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独犯众怒(119)

戚世恩来之前,把誉正之前所有的案例和正在跟进的项目全部吃透过一遍,知道这个项目是产投部潘总牵头,项目本身有些问题,但由于ayde的董事长和潘总私交很好,投资规模也不大,约45万人民币,因此在潘总的全力推动下,很多明显问题被刻意忽略,如无意外,周五投决会过会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会议室,各自就坐,她与蒋总作为集团总裁和公司总裁列席。

ayde的董事长、董秘和技术负责人气势熊熊地进场,高谈阔论,与资方相谈甚欢,当然,他们提出的一些交易条件和价格,在潘总亲热的合作态度下,基本都被接受,临末,潘总做完总结,意思意思请两位老大发言。

蒋辉笑着道:“西部公司独立经营,具体项目上我就不多插手,大家辛苦,这么短的时间里做到这样,是值得肯定的,戚总?”

蒋辉说话很有艺术,只充分肯定了项目小组付出的工作和勤恳尽职的工作态度,就项目本身,完全不予置评。

戚世恩微笑地看着信心满满的对方公司高层,慢慢道:“誉正在本地,属于民营航母,关于我们的实力,相信这点贵公司已经了解过。我们公司现在分为金融投资、地产投资和股权投资,可选项目,比一般的pe要大,而贵公司致力于医疗和教育的信息服务,具有很好的社会效应,也是我进入誉正后,对于誉正未来经营策略的一个要求,毕竟,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本地政府,对我们还是有许多期望的。我们希望能与贵公司一起,取得长期共同发展。”

一段漂亮的空话和套话,叫旁人听来,没有任何特殊意义,但问题就出在那句“可选项目,比一般的pe要大”。

ayde公司的资料显示,历史上曾经有六次增资。7年改制前三次增资和八次股权转让,改制后,分别在8、9和1年进行过连续三次增资,大股东股权不断被稀释,最后一次增资后,公司有64名股东,其中六家机构,其余都是自然人,而这六家机构全部都是pe基金。

就公司自己的解释,8年那次增资pe进来,计划三年上市,1年做完,11年报材料,结果遇上了惊动全国的那场政治风波,被受牵连,于是搁置迄今。

但以戚世恩的经验,一般来说,a轮投资后,公司收入和利润有了较大突破,b轮才会进,到c轮基本就冲上市去了,这是基本节奏,而这家公司,增资转股无数次,利润和收入虽然稳步增长,但都谈不上“较大突破”,本次入股价格比改制后第一次增资还翻了一倍。从股权结构来看,大股东股权不停被稀释,从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三十,老股东转让纷纷,很可能是几家pe基金急于套现转出。

若是这样,这价格就不可能是现在这个样子,大家有得谈了,按戚世恩的性格,客气些,至少也往下压一倍。

如果让有心人来听戚世恩的话,所暗含的意思就是:我们公司比那几个pe聪明牛逼多了,你以为老子就非要选你非要投你?

但对方明显没有听出这层意思,见戚世恩这么客气,笑得益发灿烂,背也挺得更直了。但所谓盛极必衰,这也是他们最后能达到的高度。

蒋辉靠着椅子,意味深长地看着戚世恩,而潘总,面上挂着微笑,看不出多开心,也看不出是否不开心。

戚世恩接着道:“这是我到公司的第一个过会项目,您先前可能也看到过新闻,我可是夸下了海口,压力山大。”

适当的调笑,令场面气氛顿时一扫总裁开始讲话时的紧张,也让对方公司的三位高层彻底放松了警惕,附和地聊了几句题外话,无外乎你捧捧我,我夸夸你,诸如此类商场套话。

而杀机,往往显现于此时。

“正因为是第一个项目,所以我计划是要大力宣传的。但刚刚听下来,现在具体和我们对手的是哪部分股权,还不明确,我呢,当然希望不要是简单的财务投资,而是一个相对比较大的股东,这样,我们宣传的时候,也更好说些,同样的,誉正也能为ayde在本地带来更多的比较好的影响。”

股份,亦是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但谈来谈去,对方没有给出明确的方案。除了大股东外,从第二股东开始,几家机构都只有5%左右的股权,余下自然人股东,股权不到1%,都要过会了,还没给明确说法,这本身是很jke的事情。对方董秘和潘总都存在严重失职。

戚世恩很客观地评价这个行业和公司业务,实际上是看好的,而且存在行业整合的可能。那从潘总那方讲,作为产投部的老总,从公司利益出发,看着目标公司股权这么分散,想办法要求归拢股权,取得个二股东的地位,甚至再牛一点儿,直接取得控股股东的地位,参与公司经营管理,不是没有操作空间的,你做了是你的本职工作,不做就是失职。

从对方董秘来说,都已经增资n次,谈到这个份上,你连哪些股东愿意出售哪些股东不愿意,总共有多少股权要转让都说不明白,要你何用!?

于是戚世恩说到这里时,潘总已经有些尴尬的脸色,而对方董秘,适才那挺直的腰背,微微往下一落。

但戚世恩还在滔滔不绝:“刚刚听董事长您介绍,公司和卫生局的关系不错,以后我们合作后,誉正这边,应该说政府背景也是蛮强的,而且有些事情,直接让卫生局官员出面,还不如让一些更有资源更有说服力的红顶商人,譬如我们的股东郑先生,来推,可能效果会更好,也避免了一些敏感问题,算是誉正为您提供的一项增值服务吧!”

表面上说誉正可以给你们提供帮助,实际是嘲讽,你卫生局有关系,那为啥211还会被政治风波牵连?真正有关系的是我们誉正,红顶商人郑先生,搬出来就吓死你!还敢跟老娘讨价还价?!

对方高管听到这里,适才爆棚的气场已经完全消散无踪,个个双手平匐在桌面上,好像认真听课的小学生般,连连笑着点头,一副恭听圣训的架势,尤其是那个董秘,完全不敢直视戚世恩。

“另外呢,我们公司团队对于上市改制还是有比较丰富的经验,我刚才也翻了一下预审的资料,发现几家pe基金当时通过对赌协议给公司设置了不少障碍,在处理这些问题上,我想我应该可以给董事长提出许多合理合规的建议,如果董事长有兴趣的话,我们可以私下谈谈。”

这话就更明显了,你们现在签的对赌协议是屁啊,完全在班门弄斧,我连你和别人签好的对赌协议,都能找法律空子出来让它废掉或者起不了那么大作用,你还敢用这份对赌协议来糊弄我?

那董事长听戚世恩点名叫他,唯唯诺诺笑着应了两声:“好,好。”不敢再多话。

“那么,就请项目组继续跟进,我刚刚也介绍过,相信贵公司选择我们,一定不会让您失望,但我的意思,相信也董事长也大概明白,希望誉正这次,能给公司带来更多实质性的帮助,至于股权方面,具体是增资还是旧股转让,我们可以再谈,如果是增资,当然是希望公司真的有融资需求,不要为了增资而增资,也不要摊薄;如果是转让,希望能看到有意向转让的股东,大家好坐下来面对面地谈,同时,也相当于帮公司一次性解决问题,毕竟这样连续增资和多次股东转让,给证监会的印象也不好。我就说这么多了,潘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