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一把刀(132)+番外

杨县令本来想着也不算远,回去吃饭就行,结果没想到徐氏这么快。

事已至此,他也就点头答应,不过却摸了钱出来,坚持要给钱。

看着两人推辞来推辞去,张司九干脆开口:“二婶,您不收,杨县令他们吃得不安心,这样,你买菜多少钱,大概算算,咱们只花力气,心意也到了,杨县令也自在。”

一顿饭不算什么。换成个稍微随意些的官员,并不会这样。

可杨县令这般,并不是因为死板,而是真正的体恤自己治下的百姓,知道百姓生活不容易,不愿意叫他们破费开销。

一顿饭看似不算什么,可仔细算下来,说不定就是这一大家子好多个月的开销。尤其是在农村,基本就是只买肉和油盐酱醋,一个月花销很少。

徐氏仍旧觉得不妥,直说也没买什么菜。

张司九拉了徐氏一把:“二婶就算吧。只算咱买的,不算咱们家自己的就成。”

自家养的,几乎也就没什么成本了。尤其是菜,更不太值钱。

于是徐氏这才说了个数——的确是不多,估计就是买了点鱼和肉的钱。

杨县令给了,还有些惊讶:“怎么这么便宜?”

他虽然是官员,而且从小锦衣玉食长大,但也不是真的不通庶务。

徐氏乐呵呵道:“只是买了肉,其他的都是我们自家的,还有村里人的。您修渡口给我们带来多少方便?大家都敬您,一个个都送了不少菜来。”

杨县令惊讶片刻,随后笑了:“那也该给钱的。”

看得出来,他是真高兴。

杨元鼎撞了下张司九,笑着吐槽老爹:“我爹最喜欢装样子了,明明高兴得要死,偏偏还要云淡风轻假装不在意。”

他声音压得低,只有张司九听见,张司九忍不住掐了他一把:“我觉得你爹挺可爱的。人也好。就是好面子点而已,没啥。”

人多,家里桌椅板凳都不够,徐氏单独在院子里也弄了两桌出来,桌子都是借来的,碗筷也是借的。

而且张司九还认出了几个帮忙做饭的婶子,都是平时跟徐氏关系好的。

也不仅是关系好的,里正的儿媳妇也来帮忙了。

菜做得不多,五个菜,一个汤。

凉拌黄瓜片,清炒木耳莴笋肉片,红烧鱼,豆角烧肉块,还有一个卤菜大拼盘。汤是肉丸子冬瓜木耳汤。

杨县令有些惊讶:“这个时节,还有木耳?”

徐氏一听这个问题,顿时就得意起来了:“只有我们家有,而且是新鲜木耳。我们家九娘闹着玩,夏天时候搬回来一根朽桑木,那木头上就长木耳,只要天天浇浇水,它就长!”

听徐氏那骄傲的语气,张司九略略有点不好意思:这个怎么说呢?小事情,小事情而已。大可不必这种仿佛获得了什么国际大奖一样的语气。羞耻。

杨县令却更加惊讶,转过头来就问张司九:“九娘,你怎么知道那木头能长木耳?”

其他人也不约而同支棱起了耳朵来:是啊,真是闹着玩?那自家的孩子怎么玩不出来?平时藏着掖着不说实话,这回县令问起来,总该说了吧。

张司九咳嗽一声,只能拿出合理解释:“我不知道能长。但我发现它只要一下雨就长,我就想,那如果天晴时候,我也假装给它浇水当下雨呢?它就是个木头,也分不出来是不是真的下雨啊。那被我一骗,搞不好就能长出来呢?”

她怪不好意思冲着杨县令一笑:“主要木耳贵,我想卖钱来着。心想试试看也不要钱。怕啥咧。”

张司九的话怪俏皮的,尤其那一句“骗”,更是引得包括杨县令在内的人,都笑出了声,觉得这就完全是个小孩子的心态:也就是小孩子才这样了。大人可不会这么想。

不过,这话也就让人相信,张司九真是误打误撞弄出来的。

杨元鼎笑嘻嘻给张司九打圆场:“我就说司九赚钱都快钻进钱眼里了,只要能赚钱,什么破烂都当宝贝!”

张司九理直气壮:“那我穷啊!”

杨县令看着自己儿子,再看看张司九,油然而然生出一股换孩子的冲动。

他瞪了杨元鼎一眼,大力赞扬张司九:“九娘既不偷也不抢,凭着自己劳力挣钱,比你强了也不知多少!你快住口吧,也好意思大放厥词?!”

徐氏赶忙道:“九娘哪比得了三郎?三郎又聪明又好看,还贴心孝顺,也就是杨县令您这样的人,才能教出这么好的孩子。”

里正这个时候终于插上话,把话题引回了播种机上:“是啊。三郎才能,那是有目共睹的。木耳不过是个小菜,可播种机,才是真的省了大力气!哪里是九娘能比的?”

众人又开始对杨县令进行一番吹捧,至于真正的功臣杨元鼎,则是偷偷和张司九吐槽:“你们这个里正,多少有点狗腿啊。”

张司九一眼看穿症结所在:“周围村子这么多,播种机现在可只有一台。要是争取在这边用,那里正就是名利双收了。”

这样的情况下,说几句话好算什么?

如果换成张司九,她觉得自己可以去批发市场弄一车好话来说!

第146章 如何推广

杨元鼎被张司九逗笑了:“你们做大夫的,也有这种时候?”

张司九白了杨元鼎一眼:“你以为大夫就不用混职场了?各大科室每年抢人才,抢资源,这都是不能马虎的事!”

杨元鼎噎了一下,忽然觉得自己有点菜:因为太贪玩,导致临死的时候都没进入职场呢……

他决定跳过这个话题:“对了,一会儿带我去看看胖墩吧。”

张司九看了一眼正陆续落座,还没完成吹捧的大人们,干脆就指了指猪圈:“你又不是不认识路。去看吧。我去厨房帮忙,你回来正好洗手吃饭。”

小松小柏自告奋勇:“鼎哥,我们带你去!”

杨元鼎很快就看到了又大了不少的胖墩。

不得不说,猪大八十变,杨元鼎沉默的看着那已经明显比自己还重的小肉山,找了半天才从它的脸上找出了那双曾经灵动的眼睛。

当时看来的大眼睛,这会儿在肥肉的挤压下,多少有点显小了。

而且,看上去略微有点……判若两猪。

他企图回忆一下自己当时将胖墩带来时候的大小,然后比划了一下之后,默默地震惊了。

最后,杨元鼎捏了捏自己的肚皮,带着一丝丝下定决心后的坚毅,回去洗手吃饭。

杨元鼎没坐主桌,而是坚持和张司九她们坐在了一起。

徐氏的炒菜得到了一致好评,杨县令吃惯了珍馐,这会儿一吃徐氏的饭菜,也仍然是赞不绝口。

其他来帮忙的女人们,也是忍不住的惊叹徐氏那样费油的做法,真是好吃。

可这样好吃的饭菜,杨元鼎只添了半碗饭。

最后半碗,他更是数着米粒儿吃的,还多少伴随着脸上的痛苦神色。

徐氏都注意到了,关切的问:“咋个了?三郎,今天饭菜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