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公主种田记(128)+番外

作者: 竹叶溪 阅读记录

颜晗看到他的面色微微一变,轻声问道:“皇上知道里面是什么吧?”

“朕知道。”越璟的语气不由严肃起来。

他自然知道这东西,他也开始明白桐庐为什么把它藏在一个可能永远也取不出的地方。

她根本就不想让这东西再被取出来。

“她在哪里?你已见过她了?”越璟放下琴,心中烦躁,“让她回来,我还欠她一句道歉。”

“臣尚且不曾见到,但过去军中的医者师尹跟随方大人在平江办案,已见过殿下。”颜晗取出一封信件,放在琴弦上,温声道,“殿下从不曾生过气。”

“这字迹……果然是她没错。”越璟将信攥在手中,抵在额前,喃喃自语,语气痛苦不堪,“我就知道,就算天下人都死绝了,那丫头也还会好好的。”

颜晗不语,他能够体会这种痛苦。

因为自己错误的决定而失去最珍惜的人的痛苦,那样的愧悔足以将人逼疯。

因此时至今日,虽然桐庐的归来令人惊诧,其中甚至多有奇怪之处,但他们根本不想去细想。

只要她回来了,那就是最好的。

哪怕是鬼魂,能够再说上一句话,也都是好的。

越璟冷静片刻,在琴台前坐下,随手拨了拨琴弦,琴声喑哑难听,他忍不住皱起眉。

“子陵啊子陵,我将这琴交给你保管,你是怎么保管的?”

“臣不通乐律,没能……”颜晗叹口气。

“罢了,待阿青回来,或修或重新斫一把,不是什么大事。”越璟看他一眼,没再责怪。

那时的事他也看在眼里,骤失所爱,颜晗连自己都有些顾不好,哪来的闲心思去管一把琴?

这事原怪不得他。只可惜这把琴是孝清帝的遗物,阿青最珍惜的。

“你今日来,不曾瞒着旁人,为的是什么要紧事?”越璟顺手掸去琴台上的灰尘。

从前觉得将这屋子维持原样便可以骗自己,阿青明日就会回来;如今知道她真的还会回来,满眼里就只能看见这屋中破败的气息,恨不得立时叫人来修缮一番。

“希望皇上将方扶南从江南路调回两浙路。”颜晗答道。

“那年轻人在平江查案很好,有的案子……我尚且不想惊动更多人。”越璟握住刻着花的书案,十余年前轰动平江的那些案子他曾亲身经历,早想寻个时机查一查。

只是他不想牵扯出的事,竟也与那件旧案相关。

“时候已经到了,皇上再拖延也没有用。”颜晗毫不客气地说道,“漠北军自塞上班师回朝之日,曾起誓为公主昭雪,我们等了这么多年,但半时半刻都不敢忘记。”

越璟皱眉:“这话你当初可没说起过,仇秩那老东西也不说,就跟我打马虎眼,说要回家种地去。一群老狐狸。”

说到这里,越璟一拍书案,“仇秩可不是也在桐庐么?我说姜远山怎想起要去桐庐,原来是寻他。”

“皇上和殿下都想遮掩什么人,我们管不着。”颜晗语气有些生硬。

他心中向来明白,当初桐庐查到眉目后便不准他再插手此事,一半是为了保护他,另一半却是为了保护被她查出的人。

她与皇帝都想护着那人,足见其与皇室关系之深。

可就算如此……就算时至今日桐庐依然不在意自己曾死于非命,他们其他人可不会再答应放过那人。

“我知道。”越璟长长吐出一口气,“芹姨带着容娘和乌云珠去了塞外,你手下那些人聚集在平江,与海棠苑的人一起调查旧事,姜远山则去桐庐寻仇秩问当年之事,还有那个不知为何对阿青的事尤其上心的方扶南。”

薛家、海棠苑、漠北军、前朝老臣,真是天底下的人都聚到一起了。

“皇上还漏了许多人。”颜晗一笑,“还有阿桐现在居住的沈家,太后的陆家,平王徐隽和徐七娘,以及魏玲帝姬,也在调查这件事。”

越璟皱起眉,“阿青的事,与陆家和徐家可不相关。”

颜晗应道:“皇上难不成到今天还以为,死的冤的,只有阿桐一个么?”

