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养鱼了,勿扰(12)+番外

对于仙道而言,“怨”是最复杂也最棘手的存在,要解决说难也难,说容易却也容易。

突然“呼”的一声响,敞开的窗户被吹得噼啪直响,如暴雨来临前穿堂而过的风,点在高堂之上的红烛灭了,黑暗瞬间降临,在地上蠕动的变异影子也随之消失。

下一秒,风止。

粘稠的浓雾化为实质,似白绸带般朝“新嫁娘”的四肢缠绕而上,池惑静止不动,没有半点反抗,乖顺地任由浓雾将自己捆住,直到脚下传来失重感,他整个人被捆绑着抛出了喜房。

看来镇上所有失踪的少女,都经历了这样诡谲的夜晚。

很快,失重感消失,池惑被放置在一把摇摇晃晃的轿子里。

这会儿已经上了贼船,他不打算继续假装矜持,索性悄悄解开了束缚他的绳索,将碍事的红盖头撩了起来,他朝摇摆的轿子外看去,浓雾之中的景象让他来了兴致——

轿子是正经的红轿子,但轿夫却是一群只会爬行的“小婴孩”。

这些婴孩皮肤已经变成了暗紫色,狰狞的黑色血管纹路爬满皮肤,像旧屋外枯死的藤蔓,这些“轿夫”显然不是什么正经孩子。

鬼婴的“怨”吗……?

雾色四起,抬轿鬼婴的心情似乎非常不错,一边抬着新嫁娘、一边用清脆的嗓音唱到——

“新嫁娘,梳红妆,清白人家好出身,纸做嫁衣魂做裳。上花轿,入新房,一夜红烛燃鸳鸯,乱葬岗中喜当娘……”

鬼婴反反复复吟唱这首童谣,池惑则竖起耳朵仔细地听,琢磨其中歌词。

“清白人家好出身”这句词,已经点出了失踪女性的身份共同特征:都是镇上人家未出阁的黄花闺女。

所以“乱葬岗中喜当娘”所指,难道是这些失踪的少女要被鬼婴拐去当娘亲吗?娘亲于他们而言又有何用处?

如果按照这首歌谣推断的话,根本没有鬼新郎什么事,“自己”又为这些事背锅了。

池惑甚至跟着鬼婴们哼唱起来,还故意捏着嗓子,学着女子的声线对鬼婴道:“这歌词可真有意思。”

抬轿子爬行的鬼婴哪里见过这么猖狂大胆的新嫁娘,一下子彻底安静下来,童谣不唱了,手脚也不爬了,就这样僵在了原地。

死寂中只有池惑的吟唱声在回响:“新嫁娘,梳红妆,清白人家好出身,纸做嫁衣魂做裳。上花轿,入新房,一夜红烛燃鸳鸯,乱葬岗中喜当娘……喂,怎么只剩下我自己唱了?你们不唱了吗?”

鬼婴们板着面孔,只剩下黑瞳放大的眼珠子无机质转动,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一只滚圆肥大的鬼婴蠕动着身躯,“嘭”地将花轿帘子封死,还不忘出声恐吓轿中新嫁娘道:“新娘子不可探头探脑!这不合礼数!”

池惑不满地啧了啧:“看你们年纪小小,没想到规矩这么多,轿子里好无聊,看样子路程还有很远,我们聊天打发时间如何?”

鬼婴:“……”

池惑:“你们有谁可以给我解释一下,这首童谣的歌词具体是什么意思?”

虽然已经猜到了七八分,但池惑还是想和对方应证一下。

鬼婴似乎不耐烦了:“好人家的闺女出嫁时不允许提问。”

池惑:“你如何知道我是好人家的闺女?”

鬼婴:“只有好人家的闺女才能上我们的花轿。”

池惑扬眉:“你确定不会接错人吗?”

鬼婴:“别胡说,不吉利。”

池惑又笑问:“你们把我塞入轿子里,是希望我来当你们的娘亲吗?”

鬼婴又重复道:“新娘子不允许提问。”

池惑嗤笑:“谁告诉你们这些歪理的?”

鬼婴沉默一瞬,冷淡的说出两个字:“鸨母。”

鸨母?池惑心中豁然。

当年孟婆就是从事鸨母的职业,他当然清楚这个词背后的含义。

池惑:“所以你们的存在,和红水镇当年的风月生意有关?”

池惑的话似触到了某种禁忌,鬼婴一下子不讲话了,沉默着继续往前爬行,轿子虽然一步三晃,但很快就走出了十多里路。

时值深秋,枯木蔓延山野,这夜月色正好,月光将枯枝的剪影映在轿帘上,随着轿子一晃一晃,细长扭曲的枯枝影随之舞动起来,仿佛跃跃欲试的鬼手,要将行经此地的旅人拖入枯林深处。

深山枯林,鬼婴抬轿,吊诡的童谣声再度回荡山野。

此情此景别有意趣,就是这身死沉死沉的嫁妆有点碍事,池惑索性松开最上边的扣子,露出被勒出红痕的喉结。

他挥动红盖头扇风,庆幸现在是深秋时节,要是放在夏天,他可以闷死在轿子里。

一阵风吹来,池惑揉喉结的动作刹时顿住,他目光微沉,视线朝被扬起的帘子扫去。

池惑嗅到了鬼修的气息,虽然对方隐藏得极好,但几乎没有任何鬼修可以躲避他敏锐的嗅觉,特别是这个他再熟悉不过的、自己的气息。

——这个时间线上的自己,出现了。

池惑一直有所疑惑,他既然魂穿重生在祁忘身上,那么对方作为这个时间线上的自己,究竟能不能识别出“自己”呢?

突然,一声刺耳的唢呐打破山野的死寂,这些抬轿子的鬼婴瞬间被吓得僵在原地。

轿中的池惑同样愣了一瞬,随后噗嗤笑了。

这一下,“自己”真的出现了。

毕竟除了自己,也没谁会弄如此花里胡哨的场面。

第7章 红水镇(四)

唢呐声由远及近,能将原本热闹的唢呐演得如此吊诡阴森,除了“自己”,再无第二人。

停在半路的鬼婴轿夫犹豫片刻,最后不得不抬着喜轿重新上路。

但鬼婴口中吟唱的童谣已经彻底被唢呐覆盖,鬼婴们明显不开心了,但它们似乎对来人有所忌惮,选择无视的同时默默提高嗓音。

又是一阵风吹来,风里带着红沙谷香料独有的气味。

风把鬼婴封死的花轿帘子掀开了,池惑朝窗外看去,一架同样贴了「喜」字的红轿相向而来,抬轿轿夫全是纸扎铺里大红大绿的纸扎人,它们被用朱砂点了眼睛。

「纸人画眼不点睛」——这一向是纸扎铺工匠恪守的规矩。

会把点了睛的纸人当仆役使唤的家伙,绝非善类。

池惑知道,这个“自己”从来不是善类。

只不过回过头来看,他也不得不感慨,年少的自己还是太高调了。

池惑毫不避讳地盯着这些抬轿纸人瞧,纸人的眼珠也随着他的视线骨碌碌转动,盯着帘子后新娘打扮的池惑不放。

相向而来的喜轿帘子同样晃了晃,但因为光线昏暗的缘故,池惑并没有看到轿内光景。

短暂的会轿后,两台喜轿朝不同的方向行去,唢呐声渐行渐远。

但池惑知道,这场会面才刚刚开始,他重新将红盖头罩在头上,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隐藏唇角的笑意。

轿子明显晃了晃,变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