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公主种田记(71)+番外

作者: 竹叶溪 阅读记录

“可惜那小子也是个不省事的,新婚半年就惹了人命官司,范三姑花了无数银子打点仍免不了秋后问斩。可巧赶上十年前的大赦,改为流放,他竟在路上逃了,罪加一等,至今未曾归案。”方扶南摇头,不知该笑还是该叹息。

“这里最苦的就是做媳妇的宋氏,十年来受范三姑打骂差遣,过这种清贫日子。”沈青青垂下头,“你是可怜她的境遇,所以才这么做?”

她方才听小铃说了一遍这户人家的遭际,也着实怜惜宋氏,可是事实就是事实。

紫茎的商陆有毒,绿茎的商陆没有毒,这是庄户人家的孩子们都知道的事实,宋氏三十出头的人了,哪能不知道?

一盘菜里两种商陆都有,婆婆死了而她只是中毒昏迷,这还用想吗?

方扶南将绿色的茎扔进枯井,“就算如此,宋氏与范三姑一道进餐,也抱了一半必死的心。”

那妇人心里更多是希望同归于尽吧?或者说,将命运交给天去裁决。

这样看来,天意倒是很公道的。

“……就算如此,那老太和范二娘也不会轻易罢休。”沈青青想了想,“不如将那宋氏送去我那儿养养?过几日我往沈家田庄上去,到时候带着宋氏一道走。”

“你愿意帮她,也算她这一趟鬼门关没白走。至于范家那两位……”方扶南笑笑,“青青,你想来没遇上过,因此不知道,范二娘这样泼辣的妇人,都是欺软怕硬,心里头最怕官的。”

“既然你早有打算,早知道就不该答应小铃。”沈青青取出绢帕打开,“多谢你给我的玉镯,我也有一件东西给你。”

素白的绢帕上,搁着半环残缺的白玉镯。

十年前的那一日,破晓时分的阳光也像此时的余晖一样,穿过通透的白玉镯。

“……是、有字的那一半。”方扶南小心拿起破碎的玉镯,看到玉镯内壁刻着一个“玲”字。

“喂,方子裁,喜欢这件回礼吗?”沈青青笑了,“舅母来请我回去住,为了赔礼道歉把我落在沈家的母亲的遗物送了来,我看里面有这半个镯子,想必正是你要找的。”

“足够了。”方扶南攥紧半枚跌损的玉镯,“物证、人证俱全,旧案足以再查。”

“再查又能怎样呢?”沈青青忍不住追问,“你做这么多,不过薛老太君手中那道折子的事,也不过颜晗一句话的事情!可是他们都不敢提请重新彻查此事,你……又能做什么?”

势力盘根错节,甚至与外族勾结,那样胆大包天的对手,就凭一己之力真的能抗衡吗?

方扶南收起玉镯,面无表情地道:“这东西我会好好保管。至于其他事——他们都不敢做的事情,我的确敢做。你觉得那些人杀你是胆大妄为,我会让他们看到什么叫做真正的胆大妄为。因为我与现在发生的所有事,并没有任何关系。”

他,来自还没有到来的十年后。

沈青青哑然半晌,问道:“桐城方氏出了什么事?玲娘,她到底怎么样了?!”

方扶南抚过玉镯上的“玲”字,缓声道:“她现在还很好,至于将来的事……就请殿下和我一起努力了。”快来猜!沈青青的好姬友魏玲和方扶南到底是神马关系○△○

第85章如意酥

暮色渐起,霜官儿一脸郁闷地坐在乌桕树下。

燕娘端来一碗血糯粥,“小霜官儿,怎么又不高兴了?”

“姊姊说好给我做如意酥吃,谁知道来了个不认识的哥哥,姊姊忙着同他说话呢。”霜官儿哼哼,如意酥三天前落令了,要等开年四月初才有。

“如意酥啊,我说呢,姑娘怎么还买了一碗豆沙回来。”燕娘揉揉霜官儿头发,“你姊姊可疼你了,正给你做着呢。”

面粉加水揉成的是面团,加上油揉成的就是油酥。

沈青青将面团和油酥擀成两张圆圆的饼,叠在一起,不留一丝缝隙,再沿着一边细细密密地卷起。

“连糕点都会做呢。”方扶南倚在窗边觑着她笑,“难道宫中御厨不够数,竟要你亲自下厨么?”

