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养鱼了,勿扰(108)+番外

这一日,时无筝照例来到照梦阁,自从百年前无涯海春雨淅沥那日后,他时常来到这里,也不刻意做什么,沏一壶月牙尖,安静地品茶煮水。

就在他盏中茶即将喝尽,准备起身离开时,茶杯里突然出现了流动且模糊的画面。

时无筝动作微顿,立刻将水朝茶盏里倒,随着水位升高,盏中影像渐渐清晰。

在匆匆流逝的画面里,时无筝看到了百年前的红水镇,也看到了已经渐渐从他记忆里淡出的鬼主。

画面中的鬼主和他记忆中的鬼主几乎毫不相干,在水中呈现的画面中,鬼主竟亲手做了三百六十五盏枫灯送给他;鬼主还在东极山下搭了个小院子,在那儿起火生灶,柴米油盐样样准备周全,然后等他下山一道儿吃饭;斗转星移,鬼主与他在平静中互相道别,清还情债,最后分道扬镳……

令他匪夷所思的诡异感和错位感扑面而来,照梦阁是他的心境铸造,他心中从未与鬼主有任何瓜葛,也没有相关的记忆片段,茶盏中为何会呈现如此离奇的画面?

在流动画面的最后,这位与他短暂生活了一阵的鬼主,变成了祁忘的脸。

沉默良久,时无筝恍然,一个荒唐的可能性渐渐浮出水面。

——祁忘,即是鬼主本身。

虽然这个假设听起来很荒唐,但这也是可以解释照梦阁影像的唯一原因。

毕竟曾经好多次,他都觉得祁忘和鬼主举手投足间,有着无法言说的默契和相似…就好像他们天生如此…

假如祁忘就是鬼主本身,无论为何,所有的因果都连接起来了,时无筝恍然大悟。

思及此,当下的时无筝内心并无波澜,更无悲喜起伏,这件事已经画上了句号,他心中那道越勒越紧的死结已经被他剪掉了。

但他有些在意,这些画面曾发生在另一个“自己”身上吗?

关于鬼主和祁忘的因果,镜像里的画面似乎牵扯了两个时空,两个时空的“他”拥有着完全不一样的经历,这些经历和旧事相互交叠,成为因果,随之导向了不同的走向和结局。

但这些因果,也将他和那个时空的“自己”连接在一起。

时无筝记起百年前那个春雨淅沥的夜晚,那个将他强行拉入照梦阁“故人”。

那场短暂得有些仓促的对谈,彻底将他从泥潭深渊里拉出来的,自此专心修行属于他的无情道。

一晃百年过去。

不知,那个“自己”究竟在哪个时空里?是否已经找到了属于他的道?

他心中有个念想,期待再次和“自己”在照梦阁的相遇。

如果有那么一天的话。

————————

收到小可爱们的评论啦,先写师尊的,之后大概率会写小吃货和大吃货的if线,不过不会太长啦

爱你们,初三快乐。

第63章 if线:池惑的时间线(1)

白鹿城之役后,在白逐溪的利用下,池惑不仅暴露了自己红沙谷鬼主的身份,还背上了阴兵屠城,导致人间界生灵涂炭的千古骂名。

当时,池惑正准备与白逐溪举办合籍大典,白逐溪也正是通过各种手段降低池惑的防备,从他那将御鬼令弄到手,成功制造了血洗白鹿城,杀兄弑父的局面。

而池惑也因为他的所作所为,成了最完美的替罪羊。

千古骂名也好,被利用完就舍弃,白逐溪要杀夫证道也罢,对池惑而言,现在最重要的是要活下去。

在白鹿城恶战中身负重伤,又被白逐溪试图以“杀夫证道”为名义灭口的池惑险中逃脱,狼狈北上,在炸炸的协助下咬牙奔逃了数千公里,却不堪身上重伤,在进入北域长昆山地界后失去了意识。

在意识迷离之际,白逐溪那番话一直在他的脑海里盘旋,揪着他的神经不放。

虽然他同样在借助对方完成自己的多情道,揭开那层虚假的风花雪月面具,某种程度上他确实也在利用对方,但池惑绝对不会做出任何背叛之事,无论有情无情,也无论天道还是本心。

事已至此,无论如何他都要为自己活下去……

池惑不知道自己失去意识了多久,待他转醒过来时,发现自己已经深处一间药香弥漫的屋子。

屋内温暖如春,在雪地里摸爬滚打许久的他甚至有些不适应了。

而他虽然醒了过来,却因过重的伤势,且长途跋涉逃命的艰辛,五感变得迟钝非常,眼睛也暂时性失去了光明。

他什么也看不见,即使睁开眼睛,亦是漆黑混沌的一片。

甚至等到人已经走到距离他榻边不远时,池惑才反应过来: “你醒了。”

因为五感变得混沌,对方的话语落在他耳中,有种渺远的沉闷感,虽然对方此刻正在他身侧。

“放心,你已经安全了,因为你体内气机横冲直撞,对你的伤势恢复非常不利,所以我们暂且封住了你的灵脉,别担心。”对方似乎又更近地走了过来,他腰间佩戴的饰物随之叮叮咚咚发出声响,清脆的撞击声非常别致。

五感混沌的池惑立刻竖起耳朵,分外仔细地分辨饰物的声音。

虽然他的感官已经被伤势极大削弱,但池惑还是分辨出了,对方佩戴在腰间的饰物是「昆雪玉」。

传言, 「昆雪玉」是只有长昆山门主才能佩戴的玉石,是身份的象征。

池惑立刻绷紧神经。

因为在白逐溪撕破脸,扬言要“杀夫证道”后, 「天道书」已经将白逐溪的名字划掉,现在, 「天道书」显示的正缘道侣名字正是当时的长昆山门主:秦北瑶。

难道真有这么巧吗?还是天道机缘安排下的相遇?

对方继续道: “这里是长昆山地界,追杀你的人不会跟过来了,你在这安心养伤罢。”

“请问,你是……?”池惑艰难地发出声音,喉咙沙哑干涸,他随之咳了两声。

对方: “在下长昆山弟子,姓秦。”

这下子,池惑更加笃信自己的猜测。

这位不知如何将他救下来的人,很可能就是未来的正缘道侣秦北瑶。

“秦公子,多谢你出手相救。”池惑不敢冒昧,既然对方只报了姓,他也就自然而然称呼对方「秦公子」。

但他到底还是多留了个心思,没有唤对方「秦道友」。

只有门人世家的子弟,才以公子相称,池惑这般称呼,也是从侧面去印证自己的猜测。

秦公子: “不必言谢。”

“我想知道…你是在何处发现我的?又是如何知道我当时正被寻仇?”池惑问道。

知道事情的经过对他而言很重要,毕竟他的鬼主身份已经败露,南边白鹿城和其相关的门派世家正在追杀他,他必须保证自己的安全。

对方对于「秦公子」这个称呼,并没有感觉任何冒昧和违和,非常理所应当地接受了,笑着回答说: “准确来说,是你弟弟把你送来我这药庐,并告知我当下你们的状况的。”

闻言,池惑结结实实愣了一瞬: “我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