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将血(2254)

也就是说,大秦的学官儿们,差不多都受到了牵连。

到了七月末,对西辽的战事正在收尾的时候,这场大秦自鼎革以来,最大的一场变革,终于扩散到了大秦各个角落。

此时,这场变革再想收手,已经是完全不可能了。

到了八月间,各地奏疏,如雪片般送入京师,这还要得益于成武七年那场动荡,那些守旧之老臣,纷纷退下去的结果。

不过大秦中枢还是受到了有史以来,最为沉重的压力。

一些自诩为正统,受益于科举旧制的各色人等,尤为活跃。

这些年积累下来的不满,也呈爆发之势,形势并不乐观……

这样的结果,连皇帝陛下也有些始料未及。

实际上,还是太急了些,虽然经过了数载准备,但此时以周仿等为首的朝廷重臣大多立足未稳,地方上其实也在新旧交替之时。

若再晚上两年,这场变革会进行的更加顺利。

七月末,周仿入长安李府,与前同门下平章事李圃密探多时,随后,赵石等枢密院,兵部重臣被招入宫。

八月间,朝廷招各地有名望之大儒进京,共商国事。

谕令下到地方的时候,各地虽然大多已经进入冬季,但群情振奋之下,又觉朝廷终于听到了“民声”的读书人,被招之人纷纷启程入京。

实际上,从古至今,甚至是后世,当权者已经玩弄了无数次这样的把戏,但是上当的人,还是那么的多。

当这些满怀幻想的人们正行走在路上的时候,朝廷的使者纷纷出现在各地布政使,宣抚使,按察使等地方衙门之中。

文书,私信,密诏等等,不一而足。

九月间,长安诸贤毕集,读书人以为盛事,来往间,已不避于人,大有挟势以迫朝廷就范之势。

长安城很热闹,但各路属衙渐呈联合之势,军政大权,皆紧紧握在有心之人手中,各地骚动,在各式各样的手段之下,逐渐平息了下来。

各个地方的声音,也在逐步统一。

这个时候,鼎革一派,已然胜券在握。

此时,成武皇帝表现出了自己的宽容和仁慈,将表面功夫做的很好,任由各地贤良出言议政,并没有做出过激的举动。

不过,这一次的风波,也让成武皇帝陛下真正的成熟了起来,他真正的意识到,所谓民心民意到底若何,这却是很多君王,难以理解的东西。

头一次操纵民心民意的感觉,让皇帝陛下十分高兴,而通向他心目中的千秋大业的道路,好像也头一次如此清晰的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大秦成武八年腊月,大雪飘飞之际,中书终于议决,改科举之制,复唐时旧观,荣耀了百多年的进士科,就此成为诸多科考科目中的一科,不再独享尊荣。

细节之处的改动,在所难免,但总体而言,从大秦成武八年开始,大秦科举取士,取中的将不再是纯粹的舞文弄墨之辈了。

此次鼎革,也被称之为“成武改制”,也是大秦霸业的一个非常关键的节点,说起成武鼎革来,都绕不过它。

它确实也掀开了华夏文明一个新的篇章,赋予其再重要的历史意义,也不为过,虽然,成武改制的余波,一直贯穿于成武一朝……

成武八年年末,大秦朝堂上下的人们,终于疲惫的准备过上一个年关。

就在此时,好消息终于来了,大将军木华黎率大军征伐西辽,几乎“不费吹灰之力”,覆灭西辽,契丹人余孽,仓皇西逃。

大秦的人们,已经习惯了军事上的诸多胜利,但在成武八年年末,刚刚经历了一番惊心动魄的动荡之后,人们憋在心里的郁郁之情,终于被这个消息所点燃,整个大秦,都好像提前过上了年关一般……

第1592章 简字

大秦成武九年正月。

年关的热乎劲儿还没散去,大秦朝廷正在酝酿封赏前方将士,西辽虽然遥远,大军主力也非大秦将士。

但这毕竟是灭国之功,而附带的,大秦又多了一个属国,也就是回鹘汗国。

这样的功绩,封赏乃题中应有之义。

而借此,也能淡化一下成武八年科举改制带来的诸多混乱。

但当大秦长安各个衙门纷纷开衙,署理公务的时候,大秦明远司收到了一个令人震撼的消息。

后周摄政王赵氏,废周帝柴氏,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宋,年号新庆。

实际上,自成武七年开始,种种迹象已经表明,后周将有内乱,摄政王赵氏总览朝政,安插亲信,不遗余力,居心叵测之处,路人皆知矣。

后周赵氏,终于走到这一步,没多少人觉得奇怪,后周的政体,本就奇哉怪也,权臣在侧,隔有数代,才至于此,这才是让人比较困惑的地方。

但大秦没多少准备,因为从成武六年攻周之后,大秦国策已定,罢兵息戈,专注内政,如此已有两载。

而照现在的情形,这个国策在短时间内,不会改变。

但此番诱惑力太大了些,有些朝中重臣,即便知道重启战端,对大秦来说,并不算太好的选择,也有些犹疑了起来。

改朝换代,必有乱生,这必定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对大秦更为有利的是,蒙古人占据辽东,开始连年南下,拖住了河北王李任权,若大秦再次挥兵东进,当年故事,再不会重演了。

这就是天下大势,变幻的有点太快了。

消息来到长安,一石激起千层浪,成武皇帝陛下立即招群臣入宫商议。

但没有谁能像诸葛武侯般,枯坐隆中,便晓天下之势,更不能像他般,一语而定将来数十年间的风云变幻。

群臣意见不一,却都有着道理,越是如此,越是让皇帝陛下难以下定决心。

这一次,枢密院的几位主官,也再难保持同进同退的步调。

反对趁机伐周的人以种燧为首,理由很简单,不管从哪个方面看,河洛大军都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

而张承等人则以为,机会难得,后周京师开封几乎近在迟尺,只要攻下开封,后周各部军旅,群龙无首之下,很可能演变成闻风而降的局面,如此一举而定乾坤,得失之间,哪里还用犹豫?

他们的这两种建言,其实也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意思。

但朝中大臣们,想的肯定不止如此简单。

知己知彼的道理,谁都明白。

若想在之后有所作为,还要看后周这次风波闹的到底有多大。

赵氏篡位,乃逆臣不假,但与史上那些枭雄之辈大不相同的是,赵氏统摄后周朝政,已逾百年,党羽遍布朝堂内外,又有谁敢以大义之名讨之?

而且,据传来的消息看,赵氏对以后周废帝为首的柴氏宗亲很是优容,并没有大肆杀戮,这难免留下后患,但却有稳定内外局势的奇效。

所以,议来议去,最终大秦重臣们一致以为,应该先观后周情势,再言其他。

枢密使张承趁机进言,增兵河洛,一旦后周发生内乱,也能立即进兵。

上一篇:苍老的浮云 下一篇: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