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公主种田记(34)+番外

作者: 竹叶溪 阅读记录

“青青喜欢做这些呢。”沈青青笑笑,唯有这太平盛世才能让她安然住在乡间,终日无所事事,费心于煮饭和种花,这样的忙碌,她很喜欢。

沈老太君“哈哈”一笑,将绣品放在膝头,伸一伸胳膊和腰背:“老太君也喜欢,不过年纪大了,没有从前忙得动了。”

拿起勺子正要喝粥,霜官儿端着自己的小碗蹭蹭蹭跑进院子里,仰起脸将手中的碗举到沈老太君面前,磕磕巴巴地道:“姊姊教过我,做人要知道孝悌。霜官儿、霜官儿这碗粥上面的炒蛋多,给老太君吃。”

“好懂事的孩子。”沈老太君笑得眼角皱起来,她自小学戏文,倒也识得了几个字,读过几个典故,明白几分大义,见霜官儿人小鬼大,心中欣慰,摸了摸他的额头,“霜官儿是好孩子,老太君知道的。不过你要多吃些粮食,才能快快长大,长大了才能够保护老太君和姊姊。”

霜官儿霎了霎眼,鼓起腮帮子想了又想。

沈青青抿唇向着他笑:“老太君说得不错,霜官儿是我们家里最小的,姊姊和老太君自然都让着你。”

霜官儿吸了吸鼻子,炒蛋的香味一阵一阵钻进鼻孔,一双细胳膊便有些举不动,慢慢把碗缩回自己身前,又抬头看看沈老太君和沈青青,“那、那我真的就去吃啦!”

“好。”沈青青看着他蹦蹦跳跳跑进屋的身影笑起来,“霜官儿真是了不起,将自己富余的东西送人没什么了不起的,可他能够将自己珍爱的都让出来呢。”

沈老太君笑着点头:“霜官儿从来都是个好孩子,和云娘一样。”

说到这里,两人脸上的笑容不觉都收去了。

“那么老太君觉得,我和……母亲不一样么?”沈青青看着沈老太君膝头火红的绸料,将一双眼睛眯得细细的。

“是啊。”沈老太君呷了一口清粥,慢悠悠地说道,“青青已经不像云娘了。”

从前很像,温柔软弱、惹人怜爱,但如今……并不相像,或者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已经变得完全不同了。

“人总是会变的。”沈青青说过这句话,便开始安安静静地喝粥,青瓷的小勺落在碗中,每一下都不碰起任何声响。

喝完粥,沈青青拿起两只碗舀了一瓢水冲洗干净,向沈老太君微微躬身,“老太君,我喂蚕去。”

她提起挂在一旁的竹篾篮子,满满一篮子新鲜嫩绿的桑叶,还带着清晨的露水,是霜官儿早起读完一遍书便去田埂上采来的野桑。

沈青青提着篮子走进屋舍西侧低矮的草屋,屋内光线昏暗,两条并排而放的长凳上搁着三只脸盆大小的竹篾编成的圆匾。北面的墙边,摆着一张小矮桌,两支红蜡一盘桃子,后面供的是蚕花娘娘的像。

匾里的蚕虫已经蜕过三次皮,正迈步向着白白胖胖的体型发展,这时候的蚕虫胃口很大,晚上换过的满满一匾的桑叶已经被啃食得只剩硬杆。

再过半月左右,蜕过第四次皮的蚕虫就要进入吐丝前的最后一个阶段,那时候胃口比现在更大,连桑叶茎秆都能啃断。而且等到那时,半夜里村中所有的人家都会点起灯来,为饥饿的蚕虫再添一遍桑叶,好让它们吐出更多优质的蚕丝。

沈青青用帕子小心地擦干每一片桑叶正反面上沾染的露水,在干净的圆匾里厚厚铺上两层桑叶,然后将过了夜的蚕虫一条一条捉起来,放到新鲜的桑叶上。

青白色、冷冰冰、又软软的。

沈青青看着这些小虫子眨了眨眼,让一条胖胖的蚕留在了她的掌心里。

蚕在她手心里昂起头来,胸前三对细细的脚抓不住什么,又伏了回去,黑色的嘴泛起一层光泽。

沈青青能够感觉到这小东西许多的腿在皮肤上爬过,好像吸盘一样,又似乎有些黏糊糊的。

第40章乌桕蚕

看了一会儿,将蚕放到一片新鲜的桑叶上。蚕很快爬到叶片锯齿形的边缘,前面三对脚紧抱住桑叶,头划着半圆形,慢慢将桑叶啃出一个半月形的缺口。

“除了吃就不知道做别的虫子。”沈青青支着半边脸颊坐在圆匾旁,听着蚕食桑叶的“沙沙”声响在耳畔,轻轻地笑道。

这些小虫子,就像她现在一样呢。

居住在一个安逸的地方,不愁吃穿,也没什么烦心事——但是到了晚秋它们就要吐丝织茧,结束这样的日子了。

那么,她又该怎么办呢?

