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公主种田记(104)+番外

作者: 竹叶溪 阅读记录

陆薇薇呷了一口酒酿汤,笑着向身旁的女孩子说:“我们家十一哥娶的嫂子是耕读人家出身,也是知书达理的娘子。而且,这江南雪的织造者与十一嫂是好友,不仅嫂子嫁衣乃是江南雪所裁,过门当日,又有五箱轻绸送进我们家门。”

众人倒抽一口气,五箱!好大的手笔,听闻铃花布庄中存放的也不过十箱共五十匹绸。

“可是……陆姐姐,江南雪究竟是谁织的?”

“这个么……”陆薇薇一笑,“不知道是谁才有趣,不是有一句话叫做奇货可居么?”

“陆姐姐说得好,我看这绸子稀奇,说不定呀……是天上的仙女织的。”有女孩凑趣讨好道,“因此只有沈姐姐和陆姐姐这般仙女似的人物才配得上。”

在场的女孩子们虽有的心中不服,但沈蘅和陆薇薇的面子总是给的,也跟着笑起来。

沈蕊气冲冲闯进吴氏屋中,一把扯下外衣,抄起榻上针线簸箩里的剪刀,将外衣绞得七零八落。

“我的儿,你这又是怎么了?”吴氏被沈蕊的举动吓了一跳,忙叫丫鬟,“云绿,雀舌,还不把你们姑娘手里的剪子夺下来?仔细划了手。”

云绿和雀舌七手八脚地抢下沈蕊手中剪刀和破布,一个安抚沈蕊,一个去端热水。

“我的儿,早起好好的去西山玩,怎么这时候就回来了?”吴氏看看院子里的日影,摇头,“这一来一去,剩下的时间,不过够你在那儿吃个茶说三句话,怎么这早晚就回来了?莫不是有人欺负你?”

沈蕊抬头看吴氏一眼,往地上一坐,哭道:“她们都有稀罕料子做衣衫,我也要,我也要……”

她打小没在衣裳簪环上低人一头,今日平白无故受了这口气,怎么也咽不下。

云绿忙将江南雪的缘故的向吴氏细细说了。

吴氏点头:“这绸子我也听说了,是陆家十一郎娶亲那日,有人大张旗鼓将五个箱笼送进陆府,说是为新妇苏氏添妆。陆家大夫人开箱一看,箱中绸缎竟与前朝失传的蝉翼绸相似,当下带了妯娌们亲自去迎新妇,给足了苏家面子。”

后来人们纷纷传出来木渎镇上的铃花布庄也有这种绸,名为江南雪,稀罕得很,只送不卖。

吴氏在沈家十余年,自然也明白商贾那套奇货可居、物以稀为贵的理论,并没有放在心上。

可是沈蕊并不这么认为,她只晓得旁人有的东西她也一定要有,当下抱着吴氏的腿撒娇:“母亲,我不管,我也要江南雪!母亲帮我去买!”

吴氏到底疼惜女儿,抚慰道:“母亲这就派人去木渎镇买,这平江城里谁不看我们沈家的面子?何况每年我们照顾铃花布庄多少生意。”

沈蕊这才止了泪,坐在榻上与吴氏讨论要用这绸子裁怎样的衣衫才能比过旁人。

第126章再较量

不多时,凌氏挑起帘子,满脸难色。

“我的绸子呢?”沈蕊站起身,一脸期待地看着凌氏,眼中泛着星星,“凌大娘,那绸子是不是和五姐姐的看起来一般好?我才和母亲说,需嫩黄色的,配上葱绿的半臂小衫,最能衬出我的肤色来。”

凌氏抿了抿唇,向吴氏摇头:“夫人,铃花布庄说那绸子送完了。”

“什么?!”沈蕊的笑僵在了脸上,“怎么已经没了?!”

“昨儿才送完的,听说……”凌氏望了吴氏一眼,摇了摇头,没说下去。

昨儿沈蘅派人高价求购江南雪后,铃花布庄立刻给平江四大族——沈家、陆家、吴家和薛家,并秦家、周家、徐家等大族都送去一匹绸子。

她可不能把这话说出来,否则以沈蕊的性子,在本家那里讨不到绸,定嚷着要吴氏回娘家去讨,吴家统共才得了一匹,家中四五位娘子都不够用的,哪能分出来给早已出嫁的吴氏?吴氏去了不过是碰一鼻子灰。

“蕊儿,你且不要闹。”吴氏把沈蕊揽进怀里,“若买不到那江南雪,我们找人订一个旁人都没有的。”

沈家有的是钱,了不起就抽金丝、拈孔雀毛织一件衣衫,岂不是独一无二?

