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做回单亲妈妈(96)

作者: 楚湘云 阅读记录

既是倪乙出的主意,张歆就让他去弄这事,心里很不厚道地想着:这糊弄人的骨灰盒,从头到尾都是倪乙弄的,不管活着的,死了的,要怪就怪倪乙,要算帐也找他去哈。

骨灰盒虽然是倪乙弄出来的,拿出来骗人的却是她。甚至,倪乙也是被她骗了。眼看祖母的先祖们一个个郑重其事地对着一盒香灰磕头,张歆良心发现,有了罪恶感,害怕这么胡闹遭报应。

陈家人见她一脸颓丧,泫然欲泣,只道触动了她失父的悲痛,想到她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仅凭着陈奉贤失忆后留下的一点线索,跋涉千里,回到泉州,是多大的勇气和毅力,一时间又感动又自豪,不由得肃然起敬。

还是那位长者,拍了拍她的肩膀:“侄女,别怕。回家来,我们都是你的亲人。”

亲人

说定的日子,张歆带着两个孩子,穿着孝服,送“陈奉贤”的“骨灰”回南安龙尾湖西村安葬。

四村八邻,好多人听说这件奇事,都跑来看热闹,好些人见到张歆拉着说“回来了”“辛苦了”,还有人问知不知道他们失踪亲人的消息。

饶是张歆胆大包天,从不怯场,也被这阵势吓到,加上做贼心虚,不由裹足不前。

两个孩子更是紧张得紧紧拽住妈妈衣裙,贴在她身上,半步不肯分开。

林成见状,连忙带了余家的三个本地男仆赶上前,拦开众人,护着他们母子三人往里走。

余老太太听说张歆找到亲人,替她高兴,又担心他们母子这趟去乡下,发生什么意外,特地命儿子派几个人跟去。余同知不敢违逆母亲,人是派了,考虑到自己的官声,怕惹麻烦,特别嘱咐几人不得显露身份。

然而,林成日常在外走动颇为张扬,人群中有人认出他,诧异同知老爷的管家怎会为回乡认亲的陈家女儿护卫。

旁边有人自以为是地说:“这自然是看在陈林氏的份上。陈林氏的事迹已经报到府里,还要上报朝廷,过不了多久,就会得到皇上表彰,官老爷也要给几分面子。”

林成等人心中好笑,面上也只得嗯嗯啊啊。

张歆听见,越发好奇这位便宜大伯母。陈大少奶奶说“贞孝节义”。节妇啊,想来温柔慈爱,循规蹈矩,外柔内刚。

见到本尊,才知道想当然果然容易犯错!

照上面,张歆行礼,依旁人指示唤了声:“大姆。”

陈林氏面无表情地看过来,目光尖锐地在她脸上打了几转,低声嘟囔几句,张嘴就问张歆多大了,哪年生的,生母几时去世。

张歆自然是听懂了,因为暂时不想让人知道她懂闽南话,还要装作懵懂,等人翻译,心中却已翻转过几个念头。从一般人情上说来,这位大姆应该是最高兴见到她的。这么冷淡,可见不欢迎她这个侄女。不问她爹,先问她娘,是什么缘故?难道——总不可能叔嫂畸恋,呷她“母亲”的干醋吧?这位可是节妇啊!

特意回到娘家送叔父下葬,与堂妹相见的陈林氏的两个女儿显然也觉得母亲这么问话不合适。大的那个小声说了句什么。

陈林氏不高兴了,低声但严厉地斥责了女儿两句,指示边上能说点官话的堂侄媳妇原样翻给张歆听。

看来,这个大姆固执严厉,性情刚愎,并不是个好相与的,张歆决定敬而远之,恭恭敬敬地一一回答。

陈林氏又咕噜了一句,这回叫张歆听清了:“又祸害了一个!”

大姆不满的果然是她的便宜老爹,只不知是什么缘故。

陈林氏又问了一些问题,都是关于张歆的,哪年成亲,丈夫什么时候死的……问话总是很直接,丝毫不懂婉转。没有半句涉及陈奉贤,倒也叫张歆松口气。

张歆不想在称呼上被改姓,又要孩子跟她姓张,就说自己没有兄弟,招了个女婿上门,两年前死了。

穗娘带着小羊小强上前给陈林氏行礼,按照周围人提示,称呼“阿婆”。

陈林氏看到两个孩子,神色柔和起来,摸了摸两个孩子的头顶,向张歆感叹了一句:“你也是个苦命的。”指着身边几个妇人,介绍说:“这两个是你姐姐,阿霞,阿彩。阿怀阿祥是你二哥三哥。这是阿怀媳妇。这是阿祥媳妇。”

几个女子这才活动开来,上来与张歆见礼寒暄。阿霞有长姐风范,问路上辛不辛苦,在泉州住不住得惯,听不听得懂她们说话。阿彩不大说话,文静地笑着,给张歆倒上一杯温茶水,又拿出一盘水果给孩子吃。阿怀媳妇拉着小羊小强左看右看,夸奖两个孩子长得好。阿祥媳妇也看孩子,还伸手往衣服上摸,同另外几个妇人议论说好料子,好针线,问张歆是不是自己做的。

这般被众人环绕搭话,本是辛苦的场合,好在张歆“听不懂”,只管维持浅笑,省了许多脑筋力气。

陈林氏显然不待见阿祥媳妇,一伸手把小羊小强两个拉近自己身边,随手替他们拍打衣服,嘴里不客气地说:“睁大眼看清了,孩子身上是孝服。你哪日跟你妹一样了,再叫她给你做衣服。”

这话甚毒,不但阿祥媳妇的爹,连阿祥都给咒进去了。阿祥媳妇脸色变了几变,张嘴欲说什么,到底还是忍住了。

阿霞阿彩阿怀媳妇,还有屋里这些妇人都是知道缘故的,也习惯了陈林氏的说话方式。只是,这到底是张歆第一天回陈家!她虽是陈家女儿,却是姓张的,没在陈家住过一天,说到底是客人。家丑总不好外扬。

众人下意识地都悄悄去看张歆的脸色,见她安安静静地喝着茶,好像没听见一样,才松了口气,眼神交换,心照不宣地想到:幸亏她听不懂!

张歆听得真切,心里打定主意日后少与这些亲戚来往。家家有本烂账,贫家小户也不例外。可别糊里糊涂地叫人拿她或者孩子做争斗的道具。

不过,这些人对他们的热情也叫张歆感动。为了欢迎她,为了陈奉贤的葬礼,陈氏家族大摆宴席,杀猪宰羊,告祭祖先,招待乡邻。好些人家都把预备过年的鸡鸭给杀了,湖里打的鱼,地里收的菜。还请来一队吹鼓手,一个皮影戏班。湖西村就是过年也没这么热闹!

感动惭愧之余,张歆也觉得难以置信。突然出现的一个外地人,来历不明,仅凭着三言两语,知道陈家一点旧事,加上一盒说不清真假的“骨灰”,就得到了整个家族的接纳,倾心相待,这在她原来的年代是绝不可能的事!

这里的人也太纯朴了!陈家的祖先也太单纯了!张歆确是陈氏后人,怎么着也是内部矛盾,不会有心害他们,要是换一个人,别有图谋——或者,在阶级斗争厉害的年份——他们还不全得完蛋?!

她忘了,无产者无畏。南安三个陈姓。另外两支都有些产业有些权势,唯独龙尾陈氏贫穷,默默无闻,要不是镇上两个秀才为了提升本乡本土的名誉,彰显教化公德,大肆宣扬陈林氏的事迹,报请官府表彰,很多南安人都不知道龙尾还有一支陈姓。