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公主种田记(122)+番外

作者: 竹叶溪 阅读记录

方扶南道:“炎和元年,先帝重修忠烈庙,以阵亡的徐家军和薛家军将领配祀贤相范公,嘱桐庐公主拟碑文以记。”

“江流仍浩汤,群山未见老,忠骨憩于此,云树共永光。”

沈青青收起灯笼,“当时,又怎会想到,忠烈庙内不仅埋着忠骨,也葬了无数冤魂。”

要是她当时能多问一问,那件旧案,就好了。

“谁也不会想到。”方扶南往幽深的祠堂走去,“就如许多官员在忠烈庙投缳自尽,也从来没人怀疑过其中另有隐情。”

“事情都会解决的。”沈青青握紧灯杆,十年前的事,十年后的事,从始至终,都有一条贯穿其中的线。

这是她和方扶南都坚信的事。

只要找到那根总线,提起来,所有零散的事,就会都被网罗其中,一清二楚。

两人一前一后走下忠烈庙内的地室,室内的尸体依然堆在地面上,血腥气味在低矮的地室中盘旋。

方扶南皱眉环顾四周,如果这世间真有地狱的话,大约也不过如此了。

沈青青站在最后一级台阶上,幽蓝色的灯笼放在脚旁,面色在黑暗中不甚分明。

“你知道么?杀人是会上瘾的。”沈青青轻轻踏上暗色的地面,眨了一下眼,“这个解决问题的法子,实在是太简单了——只要杀人,多么简单。”

“杀了第一个,就会有第二、第三个。”她续道,“这想法足以将人变成鬼。”

“不错,人做不出这样的事。”方扶南小心剥下墙面上沾染的一小块泥土,包在一方白帕内,“上去吧。”

“青黑色的泥土。”沈青青抿唇一笑,“看来你也发觉了。”

青黑色夹杂着青苔的泥土,她曾在秦玄海的官靴上见过,也在瑶花祠的薜荔藤下看见,如今,在这仿佛地狱的地下,溅满血色的墙壁上,也沾着一块这般的泥土。

方扶南点头:“秦大人脚下的泥土,是在陆府查看那丫鬟的卧房时沾上的。”

他找花匠问过,这特殊的泥土,在平江只可能来自瑶花祠,那是当年特意移来栽培那株薜荔藤的。

第149章英魂

夜幕降临,整个忠烈庙笼在暗青色的树影下,只有微醺的风吹过,送来一缕夏夜的气息。

沈青青提着灯笼走到碑刻前,抬头看着碑文,驻足不语。

多少人捐命,才换来如今的太平盛世。有的事情本不该如此。

到底说了什么谎,要用更多的谎言来掩盖?到底杀了什么人,要靠杀更多的人来遮蔽?

本不该如此。

“明日宪司会重新封闭忠烈庙,移出地室中的尸首和骸骨,验明身份。”方扶南踏上甬道,“你要等的人,等来了么?”

沈青青摇头。

她希望将地室保持原样,诱使凶手前来。

“不能再等了。”方扶南走向断墙,“那截铜丝,云芝给我看过了。”

他抬头看看两侧高大的银杏树,有人来这里搭起铜丝,希望将天雷引来,劈断另一侧墙壁,好在修葺时将地室中的尸首筑入墙壁——同过去一样的做法,应是同一伙人所为。

可另有人知道了或猜到了这其中的隐秘,将铜丝换到另一面,损坏墙壁,露出过去的尸骨,揭开被尘封的谜团。

好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有这么多草木和砖石将每一件事都看着,它们默默看着,从不开口言说一二。

那些人,也不过就是欺草木无言而已。

“你说,‘黄雀’又是谁?”方扶南侧身走出微掩的大门,俯身捡起一片枯黄的银杏叶。

螳螂是谁?黄雀又是谁?

或者说,他更想知道,螳螂为何要去捕蝉?

动机到底是什么?

