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一把刀(233)+番外

说完这话,徐氏还看了一眼那些看热闹的人:“我们张家,不是那么好欺负的!真要再有人想害我们,我就不是今天这么好说话了!”

这一刻,徐氏眼睛里是有杀气的。

周围人都被镇住了。

张小山赶忙扶住徐氏:“回去?”

“嗯。”徐氏也懒得再骂什么废话,慢腾腾的往家走。

那一瘸一拐的样子,虽然破坏了她凶悍的形象,但实在也是佐证了刚才她那一番话的可信度。

张司九和招银也上去扶着徐氏往回走。

杨氏落在后头,跟王青石说了句:“管好你家婆娘。做男人的,花这种钱,也不觉得丢了先人的脸面?人在做,天在看!”

王青石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其他人也是连连点头:是这个道理没错。

一时之间,王青石一家人,愣是没有一个能抬得起头,都羞臊得不行。

等到张家人都走远了,这才有人开了口,不过一开口就是数落:“不是我说,石头,你家这个婆娘咋个是贼娃子呢?你也不管管!这样谁敢和你家来往啊!”

王青石脸色更难看了。

左荷花哭哭啼啼要回屋子去拿绳子上吊,一群女人不是那么热心的干巴巴在旁边劝——总不好让人真死了。

但也有人来打听事情细节的,这种人属于八卦之魂熊熊燃烧,根本没有一丁点揭人短处的觉悟和同情。

这件事情,就这么沸沸扬扬的在整个村里传开了。

还有人跑到张家来打听的,不过都被招银给劝回去了——不管谁来,招银都说徐二婶太伤心,起不来了,就不想见人。

直到里正媳妇跑来,招银这才放了人进来。

里正媳妇也有些年纪了,头发都花白了一大半,人有点丰满,和和气气的样子,一看就是个好脾气。

她见着了徐氏,就叹一口气:“这个事情,左荷花做得的确太过。咱们村里出了这么一个人,名声都要坏了。现在石头正闹着要休妻呢。我看石头,可能还真不太知道这个事情。”

徐氏也不心软:“知道不知道的,跟我也没啥关系。他们是一家人,天天睡一个被里头,他要是不知道,也活该被连累。”

自己的婆娘自己都不知道,那确实是窝囊人。

对于窝囊人,徐氏也是不同情的。

里正媳妇明白徐氏的意思了,叹了一口气:“可惜了你们两家的交情,那左荷花也不知道后悔不后悔。”

徐氏眼皮子都不动的:“后悔不后悔的,也跟我关系。我就认一个道理,这人自己做了事情,就要自己担着。”

里正媳妇点点头:“这个事儿呢,村里也都知道了。眼下靠近年关,你家没再闹去县里,也是厚道。这事儿你放心,也没人敢说闲话。你们没做错。”

徐氏这才脸上多了点笑容:“我就知道村里还是明事理的人多。我原本也想着算了,可实在是怄不过这口气。我掏心掏肺对他们家,左荷花这样,那不跟白眼狼一个样吗?”

“也是你们家太挣钱了,让人眼馋。”里正媳妇笑笑,“不过,明年大家养猪都挣了钱,眼红的人也就少了。村里人也都念着你们的好呢。明天我家杀猪,你这腿脚不利索,就别来了,我让我儿媳妇给你单独送一碗来。对了,九娘他们几个娃,也让小山都带过来。”

徐氏惊讶了一下,随后是真心实意的笑开了。

第260章 抢手货

送走了里正媳妇,徐氏心情依旧是不错。

张司九看着徐氏那样儿,也替她高兴——左荷花的事情,就怕徐氏整个郁闷住了。

她故意调侃徐氏:“吃人家一碗杀猪菜,二婶就这么高兴?生怕咱们家吃亏了?”

徐氏白了张司九一眼:“还敢笑话起我了?不过,谁稀罕那一碗杀猪菜?我是高兴,咱们家也算是在村里有面子了。你不知道,从前我们家杀猪,就算请了人家里正,他们也不会来。更别说喊我们去了。”

说起这些,徐氏是很唏嘘的:“从前咱们家里穷,也没啥特别有本事的人,你爹虽然做生意,可刚有起色就……背后笑话咱们的人多,跟咱们交情好的人少。就是个面子情。现在,咱们没回请里正,人家都来。还来请你二叔。我去不了,还要特地送菜过来,说明咱们家也算是入了里正的眼了。被人看得起了。”

所以,里正家里才会这么客气和周到。

徐氏伸手摸了摸张司九:“九娘,咱们家,真是越来越好了。”

这句话,这半年以来,徐氏说了很多次。

但这一次,尤为感叹。

之前是日子好过起来了,这一次,是自家的地位提升了。

这种心态虽然有点小小的虚荣心吧,但人生在世,又有几个人能一点不爱面子?

张司九也笑:“二婶,咱们家还会越来越好的。将来,等小松小柏考上了举人,做了官,那才是真正的风光呢。”

徐氏这种心情,张司九很理解。里正虽然连个官都算不上,但其实是有点像村长的意思,也管着小小一个地方的大小事情,甚至在某些事情上有很大的决策权。还很有威望,被人尊敬。

自家能和这样的人家交好,那就算是在这个地方有头有脸了,至少不再是无名小卒。

甚至张司九也觉得这是好事——在这种社会下,社会地位越高,相对于能享受的资源,甚至于人权,都会更高。

徐氏听了张司九的话,笑容更大,但却也没太认真:读书已经很好了,哪里还敢奢望那么多?现在就已经很好了。自己知足。

去里正家吃饭的事情,徐氏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告诉了杨氏还有张小山。

杨氏也是激动,张小山倒是镇定些——毕竟也是去衙门上过班的人,还是能做到宠辱不惊一点的。

虽然张司九也很想去看看里正家里的杀猪是个什么情况,但是当天夜里,她就来了急活。

柯洛家的猫要生了。

她连夜派了马车来接张司九。

马车上挂了风灯,马车里准备了小火盆,还给张司九准备了一份点心和热饮,可以说也是很周到和体贴了。

丫鬟原话是这样的:“大娘子说了,让张小娘子吃饱了,一会儿才有精神。所以张小娘子不用客气。”

张司九笑着道过谢,和招银一起爬上马车,也不客气,把东西和招银分着吃了。

招银第一次坐这么又香又软,精致得让人感叹的马车,整个人都透出一股不自在来,拘束得手脚都不知道往哪里放。

她小心翼翼的啃着点心,唯恐撒下去一点渣渣,弄脏了绣花的软布坐凳,借着摇摇晃晃的灯光,仔仔细细的打量马车。

张司九也是挺新奇的打量了一阵子:原来这个年代的有钱人,都是这样享受的。

杨家也有马车,虽然比这个马车大,但估计是不想太过招摇,因此反而没有这个马车精致和舒适。只能算简约大气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