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公主种田记(58)+番外

作者: 竹叶溪 阅读记录

错的地点,错的事,错的人,当这些错的东西相遇的时候,命运会不会发生惊人的改变?

所以没有什么不敢的,为了扭转那些既定的事实,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他还会做更多铤而走险的事情。

“你……?”薛麟追上来,握紧了手中的红缨枪,满脸警惕,“你把她怎么了?”

“只不过不希望她涉险去救薛家。”方扶南回头看向那惶惶的少年人,“你也不希望她出什么事情吧?薛家和她谁更重要,相信你心里掂量得清楚。”

薛麟咬牙,薛家自然比不得一位“死而复生”的公主重要,但那都是他的家人啊,就叫他在明知有办法救他们的时候,眼睁睁看着他们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被收押吗?

薛麟看着方扶南的背影干瞪眼,真是混账!提刑司果然没一个好东西。

第69章争执

虽然已是三更,海棠苑依然灯火通明。

这是薛麟第二次走进海棠苑,楼阁仍是原来的精致楼阁,草木森森,花香细细,但严九爷凝重的表情让人无暇去欣赏这些。

方扶南将沈青青送了过来,没和严九爷说上几句话,就急匆匆地走了,说是赶回提刑司处理事务。

薛麟坐在海棠苑的水阁里出神,一道纱幔之内,沈青青尚未醒来,方扶南留下了一人照料她,据说曾是塞上随军的医者。

门帘一晃,走进一人,是严九爷。

“严九爷。”薛麟急忙站起,“我三妹她……?”

“骢娘子好生在后面歇息,郎君不必记挂于心。”严九爷捋了捋胡须,很和蔼地道。

薛麟沉默下去。

薛府被围的时候,他和薛骢正在演武场夜训,薛老太君的人在第一时间将消息传给他们,且安排好了薛麟往天平山告知沈青青此事,而薛骢负责给海棠苑传一封信。

可传完信的薛骢似乎在海棠苑不知所踪,他问了不下四五回,严九爷总是推说薛骢歇下了。

想起方扶南胆大到连沈青青都敢迷晕,他就觉得薛骢也好不到哪里去。

严九爷见薛麟面色不好,劝道:“薛郎君也不要过度忧思,这些事薛老太君自有安排,倒不如歇息片刻,养养神,待殿下醒来再作打算。”

毕竟薛老太君安排得再妥当,也得听听沈青青的意思不是?

严九爷暗暗皱一皱眉,薛老太君似是早已料到今日,捎来的信中只说希望海棠苑庇护薛麟,还有便是万万不要让薛骢走出海棠苑半步,因她是羌人的孩子,薛家已是强弩之末,担不起私藏蛮夷的罪责。

但若说如今担不起这罪责,那当初收养这孩子却是为何?

说不通的。

不过这些疑问,严九爷并不打算说出来,又宽慰了薛麟一番,仍旧去忙他事。

帘内,沈青青已醒转过来。

有人端来一盏茶,低声道:“殿下醒了,喝口茶提提神罢。”

“你是……?”沈青青接过茶盏,怔怔看着那人,面容有些熟悉,一时却想不起来名字。

“某是师尹,曾跟随师父为殿下诊过病。”师尹仍低着头,慢慢地、轻轻地道,“都说殿下是病殁于塞外,师父到死心里也放不下这事,因此着我继续查访此事。”

“师尹……”沈青青喃喃,“我好像记得你。”

塞上的风沙很大,夜晚很冷,刚从江南一路驰到西北大营的她受不惯多变的气候,没几日就染病发烧,还因此得了颜晗一句“果然只会添乱”的冷语评价。

正当她和颜晗互相生气,赌气不肯喝药的时候,便是一个须发花白的老医者带着年轻的小徒来好言劝慰。

沈青青摩着茶盏上的花纹,也轻声叹息:“颜晗他……知道么?”

“军师不知。”师尹躬身,“某如今在提刑司当仵作,跟随方大人。”

他在战场上见过的尸体比治好的人更多,当仵作验看横死的尸体,在别人眼中或许是件不得已为之来维持生计的事情,于他却无所谓。

“这样啊……”沈青青垂下头笑了笑,又瞥一眼他隐带不平的神色,“你是不是怀疑颜晗啊?”