“我还不知道螳螂为何要去捕蝉,但我知道,黄雀去捕螳螂的原因。黄雀既不是你,就只能是……”沈青青走出来,回身掩好门,透过只剩一线的门缝,她看见一团影子闪入幽深的祠堂。

沈青青停下脚步,手落在大门上,停顿片刻,勾起笑:“方子裁,螳螂带着他的猎物来了。”

她放下灯笼,放轻脚步绕过碎砖,从忠烈庙右侧倒塌的墙外跳进去。

方扶南跟着跨过矮矮的墙基,轻声劝道:“青青,不要轻举妄动。”

“随我来,不要紧。”

沈青青镇定地转入右侧偏殿的祠堂内,推开向西的窗。

月色照射进来,映出殿内一尊塑像。塑像眉眼冷峻,身着银甲,披一领暗青色斗篷,手中倒提一柄长枪。

“这便是薛家军主帅。”方扶南抬头看着塑像的面容,耳边听到断断续续的哭声和凄厉的惨叫从主殿那侧传来。

沈青青踏着供桌攀上神座,抬手解下斗篷,再从塑像手中取下长枪。

她披上斗篷,兜帽投下的阴影令她的面容变得模糊,手中长枪反射着月色,熠熠生光。

方扶南摇头,担忧地跟在她身后,穿过空旷的长廊,“青青,你太过冒险。”

“不冒一下险,怎么捉得到猎物?”沈青青在廊中停顿一下。

少女的哭喊从门内传来:“我……真的不知道……我没看到,什么都没看到……求你放我走……放我走吧……不要,我不想死……”

惊哭着的声音尖利得走了调子,但听来依稀有几分熟悉。

“是秦十八娘。”

方扶南和沈青青同时反应过来,沈青青撞开祠堂大门。

随着凄厉的一声尖叫,秦十八娘跌坐在地上,紧紧捂住脖子,血从她的指缝里汩汩渗出。

“什么人?!”行凶者蒙着面目,凶悍地看向撞进祠堂的人。

“在忠烈庙行凶,就不怕神座上英烈复生,取你性命么?”沈青青横过枪,出其不意地打落他手中短匕,厉声道,“南薛北徐,十二路中,是谁指使你?!”

那人倒退一步,避开逼到面前的长枪,就地一滚,捡起被打落的匕首。

确确是薛家军的枪法,只是架势有余,凌厉不足。

还有她问的那句话……南薛北徐并江左十二路军,这一共十四支军伍曾将羌人打回了漠北,想不到现在还有人能说出的话。

沈青青将枪尖转向,去挑他蒙面的布。

“小娘子,是我该问一句,你又是何人?”那人这一次轻巧地躲开了她,目光轻蔑地扫过倒在血泊中的秦十八娘,冷冷道,“死了这么多人,也不差她一个,你们又能查出什么?”

近二十年,数十人罹难,不也什么都查不出么?

本就是一群废物,并不会因为今日撞见了他行凶便有所不同。

蒙面人恻恻冷笑一声,跳出祠堂门槛。

沈青青追到甬道,那人背倚碑刻,轻蔑道:“小娘子,学了几招薛家军的枪法便想来唬人么?莫说你这三脚猫的功夫,便是当年的薛主帅,也未必真厉害到哪里去了。”

沈青青向方扶南使个眼色,“你去看一看秦十八娘可还活着?”

秦十八娘那个傻子!分明叮嘱她留在田庄不要乱跑,偏偏不听!

方扶南站在檐头的阴影下,确保蒙面人看不清他,压低声道:“你要小心。”

“我要留下他。”沈青青握紧长枪。

前世今生,这是她离真相最近的一刻,那就让她看看,这人身上究竟藏着谁的秘密。

“哟,好恨的神情。”蒙面人嘿嘿一笑,将沾了血的匕首在手中抛两下,“小娘子,你该知道,我可不介意再多杀几个人。”

僵持间,沈青青走过几步,站在那个蓝色灯笼旁,冷冷道:“我自然知道。但你们也该准备好,面对亡魂的复仇。”

蒙面人看到她身边的灯笼,略怔一下,听到后半句随即笑起来:“哈哈哈,女人就是这般一惊一乍……”

话未说完,只见沈青青抓起那盏灯笼,狠狠掷上忠烈庙的屋檐。

灯笼滚落在屋顶上,火将灯罩燃着,仿佛一轮日头落在屋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