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公主种田记(124)+番外

作者: 竹叶溪 阅读记录

薛麟默然。

过了片刻,他开口道:“我听老太君说,兵不厌诈,战场上这种事又不算什么。”

方扶南点头:“那你下次可要好好安慰她。”

“哼,我才不去。”薛麟将长枪挟在手臂下,一边抱着秦十八娘,走得轻松,带着醋意道,“让那什么颜子陵去安慰她,这么个好计谋,可不就是他想出来的。”

他极不喜欢颜晗那个该死的计谋,即便后来他们赢了。

整个薛家,永远都不会与颜晗言和——他不仅抢走了桐庐,还累她死在塞外。

方扶南一笑,不置可否。

“我说方大人你啊……又对那丫头是什么意思?”薛麟哼一声,磨磨牙,“我记得,你还送过她一柄扇子吧?怎么,也想从颜子陵那里抢了她?若是成了,同我说一声,让我也高兴高兴。”

反正他,这辈子已经没戏了。

但他就是看不得颜晗轻轻松松,既担了贤名,又与沈青青言和。

凭什么这天底下的好事,全让他轻轻松松地占了?

“我并没有此意,来寻到青青,只是为了查案。”方扶南笑着摇头。

“什么案子?”薛麟追问。

“如你所见。”方扶南瞥一眼昏迷不醒的秦十八娘,“十年前,漠北军失守并桐庐公主生死之案。”

薛麟暗暗一惊,“为何?”

薛老太君和薛骢已到了塞上白石城,特特写信回来,嘱咐他年内却京中谢恩,却万万不要管那些旧事。

方扶南看上去恁地年轻,应当不会与过去的事有任何关联,为何要管这样凶险的事?

“为了这世间的道义。”方扶南绷着脸说完,侧眸看着薛麟一笑,“薛侯爷信么?”

“我不信。”薛麟摇头,“你们这些脑子好使的人,就喜欢逗人,我再不信你们半句话。”

方扶南笑笑:“不信也很好,你只需知道,去做你认为对的事情就可以了。”

薛麟撇撇嘴,也没比他年长多少,说话却总一副过来人的模样,真让人窝火。

“说起来,是颜子陵的人给你送信让你来的?”方扶南回望一眼淹没在夜色中的忠烈庙。

沈青青说,忠烈庙的秘密既不是他揭开的,便只能是颜晗做的;她又说,她已与颜晗联系上了——虽不知她如何半步不曾踏离天平山便将消息传出,但今日看来,确实如此。

薛麟点头,将秦十八娘放在马背上,牵着马沿山道一路走,一边闷声道:“就他机灵得很。”

“我偏不懂,他到底何处好?”薛麟觉得这世事很没有道理,“他会打仗,我们薛家又有哪个是不会的,凭什么青青只单单对他这般好?”

前世今生,穿过生死,依然不见一点嫌隙,凭什么呢?颜晗他到底何德何能啊?

“这种事是不讲道理的。”方扶南摇头。

薛麟没话说,不服气地仰了仰头,快步往城门走。

走到一半时,一人快步追上薛麟和方扶南,“大郎君,还有方大人,那人我们追到了。”

薛麟忙停住脚步,“如何?”

来人遗憾地摇了摇头:“他失足落下山涧,待我们的人寻到他时,已是面目全非。”

“可确认是那人?”方扶南问道。

“方大人,恐怕我们不能确定。”来人实话实说,“那人狡猾得很,兄弟们追丢了许多次,最后寻到那具尸体,除了衣衫全不能认,恐怕不可当真。”

“不妨,这几日多留意山中动静。”方扶南温和点头。

“多谢大人体谅,青娘子可好?”

“她很好,明日她会搬去西山。”方扶南答道。

薛麟看着那人离开的背影,“这是我们薛家军的邓副将,我幼时曾见他在府中做事。”

方扶南若有所思,“薛郎君,你方才与那蒙面人交过手吧?”