曾经梦过多少次、说过多少次了,等到与北羌的战事结束,她要回到封邑桐庐,回到生她养她的江南,过安静的日子……等她再一次回来的时候,的确如她所想地过上了安静的田居,但她到底有没有资格去享有这一切呢?

方扶南曾说过,十年前桐庐公主一死,十年后依然累得无数无辜的人为她陪葬。他是知道了什么?

沈青青闭上眼,揉了揉额头。

上天让已经死了的她回来了,多半不是让她回来过安静日子的,但是她该怎么做呢?没有了显赫的身份,蹉跎了十年的光阴,从高高在上金枝玉叶的公主落到寄人篱下的孤女,她究竟该做些什么才是对的?

“姊姊!姊姊!”霜官儿欢呼着跑进蚕房,身后跟着白乎乎的大白鹅,嘴边还挂着几根碧绿的青草叶。

沈青青回过神,拦住了冲进蚕房的霜官儿和白鹅,“怎么了?”

白鹅伸长脖子,仰头“嘎嘎”两声,一双乌黑的眼珠盯着霜官儿手中。

沈青青也看向霜官儿一双小胖手。

霜官儿摊开手,掌心里伏着一条两寸来长的虫子,比蚕虫细瘦一圈,颜色偏向于暗红,但那昂起头茫然无措的模样和蚕一模一样。

“这是什么?”沈青青从来喜欢养花,因此不怕虫,但也并不见得有多喜欢虫子,不免嗔怪霜官儿,“你玩什么不好,就知道捉虫子玩?”

白鹅应景地叫两声,听起来比沈青青还严厉。

“我听小铃姊姊说,乌桕树上有野蚕,吐的丝又细又韧,织成绸子一定很了不起。”霜官儿咧开嘴笑,一点不在意被沈青青责怪,“我在乌桕树下蹲了好几天,终于找到了一条。”

“乌桕树……”沈青青摸了摸下巴。

能吐丝结茧以供缫丝的虫子,江南一带都称它们做蚕。吃桑叶的叫桑蚕,吃柞木叶的柞蚕,吃蓖麻叶的蓖麻蚕,吃乌桕树叶的当然就叫乌桕蚕,其中桑蚕吐的丝洁白光亮,产量多且容易养殖,因此在江南一带广为饲养。

沈青青摇了摇头:“我们院子里虽然有一株乌桕树,可乌桕树那么高,谁有本事上去采树叶下来喂蚕?飘下来的枯叶子,蚕虫可是不吃的。”

“不要嘛。”霜官儿皱起鼻子,小小的身子左右摇晃起来,两条腿也焦急地蹬着地,“姊姊,我要养这条蚕,好不好嘛?”

“……”沈青青不语,虽然麻烦了些,但也不至于禁止霜官儿养一条蚕。

小孩子总喜欢养一件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譬如她小时候缠着母后讨来一只鹦哥儿养着玩,可惜过了不久便死了,她还伤心了好一阵子,直到后来喜欢上了养花才将这件事忘了。

“算了,那就随你吧。”沈青青弯起唇笑了笑,回身拿出一个脸盘大的小竹匾,递给霜官儿,“养在这里,一起放在蚕房里头吧,每天的乌桕叶,你得自己去采。”

蚕房里干净整洁,冷暖适宜,很适合蚕虫生长,虽然霜官儿很想将自己捡来的蚕虫养在身边,但想了想还是接受了沈青青的提议。

喂过蚕,沈青青将昨夜养蚕的三只匾拿到院子里,在阳光下细细捡去蚕虫吃剩的蔫桑叶,将满满一匾的蚕沙倒在铺开的白叠布上。

蚕沙是药,带着桑叶的清香。江南的人家养蚕缫丝织绸,还能收获大堆蚕沙卖给药铺赚些外快。

不过一来她们才养了三匾桑蚕,收到的蚕沙并不多,二来老太君说蚕沙做成枕头芯带着清香,要留下做枕头,因此她们家的蚕沙就不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