会拒绝银钱和帮助的,说不定还会主动提起自家的难处。

可眼前这个女娃娃,年纪不大,人却聪明,心思竟也纯净——就连她家里人,也没有挟恩的意思。

杨元璋又想到昨日自己弟弟带回来的那一把煮汤的“野菜”,顿时就明白了:“九娘是知道那个蒲公英有用,所以才让三郎挖回来的?”

张司九点点头:“是。吃几天,应该就能好转的。”

杨元璋失笑:昨日他们还当是小孩子之间闹着玩的东西呢。

他心头微微一动,提道:“那一点也不够吃几天的,这样吧,你替我们挖,我们出钱买,行不行?”

张司九心动了那么一瞬间,但这个钱,她还是拒绝了:“不要钱,那本来就不值什么钱。您今日帮了我大忙,我再收钱,心中有愧。”

杨元鼎立刻跳出来:“我大哥哪里帮你了?他明明一句好话都没说!”

“帮了的。”张司九看一眼杨元鼎愤慨的样子,失笑:“杨大哥带我去医馆,还特地说了我救了你,这是帮我说好话呢。”

虽然看似说的是她和他们家之间没关系,但一个救命之恩抬出来,那些人听了,都不会觉得真的是没关系——而且能救人,首先品格上也是一个赞赏的意思。

她还是听说过老派中医收徒弟的流程的:先是跟在师父身边打杂,既要看天赋,也要看品行,好几年过去后,师父才肯正式传授东西呢。

张司九说出这个话,杨元璋是真的开始有点儿觉得小女娃过分聪明了:怎么世上还有这么聪明的小娃娃?

他忍不住又看了一眼自家弟弟。

忽然就觉得,自家这个肉和白米饭都白白浪费了——人与人,果然不能一同比较。比较之下,实在是没眼看啊!

杨元璋决定,以后再也不要把两人放在一起比较了。

那是对九娘的侮辱。

但他态度非常和煦且坚定:“九娘,这样吧,让三郎每日去找你,你干活时候,他跟着,顺带挖些草药回来,你看如何?”

不比较可以,但是近朱者赤,这个还是可以有的。

张司九当然没意见。

杨元鼎更不会有意见,他一蹦三尺高:“太好了,就这么干!”

天知道关在家里多无趣!

第29章 失落吗

回了县衙,在杨元璋的邀请下,张司九他们姐弟三人才进了县衙。

县衙后边的院子很大,而且还有一个小花园。

花园里除了假山池塘,竟然还修了亭子,另外还有一架葡萄。

葡萄结了仔,一串串的,长势喜人。

张司九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杨元鼎立刻拍胸脯:“等葡萄熟了我给你摘几串送过去!听说很甜呢!”

杨元璋请张司九他们在亭子里坐下,又叫人端了茶水和点心上来,特地解释一句:“家母今日身体不适,所以就不好见客,你们别多想,只当自己家,不必客气。”

而且怕他在话,一群孩子都不自在,杨元璋也是打算自己稍候就走的。

不过走之前,他有一个疑问想问问张司九:“九娘,你既那么想学医,今日却被拒绝,为何看着竟一点不失落?”

他一问这个问题,杨元鼎也觉得奇怪:“是啊,你怎么一点没不高兴呢?”

张司九眨了眨眼睛,“可本来人家也没义务答应啊。他答应我,我当然高兴,可不答应,我也没必要不高兴的。”

被拒绝不是很正常的事情?

这下轮到杨元璋失笑:“的确是这样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