沈蕊虽心有不满,但得了吴氏的保证,缓下劲来,乖乖跟着云绿回自己屋子去了。

凌氏这才向吴氏叹道:“夫人再想不到那绸是哪儿来的。”

吴氏挑眉。

“铃花布庄的伙计悄悄告诉我,那些江南雪,是表姑娘送去的。”凌氏皱眉。

“哦……?沈青青那小妮子竟这么有能耐?”吴氏垂头细想,沈青青还在沈家时,于针黹女红上倒也勤快,但说不上多好,怎么离开后沈家就弄出了堪与前朝失传的蝉翼绸媲美的轻绸?

难道从前真是藏愚守拙,不露锋芒么?

“不论如何,这事你悄悄去田庄问清楚,且莫教蕊儿知道。”吴氏给了凌氏一个信任的眼神,这些年,凌氏是她的左右臂膀,帮她做的事情,从没有一件办砸的。

凌氏前脚刚走,云绿一抛帘子闯进来:“大夫人!不好了!娘子听见凌大娘方才的话,叫上几个小厮出府了,说要去田庄。”

“还不快把她追回来!”吴氏苦恼地捂住额头,沈蕊那孩子,听风就是雨,这么大年纪还是沉不住气。

“夫人,蕊娘既然去了,田庄那边不会一点消息都不知道,不如就趁势去讨一讨?”凌氏笑着宽慰吴氏,“夫人想想,表姑娘好歹是咱们家养大的,问她要一匹绸子,她还能拉下脸来不给么?”

田庄里一片忙碌,林月娥亲自端着食盒,领着伶俐的小丫头们往正堂去摆饭。

小丫头都发觉,这几日林月娥脸上总带着笑意,据说是沈老太君夸了林月娥能干,林月娥觉得自己将来能跟着沈老太君回主宅里过活,因此每日价都喜气洋洋的。

沈老太君和沈青青、霜官儿在正堂里看戏本,见林月娥进来,沈青青和霜官儿都起身向林月娥问好。

“哎呀,这哪里当得起啊?”林月娥笑得见眉不见眼,“我的娘子,还有小郎君,莫客气。”

沈老太君把戏本放在膝上,点了点头,“是该传饭了。你去把翠芽、绿萝那两个丫头,还有金哥、安心那两个孩子叫来,大家一起吃才热闹。”

小丫鬟听得一声吩咐,立刻跑得没影了。

林月娥摆出菜来。

一盘油盐青蒿、一碗白玉笋尖汤、一碗玉兰片、并一尾松鼠桂鱼。都是家常菜,做的精致可口,色彩鲜亮。

“老太君,有饭也有面,您要哪一样?”林月娥亲自舀了一碗汤,满满半碗笋尖,放在沈老太君面前。

“是什么面?”沈老太君呷一口汤,点头,“鲜味恰到好处,林娘的手艺越发精进了。”

林月娥笑意更浓,答道:“面是鸡骨面,饭是红米。”

沈老太君笑着摆摆手:“鸡骨面琐碎了些,我牙口不好了,不耐烦吃,给霜官儿他们盛一碗,让他们练练牙口去。”

翠芽几人还未到,门前的小厮先跑了进来,大口喘着气道:“林、林大娘,主宅、里的五娘子来了!”

“五娘?”沈青青皱眉,她倒没忘记,沈蕊在家排行正是五。

沈老太君也皱了眉,“蕊娘那小祖宗来这儿做什么?”

林月娥心头一凉,当初沈青青才搬来时,吴氏和沈蕊那里就吩咐她暗地里磋磨磋磨,但这些日子她赶着讨好还来不及,若是被沈蕊看见她如此殷勤地服侍沈老太君吃饭,一时不忿嚷了出来,岂不两头不讨好?

想到此,林月娥忙向沈老太君赔笑:“老太君慢用,奴去门口接一接。”

林月娥才踏出半只脚,沈蕊身后跟着七八个小丫头,前呼后拥地闯进院子,立在阶下,一叠声嚷嚷着要见沈青青。

“表姑娘……”林月娥生怕两人见面争吵,劝道,“表姑娘先往后头去避一避吧?五娘的脾气,阖府谁不知道?就算是老爷和夫人,也要让她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