“……殿下何出此言?”师尹后退了一步,她脸上的笑似乎预示这只是一句玩笑话,但眼中的神色又不得不让人当真。

“你只需,实说便是。”沈青青抚了抚额头,为药物所迷,就算醒了,总还是有些头晕,方扶南真是混账!

“殿下既如此说,某也不隐瞒了。”师尹舒口气,背过身去放茶盏,一边慢慢地道,“殿下因和亲而病殁塞外,谁不知和亲是军师矫旨?再想,军师之所以矫旨,乃是因有羌人请求和亲在先。”

“羌人请求和亲,乃是因我单骑去救颜晗,容貌为羌王所见。”沈青青闭目,“所以你认定,这些都是颜晗设计?”

师尹茶盏重重放在桌上,一顿手,“殿下既然也是这么想的,那还有什么好说呢……?”

“他不是这样的人。”沈青青摇头,拥着薄被坐起身。

“殿下与他相识多久,我们这些人又与他相识多久?”师尹的声音变得激动起来,“殿下可知,他有多想要离开西北,在江南过上安定的日子——在殿下死后,这样的日子终于得到了,隐居桐庐,何等逍遥自在!”

“师尹。”方扶南打起幔子走了进来,“不是说过很多回了吗?在证据确凿之前,不要说这些话。”

师尹低下头,神情委顿,他也不想胡乱猜疑,但他不甘啊。

沈青青披衣起身,走到师尹身边,“我知道的,子陵不是那样的人。我在折柳湾寻到他时,他受伤很重,他只是担忧自己活不到击退北羌之时,才铤而走险……”

“你们,争这些做什么?”方扶南摇头,神色复杂,“还是先解决薛家的事要紧。”

方扶南并不认为颜晗参与其中,因为颜晗回到江南后从此隐居不仕,再无声息,直到桐庐公主死后的第十八年,他也因忧思离世,从此彻底化为传奇故事中的人物。

但师尹曾向他提过,当时攻破北羌时,少说有半数以上的人认为桐庐公主生死未卜,打算在附近搜寻几日,但颜晗执意回营,甚至与大将军仇秩发生了争吵。这件事总令人觉得奇怪。

“说到薛家。”沈青青猛地转过头,愤愤走到方扶南面前,从袖中取出一物掷到他怀里,“你管得也太宽了,我与薛家如何,不要你来管!”

说完,一甩帘幔,快步走出去,唤人备马。

方扶南接过一看,原来是先前赠与她的那柄扇子。

不论有什么事,拿这扇子来宪司寻我便可。这是他当初许下的承诺。

那时还以为她只是沈家一个受了委屈的表小姐,因追查桐庐公主之事才对她尤为注意,谁知……她就是那个最关键的人。

谁想去管她究竟是什么死而复生还是借尸还魂,他只知道,这是冤屈太重,苍天开眼。

多少人命关天,她的事,他不能丢下一件不管。

第70章鸡鸣

海棠苑的阶下,沈青青正牵着一匹快马,与严九爷交谈。

“阿青,太危险了。”严九爷拉住缰绳,显然在劝阻沈青青,“你多少年没有骑过马,好歹也该去换一身衣服。”

“平江城里俱是平坦大道,怕什么?”沈青青满不在乎,在所有人看来,她消失了整整十年,但在她来说,从在风沙中沉睡过去再到睁开眼,也不过瞬息之间的事情。

这身子大病初愈,或许气力不济,却不至于将什么都忘了。

严九爷是个通达的,见她执意如此,也不再劝,只叫来几个灵巧的护卫,吩咐远远跟上。

还没来得及回头,身旁扬起尘埃,又一匹快马在嘶鸣声中冲上街道,却是薛麟追了出去。

“真是……”严九爷顿足,“不是让你们看好薛郎君,别叫他乱走的吗?”

“小的们也拦不住啊。”左右忙赔笑,“再说,是方大人说令薛郎君回去闹一闹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