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独犯众怒(91)

“戚小强……”郑宗城平静地道,“那四亿,你可以直接从振权投,我给你算股份。”

戚小强满肚子话瞬间被噎进喉咙里。

她消化半天,才消化掉这句话。

君子*财,取之有道。

他给她四亿,她给他一片蓝图,算公平交易,以后他赚的远不止四亿,所以她收得心安理得。

但借着振权走发财路?这个……她可不想和郑宗城牵扯不清。

别人可不会当她知识产权入股,还不以为她就是个靠着男人往上爬的“灰姑娘”!

可是……好不容易,现在大家谈得这么融洽,这么有见地,这么有远大目标……她如果拒绝他,不就又扯进两个人的情感纠纷里了,他要一气之下,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事情,那她损失的可不就是精神和肉体了,还有白花花的,大把大把的,银子啊!

戚世恩原本因兴奋而涨红的脸,白了又红,半晌,才很拙劣地憋出句:“……我……不……”

郑宗城没有生气,只是似笑非笑看着她,半开玩笑道:“当你知识产权入股好了。”

戚世恩心想,我才不是因为收你钱手软呢!

“……你就帮帮我嘛……我想自己来……”

郑宗城皱了皱眉:“裴然那人不好惹,就算入股,以后在公司里被他耍手段莫名其妙蚕食掉都有可能。”

那也比在振权舒坦!戚世恩暗中呐喊。

“明明就是我自己的事业,你干嘛老是把我呕心沥血辛苦得到的东西轻而易举就变成你的附庸……”戚世恩装出一副又气又急的模样,说着说着都隐隐带了哭腔,看上去像只急红眼的小猫。

郑宗城又被拿捏住七寸,莫名心软了。

他略做思索,方徐徐道:“裴然目前的状况,想做债务融资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借高利贷。这份资料我会拿给集团投资公司再分析,不过总体上不会有太大问题,预计半年内我会着手布置这块,到时候行内肯定会有风声,裴然为了控制成本,一定会加速工业部分的审批,到时我会想办法让政府部门拖,等拖到他承受不住外面的利率,你再去和他谈,你也不要说你多看好这个项目,就咬死说他抵押不足,明面上还款来源有问题,利率要高些,但是比其他资方低就可以,他最后没办法,肯定只能把股权抵押给你,你再找机会和他谈债转股的条款,或者签对赌协议,到时候具体签几年,我们再看,只要他应了,我就有办法触发条款生效条件。”

戚世恩听得直点头,基本和她的想法一样,但如果有振权炒地,事情会进展更顺利。到时具体签几年也不用问郑宗城,她自己就能琢磨出来。而且要政府拖裴然的项目,不依靠郑宗城,只靠她自己,那完全是天方夜谭!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郑宗城这把枪,关键时刻还是挺好使的。

戚世恩自得其乐时,郑宗城却开始酝酿一个天大的阴谋,甚至兴奋到手微微颤抖。

其实他还有个更妙的,更简单的方法。

只要戚世恩拿着这份尽调分析报告去见裴然,一针见血地指出他真实意图,然后以自己为资本,要求四亿入股,由她戚世恩来管理公司未来的投资,只要不超过30%的股份,裴然定会答应!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人才,而只要是个稍具慧眼的企业家,就无法忽视戚世恩身上所散发的光芒!

但把自己的女人推到竞争对手公司里去。

他郑宗城可能出这种馊主意吗?

显然不可能!

而且,他显然有了一个更绝妙的打算。

就在戚世恩窃喜且洋洋自得自己终于空手套白狼,迈出独立自主的关键的历史性的一步时,她不知道,她的人生已经彻底落入了一个圈套,一个郑宗城为她精心设计的,永远无法摆脱的枷锁。

——婚姻的枷锁。

☆、前途无量

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软。戚世恩不好意思再和郑宗城闹得特别难看。

何况,两人本就是异地恋,三天两头在西部秘密约会,也不会搞得像以前在老家那样众人皆知,得过且过,要求别那么多,等裴然那边尘埃落定,她再想法子呗!

而更重要的是,女人有了事业,也没那么多精力来考虑感情问题了。

金融中介公司那边业务本来就多,上个月,宝马店的牌照批下来了,忙着准备开张,国隆会所那边刚开张不久,很多应酬,戚世恩忙得马不停蹄,气都转不过来。

这日好不容易偷得浮生半日闲,坐在办公室里泡QQ群里和黑熊、蚊子瞎聊天,突然想起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开门的是她的秘书,神情克制不住的激动荡漾:“戚总,金融办的张处长陪同楼主席过来了。”

“哪个楼主席?”一向标榜白骨精的戚总猛地蹦起来,真的是“蹦”起来。

一个金融办张处长她就吃不消了!

“金融办张处长陪同”加“楼主席”,WK,她统共就知道一个楼主席!

她的秘书嘴唇都在打颤,吞吞吐吐道:“……银,银监会的……楼……”

话音未落,戚世恩已经一阵风似地奔了出去。

会客厅里,坐着五个领导,其中两个她都眼熟,都是她以前费劲心力要讨好捧着的本市大佬,中间簇拥那个,财经新闻里成日见,也熟悉得厉害。

但您老不是应该在京城日理万机,咋有空跑来她这小公司“光临寒舍”呢!

戚世恩赶紧平复好气息,气场全开,大方有礼地迈进会场,迎着楼主席伸出手去,微屈身体,十分得体地微笑道:“主席您好,我是戚世恩。”

楼主席面容慈祥,与戚世恩握完手,寒暄两句,介绍到这位是商务部的某某,这位是工信部的某某,虽不像楼主席一样是一把手,但也绝对是重量级人物。随便来一个,都够她抛头颅撒热血死命接待的。

楼主席问了问她公司的情况,然后便步入正题,拿出四份文件,要咨询她意见。

戚世恩觉得这事特别古怪蹊跷,却不敢质疑,也不敢拿大,恭敬地接过来,仔仔细细地看。这四份是她老家和西部涉及金融、信息消费、节能环保和新能源四个当下政府最重视最热门的产业,具体到区域的规划建设草案。

现在政府部门也经常组织专家对某些规划进行讨论,不过,若是要招募她进专家组,也不用这么大排场啊?这场面着实古怪,但戚世恩暂时猜不出是福是祸,也只得把注意聚焦于当下。

这四个领域戚世恩都不陌生,除了新能源接触较少外,其他都是她做过好几个项目的产业。看完一份,略作思索,便简单扼要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楼主席又有针对性地问了许多问题,她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但对于她不知道的,几个领导还是不放过她,非要她谈大概感想,她只好硬着脑袋按自己的思路乱扯一通。

不过,投资这事情本来就是先要把握住大方向,戚世恩毕竟是重生,金融底子又厚,以前就算是家庭主妇,对国家政治经济大势也一直保持高度关注,她平时也喜欢看社会新闻和财经报纸。人这个东西就是这样,一旦对某些东西留心,对该事物发展总比旁人思路要清晰得多,更何况她逻辑分析力本来就强,侃起来头头是道,即便乱扯,也很清楚有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