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宫阙(46)+番外

向若话没说完,就被萧纪堵住了嘴。她还有些愣,看着萧纪放大在自己面前的脸,感受着他嘴唇上的冰凉,心里线头牵着般一紧,忽而开始结巴,“你……干……干什么?”

萧纪张嘴吻下去,一面吻一面低声说:“你不是说中毒太深,要留我给你解一辈子的毒?给你解毒……”

那回他在山洞里给她解毒,用的就是这没羞没臊的方法。向若眨巴两下眼睛,闭起眼睛来,又听他在自己耳边低声说:“顺便生个孩子……”

“跟你姓……”

【作话再说一遍】

本章是番外,是上一章的一个小情节的扩写,就是宫人嘴里传说女主孩子是怎么来的,那里。

放《桃花源记》没有要欺骗大家的意思,欺骗大家的感情对我没有好处,要骗钱也不会用这样一篇扑街文来骗,买了的留个言吧,我给大家发红包。

之所以对这事比较认真,是因为觉得自己人品还行,没到骗钱骗感情的地步。一直对写文抱的功利心就不是特别重,虽然也想赚钱,谁不喜欢钱啊。

这篇文写得仓促是真的,开始开文的时候就说了字数不多,小短篇,但写起来之后更快,这个我认。因为这300字的《桃花源记》说我这十万字的小短文骗感情骗钱,就不想认了。

所以认真解释一下,我发红包,希望不要影响大家的心情。

如果有觉得这篇文看下来整个都是欺骗的,也可以留一句,我整个以红包返还回去。

第35章

【番外二】

向若在位二十有五年时,国泰民安,人民的生活脱离了水深火热,朝廷的根基也越来越稳,一切都开始平稳地往好的方向发展。

作为一国之主,向若在这二十五年间,疲乏过暴躁过,也任性过,跟大臣集体干过嘴架,斩过贪官,也赏过忠臣。但终归,大趋势是好的。

作为女人,作为一个极其忙碌的女人,无时不刻都要心系天下的女人。向若总共生了两个娃,大的是个男娃,小的是个女娃。因为她很忙,所以两个娃打小基本都是在萧纪手底下长大的。琴棋书画,骑马射箭,也都是萧纪教的。

萧纪做着太傅该做的事情,却无官位名头。

即便如此,朝中仍有在向若面前耳语之人,让她小心提防萧纪。说他是前朝贵族,居心不可不防。孩子也是他的孩子,暗下里的时候都会叫他一声爹。如果他借此机会,从小就给孩子灌输不好的思想,譬如登基复国之类,说白了就是教唆谋反,复辟前朝,那他们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天下就都白打了。

向若早就没了提防萧纪的心思,也知道他是怀着愧疚心思在这宫里呆下来的。他居心叵测不叵测,她是最清楚的。再说,她也真没那么在意这天下是姓萧还是姓向。只要她打天下时候的愿望得以实现,百姓安居乐业,至于天下姓什么,似乎没太大的所谓。

所以,她并不听朝中大臣的这些劝告。

大臣们看她心意坚定,联合奏疏也无果后,后来就不说了。

向若平时除了在宫中处理各地方呈上来的奏折里所写的事务,每年得些时间,也会出宫往下头的州县里去走走看看。她怕自己懒散不督查之后,那些朝臣和地方官上行下效,好不容易治理好的国家再给败了。刚上位起初的那几年,她基本就都在宿在外头的,回宫的时间不多。也就这么多年下来后,全国上下皆安泰,她也就慢慢减到了一年出去一次。

再说,向若做了女皇后,事务繁忙,也没有把每日练功的时间给抹了。武艺还是日日有精进的,出了门也不怕拦路刺杀之类的把戏。她出宫仪仗从简,到了哪一处,也不准铺张迎驾。她本就一个人,一张床一碗饭,有吃有喝有地方睡就成了,别的不讲究。

她之所以节约简朴,一来是打小没过过阔绰日子,花些钱胡乐乐无所谓,但花大了银子做那些排场,她觉得没意思,所以能免就免了。二来,也是她上位的时候,国库根本没什么银子,百姓生活又苦。简朴不从她做起,能有现在全国上下的安宁日子么?

她不铺张,朝臣就不敢铺张,那下头的地方官,更是不敢乱挥霍。省下的银钱,自然就能用到国家建设中去。不会再哪里要修个水坝子没钱,哪里需要赈灾拨不出粮,哪里打仗拿不出军饷。

或许是老天爷也在帮向若,近年来大多数地方也都还算风调雨顺,粮产足够大部分地区的百姓过不饥不饿的日子。但也还有少数地方遭遇干旱水灾的,那边远的地方象州城,连带州下几个县区,足有一年没下雨了。百姓吃的都是往前的存粮,还有朝臣发过去的赈济粮。

可这干吃不长庄稼,总还是闹得人人心惶惶。奏疏往上递,就出现了大批百姓请愿,求向若到他们那里给拜拜神佛求求雨。

在他们眼里看来,帝王对上天请愿,是比他们这些平头小老百姓有分量的多的。

向若听到这话的时候,神色却一凛,说:“我又不是活菩萨,能求水得水,求雨得雨么?”

大臣说:“陛下也可以以国事繁重脱不开身为由拒绝。”本来做皇上的,就不能事无巨细管到国家的每一件事情,总有侧重。

然说到拒绝,向若又觉得说不出口。明君做久了,上了瘾,累死了自个儿,也不想让百姓失望。

后来向若还是去了,带上侍卫,带上几个宫女太监,带上自己的两个娃和萧纪,并朝中为首的几个官员,还有成车的粮草,紧赶慢赶地往象州城去。

因为路途遥远,向若在路上掐着手指头算日子。奏折送到朝中的时候说已经旱一年了,加上这路上的时间,她到了那里,少说又得过了小半年。照这样瞧,说不定她到那里,那里都已经下过雨了。

然她的推算并没有成真,等他们车马行队到了象州城的时候,那里已经旱了一年半。知州迎她到城门外,恭恭敬敬地将她迎进城,跟她细说这一年多来象州城的状况。虽还没到百姓逃荒离城的地步,但总归是不好。

又说:“陛下宅心仁厚,不远千里从京城过来。您惦记象州城的百姓,象州城的百姓也惦记您呢。”

可这解决旱灾也不是惦记不惦记的事情,搁以往的历代朝廷,君王亲自去往受灾州县的并不多。然在向若这里,就显得比较寻常。

她跟知州说话,“即便我来了,求了雨,也不定就能下下来。我赶这些路到这里,也就安抚安抚百姓的心情。如果实在不行,再过一年半载还是下不来雨,赈灾的粮食供应不及,那只能迁地避灾了。”

知州应承向若的话,“只要陛下肯为百姓做主,百姓就无忧了。”

向若跟知州说下这些话后,自又回到车上,一行人再往城里去。

向若车上坐着的,还有萧纪和她的闺女。老大在外头骑马带队,没他们三个自在。萧纪很是闲散地靠在车壁上,忽然跟他闺女说:“以后你们谁继了位,都别学我们的向女皇。天下大小事都往肩上扛,总有累死的一天。勤政为民,也不是这个法子。”

上一篇:小继后 下一篇:古言短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