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一把刀(142)+番外

徐氏没想到自己还没想好怎么宽慰张司九,让她别往心里去,反而是被张司九给反过来的开解。

不过,张司九这个说法也挺新鲜,徐氏忍不住笑问:“那我们该怎么?”

“咱们要努力挣钱,一家人和和睦睦,红红火火,日子过得好啊。”张司九理所当然道:“不就是红眼病吗?咱们越好,她们红眼病越厉害呢!等我做了新衣,我就穿去他们门口晃三圈!下次买肉,也特地从她门前过!等我二叔发钱,让我二叔给你买首饰,然后咱们也去她跟前好好高兴高兴!”

张司九这话一说完,别说是徐氏,就是杨氏,脸上都微妙起来了:这个办法,不能说是不好,只能说是打蛇找到七寸了……

小松小柏显然是个跟屁虫,听张司九说得热闹,立刻就开始发散思维了:“那我们买糖吃,也去他们家外头吃!馋死他们!”

张司九淡定鼓励:“对,有新衣了,也记得去走一圈。让那两兄弟多看看。以后给别的孩子分糖,你们也就单不给他们。气死他们。”

小松小柏顿时又开始雄赳赳气昂昂了。

招银全程震惊脸,最后由衷感叹:“九娘你可真聪明哇!”

那副佩服的样子,简直就是头号迷妹的架势。

张司九微笑脸:一般一般,全国第三。

徐氏捏了捏张司九脸,这会儿是真不气了,感慨道:“九娘你能想得开就好。咱们九娘这么聪明,我就放心了,将来肯定不会挨欺负。”

杨氏板着脸训斥:“她就这点小聪明了。你就盼着她别欺负别人就行了。不是我说,这都是什么主意!怪坏的!”

徐氏乐呵呵:“娘就说,坏得痛快不痛快?”

杨氏不吭声了,心里还是觉得痛快的。

相处这么久,张司九也看出杨氏就是个刀子嘴的老太太,也懒得计较,笑笑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肯定不能当缩头乌龟。”

回家后,张司九建议徐氏还是把针线活拿出去给村里人做:“咱们有钱了,又不是偷的抢的,别人也不傻,看得出来。咱们自己这样藏来藏去,还不如大方点。钱给外人赚,和给村里人赚,也是一样的。又不是人人都跟宋婶子一样。”

李二伯那样的人,也不少。

“而且,村里还便宜些呢。”张司九笑呵呵地跟徐氏算了一笔账。

她收鸡蛋就知道。如果直接在村里收,是比去县城里要便宜点的。如果不是村里产量实在是供不上,她是真不愿意去县城里买。

首先一个质量问题,就很不好把控。

徐氏犹豫半天,最后也没松口,不过晚上却跟张小山商量了一下这个事儿:“你说咱们是找裁缝做,还是找村里人做?我觉得九娘说得对,可今天这个事情吧,又实在是让我心里不舒服。最近村里闲话也不少。”

“给村里就行。”张小山言简意赅:“我不信挣了钱的人,还敢说闲话。”

他压低声音:“这些日子,我跟着我们燕头,就学到了不少道理。燕头说,这人越想往上走,就越要对身边的人好些,给他们一点小恩惠,不用太多,多了他们就觉得不稀罕了。就得小恩惠,给出去了,他们就该帮你说好话了,名声就上去了。还有帮忙,也别上赶着。得等人来求——”

第157章 更进一步

张小山也这么说,徐氏就不再迟疑,下定了决心。

而对于这个燕头,徐氏也好奇:“就是你之前提起的那个燕老六?他一家都住县城里吧?”

“对。之前也是他关照我。”张小山憨厚一笑:“燕头人好极了,也肯点拨我。回头我给他打二斤酒,好好谢谢他。”

“到时候你提前一天说,我给你们留个肥鸭子。”徐氏也赞同张小山的话:“人对咱们好,咱们可不能假装不知道。”

张小山连连点头:“行。他也喜欢吃肥鸭子。上次八月节我带去的卤菜,我就看出来了。”

两口子说了一阵子话,又吹了灯,悉悉索索的闹了一会儿,这才睡下。

第二天,徐氏就拿着布料和棉花,去找了村里几个针线活好的小媳妇,把自己的意思一说,倒都挺高兴的。

尤其是李家小婶,拉着徐氏说话:“你说你,这种事情还给啥钱?就是做件袄子,有啥的?我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那不能。”徐氏抱着铁蛋,乐呵呵的说:“你也不容易,虽说你家条件好,可我不能占便宜。你看你喂小南瓜,又帮忙带,我都怪不好意思了,再占便宜,我怕回头打雷劈我。”

李家小婶搂着小南瓜拍睡,也笑:“小南瓜不费事,又乖长得也好,所以我才愿意带呢。这要是再来个铁蛋这样的,我可不要。磨人死了。”

说着说着,李家小婶就说起了最近村里的流言:“最近好些人在背后说酸话呢。那个宋幺女最起劲。要我说,你昨天骂得对!九娘那么懂事个孩子,由得她那样说,还不得伤心死?九娘多好啊。知道我最近腰疼,还给我在医馆买了膏药!天天跑过来帮我换药。每次过来接小南瓜,也总给我带点东西吃。”

说起这个,李家小婶就唏嘘:“她自己都不舍得吃。说是我要喂奶,得多吃。可你说说,小孩子哪有不馋嘴的?我这辈子要是能有这么个贴心女儿,我就是只有铁蛋这么一个儿子,我都知足。”

徐氏还真不知道这个,一时之间心情复杂,随后又笑:“九娘给你,也是一番心意。当时她生怕小南瓜养不活。要不是有了你,小南瓜如今还不知道怎么样呢?”

心里却想,九娘怎么就这么懂事?懂事得让人心疼。不行,回去得给九娘多吃点。

她笑完了,又叹了一口气:“不过,说真的,我现在听见人说九娘不好,我这心里头就气不顺。那些人也不知道咋了,一个个的怎么就觉得我家有钱了?也就是现在日子缓过来了而已。不瞒你说,刚送葬完那会,我还愁过年怎么过呢!”

“不过,也真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九娘掉水里没死,好了之后,真就给家里带来福气了。”徐氏想着这几个月家里的变化,是真的感慨:“要不是九娘出主意,让我卖这个肉,我们家,是真就难熬了。不过,现在也没挣那么多,除了宋幺女娘家,也有三四家卖卤肉的,生意还是不如之前的。但好歹日子能过得走了。”

徐氏话里话外的说张司九有福气,李家小婶也忍不住压低声音:“我也觉得九娘是个有福的。不管说话办事,一看就和村里其他丫头不一样。没准啊,真是她娘保佑她呢,不仅让她开了窍,还有福气。你们家这几个月,日子可真顺。”

要是一直这么顺下去,没准将来过成什么样呢。

李家小婶开了句玩笑:“将来你们家要是发达了,可别忘了我。或者再有挣钱的法子,也叫我一声!”

徐氏满口应下。

出来时候,她正好就把小南瓜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