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一把刀(158)+番外

她那副平静的样子,也很难让听云感觉他们刚才完成了一个大事。

听云扭头去看程万里:“这就结束了?结束了?”

程万里也有点恍惚,机械的点点头:“结束了。好快。”

听云感同身受,“真的是太快了。”

快到他们根本来不及澎湃激动,就结束了。

这种感觉,有点儿憋得慌。还有点让人不满足。

接生婆这会儿早就把孩子处理干净了,连衣裳和包被都穿好了,抱着孩子多少有点不知所措:“那,咱们可以去报喜了不?”

程万里哽了一下,才迟疑点头:“大概,可以了?”

张司九已经洗好了手,又把衣裳和帽子也脱下来,打开门就直接出去了:“走吧,出去报喜。叫两个人来,帮着把梅子抬回床上去。”

门一开,外头等着的人瞬间就冲了过来,一个个紧张的看着张司九:“生了吗生了吗?孩子怎么样?”

搞笑的是,杨元鼎看着比王大娘子和周郎君都还要激动和紧张,居然仗着敏捷冲在了第一个。

张司九取下口罩,对着杨元鼎一笑:“目前一切顺利。”

然后她让开位置,让接生婆将孩子抱出来。

其实刚才在屋里产婆弄孩子的时候,孩子就已经洪亮的哭出声来过。周郎君和王大娘子听得很清楚。

但他们还是忍不住担心。

接生婆抱着孩子给他们夫妻两个看,笑得合不拢嘴:“是个大胖小子,是个大胖小子!周郎君,恭喜恭喜,你家添丁啦!”

王大娘子只看了一眼就惊呼出声:“这么胖!”

周郎君却很高兴很满意,“好,好,好!太好了!我周家有后啦!好一个大胖小子!”

这真是大胖小子。

实际意义上的大胖,小子。

杨元鼎凑上去也看了一眼,然后疑惑的问张司九:“瞧着和刚出生的孩子也有点不太一样啊?”

他虽然没结婚生孩子过,但是没吃过猪肉还是看过猪跑的,家里亲戚刚出生的孩子还是见过的。

张司九解释一句:“就是巨大儿。怀孕时候吃得太好,胎儿营养过剩,吸收太好,所以就长成了长成了这样。倒也不是不健康,就是这么大,绝对是不可能自然分娩的。”

巨大儿隐患当然不只是生产时候,但是这个时候,就没有必要多说了,不然周郎君可能要觉得她晦气。

接生婆乐呵的接话:“我刚称了一下,九斤八两,差点就十斤了!”

这么重,和普通孩子比,那真的是差距太大了。

不过,显然王大娘子和周郎君都觉得很好——大部分的人,都觉得新生儿越重越健康,越壮实,成活率更高。

张司九又叮嘱了几句梅子的产后护理:“梅子那边,明天如果伤口没恶化,就让她慢慢试着下来走动两步,也别一直躺着。她肚子上伤口恢复估计要些日子,坐月子坐长一点吧。别弯腰,别干活,但也不能不擦身,每天中午,用温开水给她擦拭一下身上。还有,醒来之后一定不要吃东西,等着放屁之后,才可以吃。这个一定要记住。”

王大娘子连连点头,听完了张司九叮嘱后,又问了一个问题:“那喂奶呢?有影响没有?”

第175章 人命几何

对于王大娘子这个问题,张司九沉默了一下,才摇摇头:“不影响什么。但是有一点,一定要注意。梅子的饮食,最好清淡少油,就是饭也要控制住量,不可多吃。鸡蛋可以吃,但一天不要超过四个,要吃肉,就吃瘦肉,去了皮的煮鸡肉,猪瘦肉,兔子肉,鱼肉这些。其他的肉,尽量少吃。”

“为何?”不仅王大娘子糊涂了,就是接生婆也糊涂了。

这哪有生孩子坐月子不进补的道理?

张司九看一眼王大娘子:“梅子和其他人情况不同,所以一定要控制好。否则不仅梅子要出事,对孩子也不好。进补太过,最后孩子过于肥胖,那就会让孩子将来容易生病。你一定要记住,比普通孩子胖壮一点没问题,但如果胖太多,就容易有病。将来说不定长大了,还影响寿命。”

她拉过杨元鼎:“看见没,这叫壮实,看着是可爱的,让人觉得舒服。可你家这个孩子……如果这个年纪脸比这个大两圈,双下巴,眼睛都挤没了,走起路都费劲,你觉得还可爱舒服吗?”

甚至,张司九还捏了捏杨元鼎肚子上的小肉肉给王大娘子看:“这叫小肚腩,可如果这个肚子上肉,跟梅子怀孕一样大,你觉得好看吗?正常吗?”

杨元鼎目瞪口呆的同时,只觉得自己膝盖上“biu、biu”两下,全都中了箭,疼得只想仰天默默流泪——我这是造了什么孽?

张司九当然也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厚道,于是拍了拍杨元鼎,宽慰他:“没事,你这样的肉,等一长高,正好。不瘦不胖。再练一练,全是腱子肉!”

杨元鼎神色复杂的看着张司九,默默地揪回了自己的小肚腩:“我谢谢你。”

王大娘子这会儿上上下下打量杨元鼎,也不知道心里到底想了些什么。

但看情况,应该是听进去了。

“明天我过来复诊。连续三天,你们有什么情况,到时候再跟我说。”张司九又说了这么后,就看向接生婆:钱收了吗?可以走人了吗?

接生婆这一刻显然和张司九是有一种玄妙的心灵相通的,几乎是秒懂,当即含笑看着周郎君和王大娘子:“今天事情这样凶险,但好在你们周家是有福气的人家,竟然能母子平安,孩子还这么健康,实在是老天爷保佑。如果没有别的事儿,那咱们就先走了?忙活这大半天,大夫们也累了,让他们回家去歇一歇。”

王大娘子立刻回了屋一趟,用托盘托着五锭银子出来了:“这个事儿,您和大夫们都辛苦了,这是一点辛苦费,你们别嫌弃。”

张司九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么完整的银锭子,一时之间,有点挪不开眼:哇,看着真可爱!小元宝真可爱啊!

这个银锭子也不大,估计一个不会超过三两。

但那个银光闪闪的样子,莫名就很吸引人。

接生婆也是笑容满面——这可比说好的数目多多了。

收拾完东西,一行人离开周家。

出来后到了路口,接生婆就把另外四锭银子塞给张司九:“我也没干个啥,这都算多拿了,其他的,你们拿着分。这一个是二两银。你们那些东西,肯定也贵重,我这回,就占便宜了。”

其实接生婆觉得自己拿一两银都够多了。

但这个也不好在这里来回算钱的,所以就这样分最合适。大不了下一次,再多给张司九一些。

经过这次,接生婆也真是开了眼了:“我以为你们说剖腹生孩子,估计十有八九是保不住大的,没想到你们本事这样高!实在是让我开了眼了。还有九娘,你这一手本事,也真是厉害。”

张司九也没客气,收下钱之后对接生婆道:“不过,这个事情也别跟别人说,毕竟我年纪小,如果不是程大夫坐镇,我也不敢的。这可不是我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