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路人属性大爆发!(50)

林砚问:“那个是哪个?”

“……就,”他左看看又看看,趁着对面的狄子睿低头的工夫,小声说,“上床。”

林砚又笑。

段辞:“你又笑什么?”

林砚夹了个鸡腿给他:“笑你想多了。”

他只是个路人,都遮成这样子了,再怎么样也不会再招桃花。

*

昆仑娱乐。

在林老板忙于学校事物的时候,安淮的新歌录制流程走的很顺利。

在发表前,章乐问林砚,作曲人写什么名字,是真名还是取一个代称。

这在圈子里是常有的事,有些明星的艺名还是通过大师算命修改的名字。

林砚想了想:“写Y吧。”

这也是他在现实里用的名字。

母带制作完成后,由于事关空降领导,章乐亲自盯着这件事,从制作到发行以极快的速度推进着,同时在安淮寝食难安地等待下,发行的那一天终于到来了。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这个世界原著是一篇三流晋江小说,又经过花家魔改,因此娱乐圈的运营模式和现实有微妙的不同。

这里有健全的打歌机制,也有专门的音乐论坛,面向所有听众,这里各位歌手的粉丝最关注的就是每首歌的班底。

因此在歌曲版块的论坛上,早有专业放料的营销号守在那边:【昆仑娱乐,安淮新歌,《微光》,作曲:Y,作词:梅姐。】

底下安淮粉丝闻声而来:【蹲蹲。】

【梅姐我知道,是昆仑娱乐的老熟人,老合作对象了,不算一线,勉强二线吧。】

【Y是谁?新人?之前没见到过。】

【艹,搜完回来了,真的是新人。好你个昆仑娱乐,安淮签你,你就是这样对她的吗?给她一个新人作曲家?@昆仑娱乐,你死了。】

【为安淮不值,这么重要的新歌季,给她一个新人作曲家,Y什么Y,我还N呢。】

【听说昆仑娱乐空降了林家二少爷,是个草包吧,绝对的草包吧,安淮在这时候留在昆仑娱乐已经是天大的恩情了,他居然恩将仇报!】

能看到这条消息的不止是安淮粉丝,还有她选秀的老对家,一个叫“沈晓兰”的歌手粉丝,双方撕过无数次,这会儿大声地嘲笑起来:

【笑死,新人作曲家配新人歌手,很般配的一对。】

【安淮和Y锁死。】

【我家合作一线作曲家,你家合作新人作曲家,谁都敢说我家早已NEXT LEVEL。】

然而不管安淮粉丝如何破防,安淮的新歌还是如约而至。

在这一天,最关注这首《微光》的,不是安淮粉丝,而是对家粉丝。

其中沈晓兰的大粉蹲守在电脑前,为自家偶像的新歌刷数据的同时,还点开了安淮的新歌,准备好好嘲笑一番。

笑死,什么烂歌——嗯?

舒缓的前奏从音箱里流淌出来,伴随着滴答滴答的钢琴声,安淮开了口,配合着音乐声,格外地动听。

沈晓兰的大粉叫璐璐,璐璐对老对家的声线特别熟悉,安淮的声音在歌坛里也只能算一般,是这首歌的曲子格外契合她的声线,将她硬生生抬上了一个等级。

这首微光前奏清新,从第一个音符出来开始,虽然重复,但却格外好记,曲风很特殊,叫人如沐春风。

仿佛听众面前也出现了一道微弱的光芒,伴着微风,往前继续走。

和原先判断的烂歌完全不一样。

甚至,抛开老对家的憎恨,璐璐认为这首歌完全有希望成就一首热门歌曲,但这首歌是很明显的曲抬人,换一个人唱,会是完全一样的效果,根本不是安淮演唱的功劳!

妈的,这个Y到底是谁?!干嘛想不开非要去捧安淮,怎么不来和沈晓兰合作呢?

曲风这么纯熟,到底是哪个知名大佬的马甲?

这首歌对刚出道的安淮而言,无疑非常关键。

新歌发表的那一天,安淮和经纪人坐在房间里,紧张地等待着。

经纪人点击播放音乐,安淮的吟唱伴着动人的旋律在宽大的房间里回荡着。

“真好听。”经纪人感叹,“小林总也太厉害了,能写出这样的曲子,还这么年轻。”

安淮想起青年把曲谱交给她的时候,脸上那股子漫不经心,就好像这只是他随手写的曲谱,她还以为只是一首平平无奇的烂歌。

但没成想,这位年纪轻轻的豪门二少爷,竟然还这么有才华。

她激动地在原地转了个圈,又跟想到了什么似的,从放在一旁的包里翻出了那张已经有点发皱的纸。

经纪人问:“你干嘛?”

“我要收藏好这页谱子。”安淮眼睛亮晶晶的,“这可是小林总的第一首歌,我觉得以后肯定很值钱!”

一时间,打歌论坛也是风起云涌。

音乐界针对流行歌曲,有专门的音乐榜单,排名无穷尽,但凡能冲进前100的,都是知名一线歌手。

像安淮这种等级的,多半是排在五千名开外。

她的老对家沈晓兰签的是专门的音乐公司,特地找来了一线作曲家与她合作,才将她硬生生抬到了前1000名。

而这首《微光》刚刚发表,秀粉的力量再加上被旋律吸引的自来水群众,排名就已经冲进了前2000,能进前1000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这对安淮和昆仑娱乐来说,简直是开门红。

论坛里的粉丝也是一整个大变脸:

安粉表示:【Y对不起,Y老师,是我刚刚太大声了,请再和安淮合作叭,你两天造地设,天生一对,我看哪个妖怪敢反对。】

【Y,嘻嘻嘻,和我家合作的,Y,嘻嘻嘻。】

【Y老师下首请保持这个状态,以后你就是我的老师。】

路人和对家粉:【给我的糊糊小墙头舔舔Y,完全不像新人的曲风,还有第二首吗?】

【昆仑娱乐也不剩几个人了,为了股价,目测会力捧安淮,看来Y还会跟安淮合作第二首。】

【又听了一遍,妈的,忍痛斥巨资五块钱买下整张专辑。】

【Y跟昆仑娱乐什么关系啊?安淮粉丝怎么还锁定人家呢,也许只是一次小合作,下次Y康康我们别家小歌手。】

【别吹的Y跟什么金瓜一样,现在一首歌运气好爆红的还少吗,能产出多首热门歌曲的才配一声Y老师,别下首就陨落了。】

……

安淮新歌发表的时候,林砚也在听这首歌完成的如何。

不过他并不关注排名,对他来说,一首歌录制完发布,就已经结束了。

青年戴着白色的蓝牙耳机,坐在申大课堂的最后一排,这是一节选修课,大多数学生都在偷摸着玩手机。

完整的旋律从耳机中流淌进耳朵里。

听完了整首歌,林砚摘下耳机。

黑色的水笔在青年指尖转动了一圈,最终落在白纸上,化成一个个音符。

安淮的演唱无功无过,在林砚的预料之内,但昆仑娱乐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想捧红安淮,必须要紧锣密鼓地多准备几首,一鼓作气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