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公主种田记(119)+番外

作者: 竹叶溪 阅读记录

“忠烈庙塌掉的那堵墙边,有一截这样的铜线。”雷疏在方扶南对面坐下来,“可一截线,本在东侧的墙边的树上,被雷劈中的事西侧的墙。”

方扶南轻轻拈起烧焦的铜丝,在眼前细看,一边问道:“你们在祠堂内发现了暗道,通往的地室中,堆有尸体?”

“是啊,那处暗道还是那个青娘子发现的。”雷疏啧啧赞叹,“我跟你说,那小娘子走在最前面,看到那许多尸体,竟半点不怕,还去摸了一下呢。”

方扶南无动于衷,放下铜丝,又问:“那些尸体并未搬出?”

“没有,秦大人说等你回来再做打算。”雷疏讨好地笑笑,“子裁,话先说在前面,我可不想去祠堂里搬尸首。”

“放心,不会让你去的。”方扶南点头,“吩咐守在忠烈庙附近的官兵都撤出来,不要走太远,就说是我的意思。”

“哦……好,好。”雷疏不明所以,但不多问,忙起身往外走,“我去跟陈挺说一声,让他手下的兄弟们先撤出来。”

方扶南慢条斯理地包起那段铜丝,小心收好。

以铜丝引来雷火,若雷火恰好落在东侧墙壁上,那墙壁损毁,又会重新修造,地室中的尸体恰好能如法炮制地筑进东墙下。

可是,设下铜丝的人一定没有想到,大风将铜丝吹偏了方向,挂在西墙,天雷落下,反而将那墙中十年前筑入的枯骨震出。

不过……虽然旧事暴露,幕后之人却依然大开杀戒,似乎一点都不怕身份败露——亦或是他们有什么不得不铤而走险的理由吗?

第145章劝说

秦玄海推门进来,怀里抱着一大摞文书,向方扶南和善地笑笑:“子裁回来了,一路上辛苦了。”

“不敢。”方扶南起身相迎,“两浙路有些事耽搁了几日,本该早些回来为大人分担事务。”

毕竟现在他的官凭还在江南路的。

“没事,平江出了这么大的事,本就该由我兜着,怎能推到你身上?”秦玄海客气几句,将文书和卷宗放到书案上,“这是云芝翻出来的那些前朝卷宗,我想你多半要用上的。”

“这些东西叫小吏们送来便是,大人何必亲自跑一趟?”方扶南见秦玄海坐了下来,抬手为他斟一盏茶。

“我亲自来,还有几句话想同你说。”秦玄海吹开浮在茶面上的茶叶,皱起眉,低声问道,“子裁,我听云芝说,你在暗中查关于桐庐公主的事?”

方扶南倒一怔,随即点了点头,“我觉得其中有些隐情,或许公主并未死在塞外,可为何没有人追查公主下落呢?”

秦玄海摇头:“长公主殿下的下落,是颜子陵和皇帝都一致认定的,我们不该胡乱猜疑。但你,若是因其他原因想查这件事……”

秦玄海欲言又止,伸手翻开卷宗,看着上面的文字,叹口气:“你也看到了,十年前的案子里,有一个被害的娘子是我堂妹,我为此查过一些……”

“后来如何呢?”方扶南问道。

“没有了。”秦玄海摇头,合上卷宗,“子裁,这件事不简单,我不希望你涉足其间。”

他当年确乎查过,但意识到其中水深,立刻知难而退。

方扶南翻开卷宗,略停顿一下,“我能否问一句,秦大人为何要这样劝我?是有人不希望我继续查下去,还是仅仅是大人您这般想?”

“……子裁,我从未见过你这般天资的,更何况你自己也喜欢查案子。”秦玄海眉头紧锁,“我不希望你因为这些陈年旧事,搭上光明的仕途。”

“多谢大人厚爱。”方扶南起身,语气坚定,“可我有一定要这样做的理由。”

“既然你心意已决,便当我不曾说过吧。”秦玄海也不强求,不无遗憾地摇了摇头,又道,“但云芝,你别将他卷进这些事里去。”

方扶南推开门,一边送秦玄海走出去,一边道:“这您放心。”

走到廊中,小吏追着一个少女迎面而来。

少女跑到秦玄海面前,皱起眉急道:“伯父!我真的没有杀十九娘,你快去和宋姨娘说清楚。”

“十八,这里是提刑司,你来做什么?”秦玄海头大,家里出了命案本就很令人头疼,偏偏十九娘的生母拧着有巨大嫌疑的十八娘不放,在家里闹不算,还闹到了提刑司来,叫他把这老脸往哪里放呢?

