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草屋里的童年(1)

作者: 琴瑟琵琶琶 阅读记录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正文

1 夏 日 2 豆 芽

[更新时间] 2012-07-19 09:02:04 [字数] 2124

夏日的熏风懒洋洋地吹着,蜻蜓寻找着阴凉着陆点。有一只似乎已经找到了乘凉的好地方,它落在一个黄瓜架的背面,两对薄翅反射着鳞光,大口咀嚼着刚捕到的一只飞虫。

铁蛋儿光着膀子,后背隐约可见阳光暴晒而形成的背心的印记。两条黑黑的小腿儿从一条破旧裤衩中钻出,手里拿着打猎的“武器”,这是用玉米梗和柳条制作而成,缠上蜘蛛网就成了蜻蜓、蝴蝶的克星。

铁蛋儿小心翼翼地靠近那只蜻蜓,屏住呼吸,“唰”,那只蜻蜓被牢牢粘在蜘蛛网上,即使它不停地挣扎。他兴奋又得意地笑起来,圆圆的脸上嵌着蒜头鼻,眼睛很大,但眼皮占去大部分面积,额头上的汗水和着尘土,犹如净角登场。

“铁蛋儿,吃饭了——”豪放的嗓音划破空气。

“来了!”铁蛋儿不敢怠慢,妈妈可是个厉害的角色。铁蛋儿带着他的战利品——一大串用毛毛狗(狗尾草)串起来的蜻蜓回家。

农家的午饭很简单,玉米面贴的大饼子,菜地里新采摘的青菜,蘸酱吃,打上一舀子透心凉的井水。铁蛋儿伸出手抓了一个饼子叼在嘴里,拿上几根大葱便飞出去了。

“洗手!”

话音刚落,铁蛋儿人已经到了院子里。他把蜻蜓一个个从毛毛狗上摘下来,扔向院子中央,鸡呀、鸭呀从四面涌来,品尝这样难得的野味儿。趴在远处的黄狗伸长了舌头,也站起来,想凑凑热闹,但是,它还是热得懒得走一步,只是远远看着。

禽多虫少,小鸡还在眼巴巴地看着铁蛋儿手里的那半串蜻蜓。

“喂!你们这些馋猫,给我多下蛋不?多下蛋就给你们吃。”

咕咕——咕咕——它们仿佛听懂了铁蛋儿的话……

乡村的夕阳分外温和,余晖拂着茅草屋,如童话里的金房子。

“爸,今晚去捞鱼呀?”铁蛋儿很兴奋。

“嗯。”爸爸眼也不抬,专注地修补着渔网。

这个网很特别,细筛子做成马槽形,中间钉一根三米多长的木把儿,当地人叫它“槽网”。

“去吗?”爸爸看出了铁蛋儿的心思。

“去,去!”铁蛋儿最高兴的就是捞鱼了。因为,那条小河对他有无限的吸引力。

暮色把仅剩的余晖抹去,父子二人扛着槽网,提个大水桶奔向村北那条河——北河。

铁蛋儿永远搞不明白的是,为什么爸爸总是晚上捞鱼,又黑又滑。他怎么能懂得本分的农民晚上捕鱼是“业余爱好”,白天种地才是“专业课”。

铁蛋儿的小腿总是比父亲的长腿走得快,精力总是那么旺盛。

“爸,今天能捞到大鲇鱼吗?爸,要是捞到这么长的鱼,我就把它养在咱家的大水缸里行吗?”为了形象,他还伸开双臂量着鱼的长度。

月亮悄悄露出羞涩的脸,河面也映照一轮颤抖的月亮,爸爸选了一个水静草多的水域,把槽网慢慢沉下,手扶长柄,静静等待。

“爸,鱼都跑网里了吧?该提网了。”

“别急,你以为鱼像你一样傻呀?”

