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一把刀(235)+番外

徐氏看不得张小山得意的样子,往他胳膊上拍了一把:“就说了这些?没别的?他们说你就信了?”

张小山也不知道疼,继续“嘿嘿”笑:“没说别的,就说让两个孩子一起玩。说不得将来还能一起拜师学艺。”

徐氏一愣一愣的:“怎么扯到了拜师学艺?”

张小山就挠着头说:“那孩子也学医呢。”

装了半天透明人,好能听墙根的张司九听到这里,终于还是忍不住神色复杂的出了声:“你们说,有没有一种可能,他们真的是想和我一起玩,顺带看看我到底跟谁学的医,然后好给他们介绍一下?”

徐氏这才想起张司九还在屋里——刚才张司九不说话,她一惊一乍的,都忘了张司九没走!

气得徐氏又掐了张小山一把:这人说话之前也不看看情况!

张小山一脸迷茫:“你为啥又掐我?我也没说话啊。”

徐氏彻底不想理他。

张司九神色自若的岔开话题:“二婶我去热饭。”

等她走了,徐氏这才瞪了一眼张小山:“这么大个人了,话都听不明白?!人家哪是那个意思!真是吓我一跳!”

张小山一脸糊涂:“可拜师这个,直接找程大夫不好吗?”

程万里不是就住在城里?那么大个医馆,难道他们找不见?怎么能怪自己多想呢——而且里正儿子说话说得那么挤眉弄眼的……

张小山还是觉得不怪自己。

徐氏不耐烦的瞪他:“去去去,一边睡觉去,一身酒气。”

张小山灰溜溜睡觉去。

徐氏自己想了会,又忍不住觉得好笑:自家女孩儿好,这天天的也不用别人家惦记,自己家就先先防备起来了!闹出这么个笑话来,传出去,还真要让人笑话自家当九娘是个宝呢!

不过,徐氏倒真觉得,自己九娘就是个宝!谁家男孩都配不上!

第262章 祭灶

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四。

腊月二十四这一天,是小年。

小年一过,那就等着过大年了。

这一天,家里早早就准备了起来——过小年也是要忙许多事情的。

首先就是祭灶,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祭灶,送灶王爷上天回禀玉帝这一年这户人家的情况。

灶王爷作为管理各家灶火的神君,也会保佑一家老小的平安。

这一天,祭灶送灶王爷,就要准备好贡品,希望灶王爷能多说自家好话,让天庭玉帝也有个好印象不说,还能保佑来年一家老小平安健康,日子红火。

而灶王爷的贡品,又和别的神君有些不同。

灶王爷的贡品是糖。越是粘牙的糖,越好。

徐氏腿脚不便,所以就让张小山领着孩子们上街去买糖。

给张小山钱的时候,徐氏还特地嘱咐一句:“到了街上也别不舍得,看见他们馋了,多多少少买一点。尤其是九娘,她懂事,也许不好意思说,你要多看着点。”

张小山觉得是徐氏想多了:“也许九娘不爱吃零嘴。再说了,她自己也有钱,用不着这样。”

家里又不是从前,连个糖球都买不起。

徐氏白了张小山一眼:“哪有小娃儿不爱吃糖的?你这二叔,也好意思说这话?她有是她挣的,你给买是你的心意。能一样?”

张小山想想,心服口服:“是这个道理。那我看见了,就多买点。”

揣着钱走到了门口,想着想着又回头一笑:“那你呢?想吃点啥?我给你带回来!”

徐氏笑了,把针往头发里抿一抿:“你看着买就行。我多大了?还馋这些?”

张小山这才出门了。

街上这一日,卖糖的摊子到处都是。

店铺里的花样多一点,摊子上的花样少一点,但是主要流行的样式都有。

最流行的糖,就是麦芽糖做成的糖块,还有一种雪白的糖块,姜糖,芝麻杆,里头加了核桃碎的糖块等。

对于小松小柏来说,今天的街上,就是天堂——到处都是糖,让人走不动路!

张司九提议了一句:“二叔,咱们去糖铺子里买吧。品种多,糖也好。”

这还是张司九第一次参与这种事情,毕竟在现代时候就没有过这种活动。所以,她觉得应该隆重点。而且,看小松小柏那样子,不多买一点,都怕他们哭出来。

张小山很豪爽的应了。

然后在糖铺子里一买就是一大包,直接把徐氏给的钱花了一大半出去——只要张司九说要买的,他都买!

最后还是张司九看着实在是太多了,怕小松小柏吃坏了牙齿,不敢再买,才算是收了手。

从糖铺子里走的时候,张司九还不忘让掌柜给他们一人送了一块糖当添头。

小松小柏嚼着糖,粘得牙齿都沾在一起,嘴巴都要张不开,可快乐却好似要从眼睛里飞出来。

让人看着他们那样儿,都忍不住想跟着一起笑。

张司九有一颗牙松了,她的糖就含在嘴里,也不敢嚼,怕把牙沾掉了。

最后,张小山往回走的时候,看见有人卖熏兔子的,想了想,掏钱买了一只,说晚上煮着吃。另外又买了些枣干,柿子,还有两个大柑子,七八根甘蔗。

可以说是满载而归。

人人脸上都是喜悦和满足。

小松小柏更有一种掉进米缸里小老鼠的快乐既视感。

回到家,徐氏一看这个阵仗,就知道张小山这是把自己给的钱都花光了,又好气又好笑,不过看着孩子们的笑脸,她也就不疼了那点钱了:花了就花了,花了再挣去!

到了傍晚早早地吃过晚饭,杨氏就在灶房门口摆上桌子和祭品,祭灶送灶王君上天。

祭品就是糖,还有松柏枝,清香,水碗。

一顿念念有词后,大家就去杨氏屋里炕上聊天喝水啃甘蔗,等着香烧完。

甘蔗是普通的竹蔗,有点像细细的竹子,外头一层皮,里头是汁水丰盈的甘蔗肉。但是却并不算特别甜,甚至有的时候买得不好,啃不动不说,味道还寡淡,甚至还有点淡淡的咸味儿。

竹蔗是没法削皮的,只能刮去皮外面的一层脏污,然后用牙齿撕皮,那果肉连着甘蔗皮,一嚼就满口清甜。

好吃是好吃的,就是费牙口。

嚼下来的甘蔗皮也不用浪费,丢在地上,扫起来,可以烧掉。

张司九吃了一小节就不吃了,因为舌头尖和腮帮子上都打起了泡,难受。

小松小柏年纪小,也啃不动,于是就一会儿跑过去看一眼供桌上的香,看烧完没烧完。

等香终于烧完了,他俩一声欢呼,征求了杨氏同意后,就去把两碟子糖全部端过来大家一起吃。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个个都沉默下来——糖太粘了,张不开嘴。

不过,甜蜜的味道却是飘满了整个屋子。

祭灶完了第二天,就开始正式进入了过年倒计时,家家户户都忙碌起来。

首先要做的,就是扫尘。

在一天,全家老小都是要一起动员,要把家里的尘土蛛网什么的都一扫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