“伯父,我当然知道这里是提刑司!”秦十八娘站定脚,大声道,“提刑司应当主持公道,查明真相,找到杀十九娘的凶手,也还我一个清白!”

方扶南上前劝道:“秦娘子,就算是提刑司,查案也须取证,不是说谁有罪谁就有罪,说谁没罪谁就没罪的。”

“我……”秦十八娘一时语塞,咬着唇说不出话,急得要哭。

“十八,听话,回家去,有什么委屈,上佛堂找老夫人去,宋姨娘难不成还敢去佛堂闹么?”秦玄海耐下性子安抚,“伯父这里是官署,还要查案,你不能待在这儿。”

“我不管,我就是没有杀人!”秦十八娘低头,将脸埋进双手之间,哭道,“你们为什么总污蔑我杀人,先是那什么碧兰,然后又是十九,为什么这些事偏偏落在我头上?!这不公平,这不公平!”

秦玄海不知如何作答,方扶南却道:“秦娘子,这世上想来也不会有无缘无故的不公平,你仔细想想,这些事,可有什么缘故?”

“子裁……?”秦玄海抬起眼,震惊地看着方扶南,“我们秦家从来不管……”

说了半句,又觉不好,顿住不说,皱起眉喝令秦十八娘:“十八,尽快回家去。近日已发过通告,平江城中年轻娘子尽量不要外出,更不要单独行动,外面不安全,快回去。”

秦十八娘委屈地瞥了秦玄海一眼,低头默默思索,自己两次被冤枉可有什么联系。

“秦娘子,若你想到了什么,到天平山下去寻青青。”方扶南最后补充道。

秦十八娘走出提刑司的大门,家中小厮驾着马车,催促道:“娘子,快回家吧,老爷夫人该担心娘子了。”

“回什么家?!”秦十八娘狠狠踢了车轮一脚,也不顾疼,恨恨骂道,“他们有把我当女儿么?!我看他们是恨不得我快些死了,免得做什么杀人嫌犯的父母才好!”

小厮连连摇头:“娘子怎能这么说呢……”

秦十八娘跳进车中,砰地甩下车帘,吼道:“说什么说!走,去天平山下的白云村!”

找沈青青!

她也听闻沈青青大出了一回风头,还被薛家认作义女,现今是薛家侯爷的妹子,好不风光——但愿沈青青能看在她们从前有那么几分薄薄的交情的份上,帮她这一回。

沈家田庄今日迎来了新客人,已经从沈家赎身回家的翠芽同母亲梁氏一道拜访田庄。

“娘子,娘子,我回来了!”翠芽换了一身新衣,仍旧梳着乖巧的双垂髻,拉着小弟金哥儿的手蹦蹦跳跳地跑进西跨院。

“翠芽姐。”绿萝放下手里洒水壶,探身进屋唤沈青青,“娘子,翠芽姐来了,还有林大嫂也来了。”

梁氏慢慢走进西跨院,正抬头打量院子里幽静的景致,廊内伸出一只纤长的手来,打起淡青色湘妃竹的帘子,随后一个身着靛青色夏衫的女郎走出来,向着她轻轻一笑。

梁氏觉得只那一眼,她所有的心思就被那女郎看了去。

沈青青向梁氏行了一礼,含笑道:“林嫂子快请进,我常听翠芽说起你织技极好,我正有想不明白的地方,还要请你指教。”

第146章决心

沈青青拿出图纸,梁氏早听过翠芽说起沈青青的厉害,不敢怠慢。

看了一会儿,梁氏不由由衷赞叹,“娘子心思精巧,我织绸多年,竟还有许多东西未曾想到。”

“林嫂子不用自谦,我心思再巧,没有嫂子和翠芽一双巧手,这些东西也不过是一张图纸罢了。”沈青青笑着摇头,将书案上的图纸尽数收拾起,叠成一扎,交给梁氏,“嫂子若不嫌弃,便手下慢慢照着织。还有,铃花布庄的老掌柜,想聘两位特为他们布庄织绸,佣金自然不会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