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一把刀(118)+番外

张司九忍无可忍:“我不是兽医!换一个人来!”

杨元鼎小声嘀咕:“那总不能让你给我大哥二哥做手术去吧?他们肯定不干——”

如果不是现在还在马背上,要想瞪他太难,张司九是真想瞪他一眼。

不过,她还是很实事求是说了句:“他们过了发育期了,再做手术,意义不大。顶多就是起到卫生作用。不过太长了也不行,还是会影响以后夫妻生活质量。你可以偷偷观察一下,如果——”

杨元鼎沉默了,良久幽幽的问:“那如果真的要做手术,难道我要偷偷迷晕了我哥,然后你再手术吗?那他醒来,真的不会觉得自己遇到变态了吗?”

这下,张司九也沉默了。

好像……是挺变态的。

张司九默默地看风景,想了想觉得太尴尬,决定转移下话题:“你的播种机什么时候弄好?准备在哪里实验?”

“快了。已经开始定制零件了,拼装好后就可以用。到时候去你家实验。”杨元鼎也很配合。

等到了村口,张司九就下了马:“你快回去吧,不然小松小柏看到,又该缠着你了。而且今天是中秋,你家里那么忙,早点回去帮忙。”

杨元鼎也没推辞,不过也下了马,将马背上驮着的包袱解开递给张司九:“我娘准备的中秋节礼。我看过了,就是些点心蜜饯什么的。里头有一本书,是我学完了的,我做了标注,你拿着,用来认字正好。回头我再给你看看,我大哥那儿有没有医书,我去给你偷来。”

本来挺感动的张司九,脑袋上缓缓地冒出了问号:偷来?

然后她想起了一个新闻:某小伙谈了个女朋友,假装高富帅,但其实背地里是偷电瓶车供养女友。

新闻上那小伙子的脸打了马赛克,但不知道为啥,张司九分明觉得就是眼前这张白胖的少年脸。

……就很离谱。

杨元鼎又问起了张司九:“对了,胖墩怎么样了?能吃了吗?”

上半句还是一脸关切,可惜到了下半句,画风突变得有点厉害,张司九一时之间觉得有些割裂。

张司九默默地算了算时间,咳嗽一声:“大概……十月底或者十一月初就能杀了。毕竟吃的特制饲料,长得很快。要是再加点泔水,那估计可能十月初就能杀。当然也可以养到年底,至少能到二百斤。”

杨元鼎咽了咽口水:“那到时候看!”

他絮絮叨叨的盘算:“到时候,肥膘就用来炼油做香皂,送给我娘,瘦肉啊,排骨啊,就用来吃。猪头就送给我爹吧,我爹到时候祭祖,肯定脸上有光。毕竟,他这辈子都可能没见过那么大的猪头!骨头就用来磨碎了,做骨粉,到时候继续做饲料!对,还有猪鬃,可以用来做一把刷子!猪皮的话……也可以扒下来,做两对护腕送给大哥二哥……”

张司九:……胖墩这小小的身躯,真是被安排得明明白白。连根毛都不会剩下那种。

第130章 过节氛围

周氏的回礼,当然精美得多。就连用来包东西的那块包袱皮,料子都特别好。

用徐氏的话说,正好可以给小南瓜改个肚兜穿。

张司九摸了摸料子,看了看那花纹,觉得很有道理:“是挺合适的。”

就很实用。

徐氏感慨:“周娘子这是用了心思的。处处考虑咱们家呢。”

张司九也这么觉得:点心虽然精美,但也只是吃的,和他们送的都是一样的,并没有显得特别贵重,给人一种正常礼尚往来的感觉。而且送礼还是让杨元鼎特地跑了一趟——也是礼数到了家。

徐氏今天收拾得早,所以一点不耽误带上小松小柏回娘家这个事情。

原本徐氏还想带张司九一起去,但张司九和杨氏都认为还是不该去,所以就没跟着。

张司九和招银在家帮杨氏做晚饭,等着晚上一家人团圆赏月的好时光。

不只是张司九家,其他人家也都如此,有女儿的,女儿嫁得又不远的,都是中午就开始大鱼大肉的摆上桌,热热闹闹的吃饭。然后等晚上,自己一家,还要再吃一顿。

所以渡口今日也特别热闹,不仅如此,商贩们也是生意爆红,但也都是早早收摊——他们也要回家过节呢!

上辈子,也就小时候张司九感受过这么浓的过节氛围。后来随着科技发达,生活越来越便利,条件越来越好,想吃什么平时都能吃得上,所以过节也就显得就是那么一回事了。

甚至月饼不见得会特地买来吃,或者买了也只是为了送礼,并不见得就会吃。

当然,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那些月饼,也真的没有小时候那么好吃了。

不过现在,感受到这种浓浓的过节气氛,张司九还是很想说一句:真好。

这种生活中的仪式感,还是应当保留的。这样才会让人对生活更加充满了期待和热爱。和家里人一起团圆赏月,吃一点平时不那么常吃的好吃的,多好啊!

反正今天,除了自家特有的卤肉拼盘之外,徐氏也是早早准备了不少好吃的。

光是肉就割了好几种:肥的瘦的,然后还有鸡鸭鱼。就等着晚上做一大桌子丰盛的饭菜。

张司九看着杨氏眼神不好的样子,于是很干脆的主动请缨:“要不,我和招银来做?”

杨氏想了想,就答应了:“行,反正也没外人。你多练练手。”

在杨氏看来,女娃儿还是要从小就学洗衣做饭这些的,不然嫁人了,不得被笑话死?

李家给坐月子儿媳妇饿瘦了的事情,可是成了村里的笑话。

不过,张司九其实也不太擅长做饭,但她想吃炒菜了。还有烧菜。

光是想想,都能流口水那种。

从前她只觉得医院食堂都吃腻了,但是现在想想……食堂的饭,那是真好吃啊!

少年不知食堂好,夜夜外卖小烧烤。中年方知食堂好,可惜再也吃不着!

这种忧伤,让张司九惆怅。

而这种惆怅,只有美食才能抚慰。

张司九卷起袖子,决定来一桌正宗的食堂菜!

光是处理食材,她和招银就忙活了一下午。

结果没等动手呢,徐氏就匆匆赶回来了。

这会儿时间都还早。

杨氏有些意外:“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也不多玩一会儿?难得回一趟娘家——”

徐氏乐呵呵的将东西放下,卷起袖子就要干活:“我爹娘知道如今家里什么情况,早早就催我走呢。那里头有一包油酥点心,是我娘专门让我带回来给您的。还有一只羊腿,回头我炖了吃。”

这一次,徐氏回娘家带了那么多东西,是真长了脸。

不仅几个嫂嫂都说她太破费,就连她娘背地里也拉着她说,看这些东西就知道她在娘家过得不差。

这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回娘家时候带点东西,也不是为了贴补谁,除了孝敬爹娘之外,不就是也为了告诉娘家人自己过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