“哎,还不是皇伯父……”沈青青将卷起的面团切成小段,每一小段再擀成一片圆圆的面饼,刷上厚厚的甜豆沙,“姑苏的点心就是麻烦嘛,每年都守着上市和落令的时候,晚一天就买不着了。北都和江南隔那么远,皇伯父爱吃茶,要配点心,但总吃不上当令的。”

“所以父王送我去北都时,捎带了几个点心师傅一道去,谁知道他们到了北都也守着上市和落令的时候,不肯多做一天。”沈青青哭笑不得,“皇伯父还是吃不到想吃的点心,因此就说软话央我去学,学了单做给他吃。”

方扶南笑着摇头:“听你说起那人,总和母亲说的不同。”

“我同皇伯父更亲近一些,玲娘性子弱,有些怕他,总爱躲着他。”沈青青把刷过豆沙的面皮自两边卷起,铺一层蛋液,撒上芝麻,“玲娘她在桐城过得好吗?”

“没什么不好的。我原先并不知道母亲到底是什么人,只知道我自记事起,父亲就说,不管发生什么,一定要让着母亲。”方扶南说着也觉有趣,“整个桐城方氏就宠着她一人,并不输于你受到的宠爱。”

桐城方氏是书香世家,门中子弟个个进士,三代之内必有一位宰相。能得整个方氏宠爱包容,这一份幸运委实不小。

青女玲娘,一位是吴越王的郡主,一位是乐山帝姬的独女,当时被膝下无女的孝清帝养在宫中,受尽宠爱,莫说金枝玉叶,便是天上的仙童也足以媲美,朝中谁不知晓?

后来北羌攻破京城,索要数万两黄金,邾朝无力偿还,约定以妇女折价。羌人曾指名道姓索取两位金枝玉叶,一人便折为万两,当得两百位良家子。只是当时吴越郡主越青已于半年前回到江左,而另一位魏玲帝姬则在战乱中不知所踪,羌人最后一个也没得到。

“等等。”沈青青猛地将面团一拍,“我记起一件事,当年北都被攻破前夕,我恍惚听闻皇伯父将玲娘暗中送出危城,一路护送她的,正是姜远山姜大人。”

姜远山……

方扶南蹙起眉,又是姜远山。

还有死了的三司左计崔明远,沈青青说,崔明远曾是漠北军中押运官,他负责押运的那一批粮草恰好在羌人大举进攻的当口上在风沙中丢失,致使大军败退,连失七城。崔明远被指为与北羌勾结,故意弄丢粮草,押解回京收押狱中,判秋后问斩。

但可笑的是,桐庐公主随后奔赴漠北清查此事,最后和亲死在了塞外,在因她之死而得到大赦的那一批人中,崔明远不仅免了死罪,还在两年后领了一个少卿的闲职,一年前更是进到三司,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不过,崔明远最后又在忠烈庙里头投缳自尽,说自己罪孽深重,不死不足以偿还,倒也稀奇。

“方氏呢……后来遇上了什么?和薛家一样吗?”沈青青将一个个做好的点心放进铁丝筅子里,下锅滚一遍油。

“炎和二十年,当时的方氏家主在平江任上时于忠烈庙投缳自尽,自言有罪,方氏其余族人,不论男女老幼妇孺,一律发配西北三危山。”和薛家不同的故事,但与崔明远离奇地相似,而崔明远这样的故事,在平江的卷宗上,已经发生了五回,那些人彻查到底都曾在漠北军中担任或大或小的职务,而一查到此,大家也就心照不宣地了结了案子。

与桐庐公主相关的事,从来极尽荣宠,但总没有任何人愿意深涉其中。

他自问方氏未曾参与过漠北军一事,不知怎会在桐庐公主死后第二十个年头,依然难逃这诅咒一般的命运。

“你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方扶南看着灶台前忙碌的女孩子,“整个邾朝依然在跟着你哥哥宠爱你,但许多人其实是在怕你,这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