薛麟点头,提起手中长枪,就着月色细细打量。

这柄枪很朴素,但比普通的长枪更重一些,这便是曾经薛家军主帅用的枪。

沈青青将它从神座上取了下来,他打算带回去,不放回忠烈庙那个阴森森的地方了——枪么,还是留着往后上战场才不辜负这一身锋芒。

“你可看得出他的路数?”方扶南又问道。

“我不识得。”

方扶南继续问道:“那你可还记得一些?”

“这自然。”薛麟自豪地拍了拍枪杆,“记几招招式可算不得什么,我连他那一整套都记着呢。”

“这样就好办了,你回去演给你父亲看,或许他知道。”方扶南低头沉吟。

当时,沈青青脱口问出,南薛北徐并江左十二路军中,谁为指使。

她心中应该早已有了怀疑的对象吧——毕竟她曾经在塞上被害,必是因为查出了什么要紧事。

“我知道了,不过我爹打了半辈子的仗,对这些近身打法,也不一定清楚。”薛麟叹口气,“你可别抱太大希望,毕竟方才青青也没看出什么来。”

“若她看出来,只是没说呢?”方扶南随口问道。

薛麟竖起眉,满脸鄙夷地看着方扶南:“我说你这人,怎地如此多疑?青青她绝不是那样的人!”

第152章小孩子

清晨的湖面上,西山隐没在浩茫水雾中,湖上客船来往,拨开一道道水纹,绵延不绝。

薛麟抱着手臂端坐船头,看看四周湖面,游鱼不时探出头来,在水面上晕开一个涟漪。

“她倒是会躲清净,跑来这地方住。”薛麟顺手捡起船舷上一枚小石子,掷入水中去打那探头的青鱼。

鱼儿一摆尾,躲开石子,沉进湖水中。

“哼,真是烦人。”薛麟将手臂枕在脑后,仰头望着雾茫茫的天空。

昨夜他回到府中,将那蒙面人的路数演给父亲看过,父亲似乎看出了什么,但颜晗那头遣来的人却制止父亲说出口。

真是惹人厌,薛家才不欢迎那人,他凭什么管东管西?

且托颜晗的福,他今日一早又被打发来西山,给沈青青送口信。

自然,能见到沈青青他是极乐意的,但想到自己竟在为颜晗做事,心中便很不平。偏偏他父亲温吞得很,竟半点不为过去的事情心怀芥蒂。

“这位小郎君,船拢岸了。”船夫和蔼地唤道。

“多谢船家。”薛麟收拾起东西,跳上河岸。

岸边苇草茂盛,随水风摇晃不休。

薛麟已打听过路径,知沈老太君出面赁下了西山山脚下的一座庄子,庄中遍栽各色梅花,因此平江人喜欢将它唤作梅庄。

那庄子倒也有些来历,听闻是前朝孝清帝预备下的行宫,只可惜孝清帝还没等来机会到江南一游,便做了亡国之君,那庄子也修了一半,废弃在那。

沈青青与她那皇伯父要好,赁下此处修整一番,倒也寻常。

一路想着,面前道路开阔起来,草木一变,转为园林景致。

几树遒劲的老梅掩映在路口,绕过虬曲枝桠,便见一道朱漆的门大开着,两名粉刷匠人正为门重新上漆。

薛麟向两人作礼:“青娘子在么?”

匠人点了点头,指向一旁:“娘子一早便带着霜小郎君还有那几个孩子进了后面花园。”

梅花园是在庄子后另辟出来的,这几日修葺庄子,因此将花园与庄子连通的角门暂关上了。

薛麟循着匠人的指点,一路寻到花园中。

几盆月季摆在门内,吐出娇黄嫩粉的花朵。

一个少女清脆的声音从里面传来,悠悠扬扬,就像他方才在湖上听到的船歌一般动听:“安心!把姑娘去年蜜的糖桂花取来。”

“哎,翠芽姐姐,我这就去。”稍显稚嫩的女孩应上话,接着便听细碎的脚步声穿过花丛,越发地近了。

花枝草叶一分,走出个身着嫩绿色夏衫的小姑娘,头上乖巧的垂髻,系两根天蓝色丝绦。

“你是谁?”女孩一路跑过去,一路回头笑道,“娘子,有个大哥哥来了,不是上回那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