铁蛋儿眼睛盯着水面,似乎要透视到水底,看到鱼儿傻乎乎地钻进渔网。

“爸,提网吧,鱼一会都跑没了。”

“这才几分钟!别吵了,一会鱼真让你吓跑了。”

……

终于,爸爸起身,手握长柄,快速提起槽网。水中的月亮顿时被撕成碎玉。

“哇!有一条大鲫鱼,大泥鳅。”铁蛋儿的眼睛就没离开过那只网。这一网收获真不少,打上半桶鱼,爸爸娴熟地把鱼倒进水桶,又把网沉入水底。

这回铁蛋儿对网可没兴趣了,早已把头探进大水桶,只露个屁股瞄准天上的月亮。

“啊!爸,你捞上一只癞蛤蟆!”

……

乡村的夜,不如白天那样热,但却很热闹,蛐蛐协奏,蛙声一片。当然,也包括那只癞蛤蟆的低音提琴,飞蛾和着乐曲跳着空中华尔兹。

父子踏着夜色满载而归,星星目送他们回家。

2豆芽

夏夜,有些闷热,铁蛋儿家的茅草屋吮吸了一天的阳光,散发着热气,夹杂着发霉的稻草气息。蝙蝠左突右飞,灵巧地捕捉着飞虫,为静谧的夜色增添一丝生气。

乡村土道两旁,人们出来乘凉,三五成群地围坐在一起。铁蛋儿也会偶尔蹲在旁边斜着脑袋听着大人们的故事。

农村经常停电,今天也不例外。茅草屋里的烛光摇曳着,与蝙蝠飞行的节奏辉映着。铁蛋儿父母的身影投射到纸糊的窗户上:他们在生豆芽。

铁蛋儿听着似懂非懂的大人闲聊,觉得没意思,起身跑回草屋,“帮助”父母劳动。

狭小的房间与简陋的外表很相配。墙上糊着报纸——《人民日报》,棚顶也是报纸,屋地是纯天然的土地,踩得黝黑发亮。有限的空间内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几个大草囤子,内衬塑料布,这就是生产豆芽的容器了。

地上满是大大小小、红的绿的盆。

“爸,豆芽明天能长多长?”

“那得看你给它喝多少水。”爸爸一边注着水一边说。

铁蛋儿双手扒着草囤子的边沿,踮起脚向里望。

“爸!发芽了!我要一根儿。”

“这有什么好玩的?等长成了卖钱,给你攒学费。”爸爸顺手抓了几根递给铁蛋儿。

上学——这个对于5岁的他远不如这几根豆芽直观。白胖胖的豆芽,头顶两片青绿的豆瓣,充满生命力的豆芽在铁蛋儿手里伸着腰,似乎眼看着它长长了。

铝丝在爸爸手里不停的折转,形成一个团儿,这就是简易的过滤网,放在草囤出水口,豆芽一棵也跑不掉。

铁蛋儿也学着这种朴素的智慧,他做得很完美,但从来没有派上过用场。

随着蜡烛的枯萎,夜渐深,幸福一家进入梦乡。

清晨,阳光透过窗棱射到竹炕席上,盆与盆的碰撞声叫醒了铁蛋儿的耳朵。铁蛋儿扶着门框静静地看着,鼻孔里黑黑的,这是昨晚蜡烛惹的祸。

接连来了几位陌生人来买豆芽,爸爸一把一把从草囤里抓出豆芽,放到秤上,好大一筐才只卖几毛钱。

农民深知积累的力量,几毛钱也可以像豆芽一样生长,可以长成一片红砖铺的屋地,可以长成石棉瓦盖的大瓦房,可以实现铁蛋儿上学的梦想。

正文

3 坚强的茅草屋 4燕子的坟墓

[更新时间] 2012-07-19 09:03:31 [字数] 2795

3坚强的茅草屋

雨真是神奇的东西,庄稼被烈日晒得无精打采,但却被雨滴砸得越来越精神。远山被洗得绿得发亮,村头溪水也撒起欢来。

铁蛋儿家的茅草屋在雨中瑟瑟发抖,雨水顺着稻草做的屋顶流下,山墙一块砖也没有,清一色的土坯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