从来都不是的。

越璟一拍书案,“有的事不需你说出来。”

他含着怒意看颜晗,“我算是知道,阿青在塞上与你相处,受了多少闲气。”

第157章喜事

沈双全赶在夏至之前回到平江,沈无患带着一干子侄,亲自迎到城外,兄弟二人便在酒楼摆上一道席,接风洗尘。

一轮酒过,沈双全问起茶会之事,得知沈云心一举夺得魁首,十分高兴,又敬沈无患一杯,“十七娘这下出息了,也好给我们家长长脸。”

“十七这算什么?大哥还不知道吧?”沈无患笑起来,“蕊儿可是要做王妃的,这才是为沈家长脸呢。”

沈双全一惊,酒醒了一半,忙问道:“这话是从何而来,我怎一点都不知道?”

“前些日子平王来家中拜访十七妹与青表妹,与九妹妹倒见了几面。”座中沈家二房的长子沈汇答道,“平王颇喜欢九妹妹,又有大伯母在一旁说好话,因此平王应允娶九妹妹做侧妃。”

沈双全皱起眉,将酒杯搁下,心中暗觉不好。

侧妃侧妃,说到底不过是妾侍罢了,他们沈家虽没有什么大本事,但何苦将女儿送出去与人为妾?

就算今日攀了这高枝,就是好事了?

“大哥不欢喜这门亲事?”沈无患察觉到兄长神色有异,好言劝慰,“我不知这事大嫂为何瞒下来,明日便是夏至,蕊儿要办筵席宴请平江的郎君和娘子们,平王也会去。”

现在觉得不好,也来不及制止此事了,倒不如好好安排,总不能叫人看笑话。

沈双全叹口气,一张圆满的脸上随即又堆起亲切的笑容,举起酒盏道:“儿孙自有儿孙福,蕊儿自己欢喜便好,我只管为她备好嫁妆就是。”

“来,这一趟生意走得极好,我们多喝两杯,好好庆祝。”

一家人吃到午后才启程回家。

吴氏带着一群妾侍和丫鬟在二门等候,女孩们远远站在院中,乖巧地垂手站着。

沈双全踱进院落,抬眼看过一遍,道:“为何短了一人?”

吴氏低下眼,咬了咬唇,一笑:“菱姐儿嫌宅子中住着烦闷,带着霜官儿往外面住去了,老太君也……”

“蠢妇人!”沈双全借着酒意竖起眉,抬手将栏上一盆月季掼在地上,怒道,“当年太爷亲口说过,我云妹子是不出家门的,唯有姑爷上门方可。菱姐儿和霜官儿便是我的亲侄儿!你打量就你生的了不得,他们便不是沈家的亲骨肉了?!立刻、立刻把他们并老太君一道请回来!”

妾侍们何曾见过一向笑眯眯的沈双全发这么大的火,吓得齐齐往吴氏身后躲。

吴氏却不怕,抬手捋捋发丝,冷笑道:“好一个千金万金的云娘子,连姑爷是哪里的野汉都不知,生出来两个什么东西,也好同我的儿女们比?”

“老爷吃酒吃糊涂了,打量我也糊涂呢?”吴氏笑道,“那丫头出了府,摇身一变成了薛家的义女,三请四请不肯回来,可见分明看不起我们家,我可不去讨这个臊。”

沈双全板起脸,“我可不糊涂,我看糊涂的是你。一心以为自己是大户人家的娘子,目中无人得很。”

吴氏憋红了脸。

沈双全从来软弱好欺,怎么这一次回来,像着了魔一般地找她的的茬?莫不是沈青青那死丫头在信中给沈双全灌了什么迷魂汤?

吕氏带着沈云心从院外经过,听到吴氏奚落沈青青的话时,冷冷一笑。

“母亲,大老爷这次竟动了真怒。”沈云心看看吕氏。

“十七,你看此物。”吕氏从袖中取出一块旧帕,帕中裹着半枚残破的玉佩。

沈云心探头一看,纯净无暇的白色玉佩上赫然镌着几条龙,“这是……”

“我们沈家这个姑爷只怕了不得。”吕氏重新包起玉佩交给沈云心,“这是你表妹的丫鬟银针交给我保管的,如今青青那孩子很好,你寻个机会将此物交还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